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旅+”复合新物种,大城志做对了什么?

商业新灵兽啊 2024-03-19 18:43:07

今年十一双节期间,位于西安城市名片大唐不夜城上的大城志凭借自身非遗美食平台的优势,假日前三天即已吸引到超 40 万客流到访。从白天到夜晚,成为大唐不夜城上继长安十二时辰之外的又一商业新物种。

区别于传统商业,大城志是以“陕西在地文化推广者&传统美食时尚化开拓者”为定位的综合型美食市集商业,在项目规划上打破了传统购物中心/街区商业概念,通过主题式的空间场景重塑,让消费感受从“逛街”转变为“游玩”。项目不但在场景打造上倾尽全力,在内容构建上和世界观的塑造方面,也形成了内外联动。

十一双节前期,大城志集中引入8家老字号美食&非遗美食,包括西安饭庄、同盛祥、老孙家饭庄、白云章、春发生、新中华甜品、五一饭店等。

这些老字号品牌引入,也代表着大城志在运营近一年来的阶段性成果,成为了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上首个“美食汇聚的烟火风味博物馆”、文旅融合聚集平台。

今年以来,大唐不夜城周边商业蓄势待发,大悦城以“首店”年轻潮流为根据地,银泰夯实自身百货属性,加大高化布局,与此同时长安十二时辰的沉浸式古风街区,也成为西安必打卡项目。作为开业不到一年的大城志,如何能够在成熟商圈下与现有商业形成差异,同时对消费者来说能够带来全新不同的体验?项目给到了独特的解决方案。

依托于大唐不夜城的客流和文化平台,大城志以“在地文化&美食”为突破,带给外地消费者一个对西安的更好认识。餐饮业态比例将达到70%,配合30%的融合时尚消费&休闲娱乐品牌、非遗体验、伴手礼等城市文化街区内容。

在大城志的身上,可以看到今年全国商业的流行趋势,从集市型商业、到夜经济和街头经济,大城志通过全新世界观的打造,让这些元素巧妙结合。通过本次集中性的品牌引入,打造出具有一层市集型业态、二层老字号名吃品牌、三四层宴客聚会型餐饮和亲子游乐,集逛游休憩体验于一体的创新文商旅形态。

也打破了当下购物中心同质化的魔咒,证明了在地商业通过“饮食”为题,打造非标商业的可行性。

在项目内,CC卡美打造的CC信物司、中国邮政打造的大唐邮局等定制门店呈现,将国际化与长安文化相融合,共创城市名片上的品牌形象。

当下的Z世代消费者对于本土文化、在地文化更加充满自信,也更愿意通过自身进行文化传播,社交网络上的“国风变身”,以及大唐不夜城上的唐风汉服“次元结界”即是这种青年文化的体现。由此,大城志也成为了年轻一代消费者与传统非遗美食产生碰撞的交流平台。

陕西小吃和陕菜,通过多年的本土传播,已经撕掉了“不入席”的标签,借助大城志的美食窗口平台,通过年轻化视角和个性化的店装,转变为备受年轻一代消费者推崇的本土标签。

通过非遗美食、场景打造,大城志在强调自身文旅新物种的独特属性之外,在试图与更年轻的一代消费者沟通,这也酝酿着大城志对本土商业的思考和创新的商业变革。

数据显示,凭借着大唐不夜城上的巨大客流基数,也为大城志带来了可观的客流导入。春节期间项目达到百万客流、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吸引着日均近10万人次到访量。

可以说,强大的客流吸引,也成为此次老字号品牌集中入驻的关键。通过与这些名吃老字号品牌的合作,成为大城志在推行非遗美食窗口的重要一步,将“美食目的地”的标签强调至项目基因内,赋予大城志更多的独特属性,深化大城志在大唐不夜城上的地标影响力。

