《红楼梦语言话术》060
薛家来贾府不久,曹雪芹笔锋一转,从与贾府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亲戚”人家,正计划来贾府打抽丰说起。
打抽丰原本指秋收后穷人来富人家中讨要分得人家丰收,因多发于秋末冬初又被称作打秋风。后来便指穷人管富人要钱分利的行为。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这家人家本不是贾府亲戚,而是王夫人父亲连宗的一户姓王的人家后代,如今户主名王狗儿,娶妻刘氏,生了一儿一女。因他岳母刘姥姥无子,便将房田收拾了,一并带来,随着女儿女婿过活。
只是这年眼见着入冬,王狗儿却为没钱置办冬事而借酒消愁,不免“炕头的汉子——窝里横”,对妻儿乱发脾气。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家,哪一个不是老老诚诚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你皆因年小时,托着那老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定,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皆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在家跳蹋也没用。”(引程甲本第六回)

刘姥姥这话说的含蓄,其实却透露出对女婿好吃懒做,不事经营的不满意。
王狗儿爷爷是个京官,能与王家老太爷联姻,肯定是个比较重要有用的岗位,也自然能积攒一些家业。到了王狗儿父子两代,虽说坐吃山空,却也不至于一穷二白。书中就提到王狗儿除了务农,白日间又做些生计。
根据这些线索,可以肯定王狗儿家的条件并不算差,可以肯定不缺吃少穿,否则也就没钱喝闷酒。只是王狗儿受不得辛苦,花钱又大手大脚,才导致攒不下钱,等到秋末要置办冬事,才发现无钱可用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房有车有工作,就是月光族。

至于所谓“冬事”,就是冬天要置办的物事。比如棉衣、烧炭、粮食储备、年货以及祭祖之物。那个时代“冬天”,对穷苦人来说关乎生死,准备不足就可能要命。王狗儿家虽不止于此,却也要多做准备。尤其棉衣可以穿旧的,粮食也有自家生产,但其他的物资和祭祖筹备,却没有支出资金,他也因此而发愁。
刘姥姥深知女婿性子,知道无力改变,于是在委婉批评过后,就提出自己想到的解决办法,怂恿王狗儿进京碰运气,强似在家里逞强。
刘姥姥想到的办法就是仗着他们与王夫人的关系来贾府“打抽丰”。说实话,刘姥姥这个办法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但却治标不治本,关键问题是两个。

其一,他们家的问题不是“没有”,而是好吃懒做、大手大脚,王狗儿的核心弊病不解决,一旦又见管人家要钱更容易,岂有不食髓知味,干脆就更不愿意辛苦营生了?所以,刘姥姥的主意,相当于饮鸩止渴。
其二,打抽丰就是空手套白狼,又叫嗟来之食。如果是走投无路,去亲戚家寻求帮助无可厚非。可他们家远远不到那么严重的情况,就低三下四去管富亲戚要钱,既有损道德,也叫人耻笑。
古人讲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节”可并不只是作女人贞洁解释,而是指一个人德行,用之于男人同样不错。当初韩信少年时去天天去人家蹭饭,被人瞧不起,可是被载入史册的。
刘姥姥之所以被妙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瞧不起,就在于她三番两次来贾府打抽丰的行为,属于不自爱的道德污点。关键核心就在于刘姥姥不穷,只是贫——没钱的月光族罢了。

所以,曹雪芹写刘姥姥,用的是先抑后扬的笔法,先写一个道德如污泥的农村老妇,尽想歪门邪道搞钱,再用后来的知恩图报反转,才叫“仗义每多屠狗辈”,恰对应了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当然,刘姥姥会给王狗儿出“打抽丰”这种馊主意,也源于不得已。她毕竟被女婿赡养,如果不帮助女婿渡过难关,一旦真在冬天除了事故,到时候最难的也是她。她没有儿子,就肯定要多为自己筹谋,帮助女婿解烦除忧。打抽丰能够最快时间搞到置办冬事的钱,也是她能想到最优解。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一而再的上门,刘姥姥有自知之明,但是为了苟活多一些日子,所以她不得不出面。她深知大观园里的人会取笑她,可是她依然努力配合背后提点过她的凤姐(第二次刘姥姥可没出过一次错误)逗得贾府上下笑口常开。妙玉黛玉湘云等因为还不曾真正当过家所以并不知道民间疾苦,但是凤姐对她确实释放了最大善意。在王夫人拿出一百两银子就想测底了解这件事的时候,凤姐虽然给的不如王夫人多,但是通过平儿的口,特别是说向她要东西,要的也不是稀罕物,而是年底下他们家晒的灰干菜条儿等,这才是给了刘姥姥安生立命之本,无怪后面会有她第三次进荣国府解酒巧姐儿,凤姐对她的善意值得她善待巧姐儿。
这里才能看到凤姐的闪光点,刘姥姥不是穷,而是被逼无赖。别拿今天的男女平等条件来看刘姥姥的困境,她膝下没有儿孙赡养,所以王狗儿一说让她来帮着照顾青板姊弟两个刘姥姥就信以为真,逐一心一意帮着女儿女婿过日子。然而人心不古,得了刘姥姥的田亩,却连当年冬天都还没过去,王狗儿就刷幺蛾子了。王狗儿家真的办不起冬事,王狗儿真的就是刘姥姥说的大手大脚之人?怎么可能?刘姥姥没来之前,王狗儿家又不是没有养老人,王成还在王狗儿家还没有得到刘姥姥带来的田产不也没见哪个冬天饿死冷死,所以刘姥姥所谓抱怨王狗儿大手大脚的话都是虚得,她深知王狗儿嫌弃她的真实目的,不过是顾左右而言他罢了。王狗儿确实为人可恶,但是刘姥姥不得已上门来打秋风,却是濒临绝境之举。而且对比起她第二次上荣国府,还带着一袋子新鲜菜蔬尖儿来,第一次就是被打发着空手上门,王狗儿给她的还是一个肯定当年就已经结清的把柄。结果这老太太居然拿了钱回来,所以第二年王狗儿甚至都等不到年底,才刚秋收就又打发她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