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千古方内外同治,双管齐下

岭南大德 2025-03-02 22:26:34

脂肪瘤千古方,内外同治双管齐下。中医外用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脂肪瘤等体表包块的治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效用。相较于内服药物外用疗法更为简便快捷,且能迅速缓解病痛,实为中医的一大瑰宝。今日我将向大家介绍两种治疗脂肪瘤的外用疗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1、艾叶热敷法。取新鲜艾叶适量,洗净后捣碎,加入适量白酒调和成糊状,均匀铺于纱布之上,再将纱布热敷于脂肪瘤患处,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约40分钟,每日1-2次。

艾叶性温,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通过热敷艾叶的温热之力能深入肌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脂肪瘤的消散。同时白酒的辛散之性能助艾叶之力更好地发挥药效。

·2、芒硝外敷方。将芒硝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清水调和成糊状,均匀涂抹于脂肪瘤患处。需注意芒硝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敷用时应密切关注皮肤反应,如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敷用,并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处理。

芒硝味咸苦性寒,能软坚散结、清热泻火。对于脂肪瘤这种由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积聚而成的病症,芒硝能以其独特的药性深入病灶软化并消散脂肪瘤。

曾有一位患者前来就诊,全身多处脂肪瘤,尤其以腰背部和臀部为多,大者如鸽蛋,小者如黄豆,触之柔软可推动,无压痛。问诊得知患者平时饮食油腻、缺乏运动、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辨证后认为患者属于湿热内蕴、痰瘀互结之症。

湿热之邪蕴结于内,炼液成痰,痰瘀互结于皮下,形成脂肪瘤。同时湿热之邪还易灼伤津液,导致大便秘结。于是我为其开了一方: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浙贝母、芒硝(外用)。

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反馈脂肪瘤开始变软变小,大便也顺畅了许多。继续用药并调整药方,加入一些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药物以增强疗效。最终经过近三个月的治疗,患者身上的脂肪瘤基本消失,大便也恢复了正常。再看其舌质已由红转淡,苔腻已退,说明湿热之邪已除,痰瘀之结已散。

来看下这个方子:龙胆草、黄芩、栀子清热泻火、利湿解毒、以清除湿热之邪;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散痰瘀之结;浙贝母、芒硝(外用)软坚散结、清热化痰,共同作用于脂肪瘤加速其消散。内外同治双管齐下终使患者得以康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