大城志的本轮品牌引入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其未来的强大势能:首先,通过具有代表性的非遗名吃品牌引入,突出项目的品牌号召力和行业独特性;其次,通过这些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来加强项目自身的文化、美食属性,与传统的购物中心形成差异化区分;最后,通过沉浸式空间互动演出、国风美学演出、文创市集等,带动项目活力,为引入的品牌赋能。

不被定义,是新商业、新物种的关键词。商业的属性、商业的空间、商业的内容正在被解构与重构。大城志不拘泥于“非遗”、“传统”等单一标签,以空间想象力、品牌号召力、体验感受力,释放自身的商业魅力。

在空间上,混搭潮流与传统,商业空间与市井烟火。不同于传统的门店形象,大城志通过集市的方式呈现,创造高坪效的同时,打造出在项目内可逛、可选的城中市集体验,让场内的市井气息与大唐不夜城外部的恢弘气势形成反差。

复合型建筑装饰风格,带来的不止一种风格的视觉冲击,传统的飞檐、斗拱邂逅高科技的LED屏和星空旋转楼梯,带来风格化的穿越式场景。

在品牌上,集合在地风味美食,带来舌尖上的陕西。在大城志的一层,汇集了众多本土餐饮年轻化、时尚化的品牌,包括在社交网络上备受年轻人喜爱的邢老四肉丸胡辣汤、薛昌利秦臻米皮、小南门粉汤羊血、老长安甑糕、唐记古法酸梅汤等。

在文化体验方面,位于二层的好戏连台艺术剧场,通过常态化非遗表演、文创作品展示等形式,呈现出陕西独特的在地文化。

除此之外,项目还通过一些场景打造,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圈层消费者,成为大唐不夜城上的必打卡点之一。比如以中国古代龙文化主题打造的龙泉幽谷,由17777块不锈钢鳞片纯手工锻造成的龙雕塑,也是民间手艺的一种代表。玄奘法师与佛陀的千年对望,通过赛博风格打造,呈现出极具传播感的虚幻感。

寻味美食为线索,链接国风建筑、特色品牌、文化演绎等超感体验,营造博物馆式的商业沉浸式空间,强化项目的独特吸引力,也涵盖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文化内容。

面向青年客群营造年轻化、时尚化的沟通语境,大城志通过当下年轻人喜爱的rapper、电音形式,带来新世代的国风演出,为年轻潮流客群带来丰富的游逛氛围。

集聚内容包容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大城志,留给外界更多悬念,承载着更多“不被定义的可能性”。据悉,在一期品牌升级的同时,位于地下层的大城志的二期也迈上日程。未来项目内还将增加更多长安文化与江湖文化主题场景营造,旨在切入区域内打卡、旅拍的消费需求。

由此可见,虽然大城志以“陕西在地文化推广者&传统美食时尚化开拓者”为定位,但在呈现形式和玩法方面,依然在建立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关系,希望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不只是“旧”的代表,也可以通过年轻人的视角来创新在地商业形式,得以让陕西文化持续传承。

大城志的品牌升级,也是非标商业本土化的实践成果。文旅商业街区、城市名片之上,结合自身优势定位,在承接外地游客和本地消费者之间,做出了消费内容的创新,以饮食文化为驱动撬动商业模式,探索出文商旅融合的新解法。

据悉,在一期品牌升级的同时,位于地下层的大城志的二期也迈上日程。未来项目内还将增加更多长安文化与江湖文化主题场景营造,旨在切入区域内打卡、旅拍的消费需求。

通过叙事性的超现实主义概念,大城志将历史与现代融合、将传统与流行融合。通过创新场景打造、非遗美食引入、民俗文化平台搭建,覆盖更多年龄段消费者,既满足中老年一辈的怀旧情愫、Z世代消费者的社交新奇打卡,也成为了游客造访的城中地标。

在城市名片之上打造另一张城市名片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以“舌尖陕西”出发的大城志如今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标签,期待二期到来之际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0 阅读:0

商业新灵兽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