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玉米再卖爆!“东北大米王”十月稻田为何爆品频出?

建轩美食每日 2025-02-08 15:38:58

文:Yomi Xu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近日,十月稻田发布业绩公告,预期集团2024年度取得经调整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3.4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超过110%。

十月稻田从传统粮食行业脱胎,建立起农产品品牌,并发展成为一家互联网+消费+农业的公司。在大米主业建立起品牌心智,稳定发展的同时,十月稻田又快速建立起了玉米这条新的增长曲线,打破玉米“有品类无品牌”的现状,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十月稻田为什么能在多个厨房食品品类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对于农产品品牌化有怎样的经验和思考?

近日,Foodaily每日食品年度特别企划之“100个商业增长案例篇”主题直播,特别邀请到了十月稻田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兵先生,与我们深度分享十月稻田的创新性增长故事。他表示:“市场越大,机会越多。大企业船大难掉头,而小企业可以聚焦一两款产品,通过执行力和专注力取得突破……”

图源:Foodaily每日食品

以下为对话整理,有删减:

1 在厨房中找农产品生意,大品类更可能出现全国性品牌

Foodaily每日食品:您如何定义十月稻田今天的品牌定位?

王兵:十月稻田的品牌定位主要围绕国人的厨房。它不仅仅是一个主食品牌,而是一个更广泛的厨房食品品牌。我们主要涵盖几大品类:大米、杂粮、食用油、调味品等。这些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品类,还有一些辅助品类,比如牛奶、水等,主要围绕一日三餐的食品需求。

十月稻田也可以被视为一个场景品牌,它解决的是人们在日常餐桌上的饮食需求。比如大米和杂粮,这些是中国人吃了上千年的传统食品。我们的品类定位非常通俗易懂,消费者很容易理解。大米是一个高频消费、刚需且复购率高的品类,市场体量巨大,是一个规模化的生意。

现在很难用一句话简单定义一家公司。十月稻田卖大米的背后,其实有更复杂的东西。企业需要形成系统性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品牌力、渠道力、营销能力以及产品力。虽然企业需要有一个核心定位,但同时也会在细分领域做很多工作。

Foodaily每日食品:十月稻田是是如何做到农产品品牌化的呢?

王兵:在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中,单一小品类很难做出全国性品牌,甚至在省内也很难做到。品牌化背后需要全渠道覆盖,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从国外的品牌战略理论来看,比如HBG大渗透理论,要做到“看得见、买得到、想得起”,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此外,很多农产品品类本身市场规模有限。比如黄豆,消费场景单一,市场规模可能只有几十亿,很难形成全国性品牌。我们经营100多个品类,其中80%很难独立成为一个品牌。一方面,品类体量小;另一方面,加工后的毛利也不高。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一提到农产品品牌化,就会感到头疼。

品牌化不仅取决于品类本身,还取决于团队是否能够覆盖多个渠道并实现复购。这需要系统性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爆品。

我与很多快消品从业者交流时发现,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没有做出品牌”、“如何才能做大”,但很多人只是停留在提问阶段,没有实际行动。很多人对品类的理解也不够深入,甚至没有真正去尝试。

我经常反问投资人是否有决心:比如在京东上推出一款产品,能否做到第一,或者在某个渠道做到月销五千万。如果连这样的决心都没有,只是抱怨品牌难做、品类小众、市场复杂,那么成功的机会就会很小。

事实上,市场越大,机会越多。大企业船大难掉头,而小企业可以聚焦一两款产品,通过执行力和专注力取得突破。创业初期,企业往往只有几个人、一两款产品,但只要聚焦,依然有机会。关键是要行动,而不是空谈。

十月稻田联名COCO都可,图片来源:十月稻田

Foodaily每日食品:您认为农产品行业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王兵:目前农产品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大米、杂粮、干货等品类为例,市场规模庞大但高度分散。未来三到五年,甚至十年后,很难想象会有少数几家大型公司或品牌垄断整个市场。市场格局依然会保持分散,这也意味着仍有很大的机会。目前还没有企业能在这一领域做到200亿、300亿甚至更高的规模,而市场规模本身是万亿级别的。因此,我认为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业务角度来讲,农产品行业的ToC(面向消费者)业务并不容易。我与许多朋友交流时发现,许多企业之前主要做ToB(面向企业)业务,市场环境较好,订单稳定。但随着市场变化,ToB业务的竞争力也在增强。

对于ToC业务,企业需要精细化运营,与京东、天猫、抖音、山姆、沃尔玛等平台逐一合作,但毛利较低,且需要自己承担运营成本。同时,代运营公司会收取高额费用,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因此,ToC业务虽然有价值,但难度较大。ToC业务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它位于微笑曲线的两端——市场营销和创意。品牌化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无论是鞋服还是食品行业,都在逐渐转向ToC模式。

无论是ToB还是ToC,企业都会面临挑战,但机会仍然存在。总的来说,机会属于那些有准备、敢于拼搏、持之以恒的企业。

2 将玉米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十月稻田如何打造超级品类?

Foodaily每日食品:十月稻田在大米品类的基础上,将玉米发展为第二增长曲线。玉米也是一个主食,消费者对其并不陌生。您如何看待玉米这个赛道?

王兵:我们对玉米赛道的判断是,它与大米的消费场景高度相似,渠道也可以复用。例如,我们在京东等平台上销售大米时,玉米作为一个相关性很强的品类,能够很好地利用现有的渠道资源。玉米本身是一个大品类,且具有显著的优势:它好吃且健康,加工简单方便,十几分钟就能让消费者品尝到全年新鲜玉米的口感。这种品类深受消费者喜爱,因为它既能满足健康需求,又能提供饱腹感。

此外,玉米是一个能够打造出超级爆品的品类。它不仅流量好,消费者复购率高,还能带来品牌价值、营收增长以及情绪价值。消费者品尝到香甜的玉米时,会有一种独特的满足感。因此,玉米具备成为超级品类的潜力,其复购率高,能够为品牌带来持续的市场影响力。

图片来源:十月稻田

Foodaily每日食品:十月稻田涉足如此广泛的品类,对供应链管理是否带来了挑战?

王兵:我们的供应链是一个显著优势。家族在东北经营了几十年,积累了深厚的供应链基础。我们主要围绕自身的核心能力展开业务,比如大米、玉米、杂粮等,这些品类都集中在东北产区,且与我们的工厂紧密相关。

我们没有涉足饮料等更远的品类,而是专注于厨房食品和一日三餐的场景。例如,玉米不仅用于厨房,还可以用于办公室、聚会、旅游等多种场景。因此,我们的品类和场景始终围绕核心业务展开。

我们的产业协作模式基于产地和供应链的复用。虽然不同品类的加工程序不同,但它们都属于类似的加工类别。在营销端,品类之间的相关性很高,消费者购买大米后,也容易接受玉米或杂粮等产品。这种品类的关联性让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不会感到突兀。

大米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小包装大米未来可能有数千亿的市场规模,而杂粮也是一个庞大的品类,包括玉米、小米、糯米、黄豆、绿豆等几十种产品。我们不仅局限于东北,还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优质产品,并利用十月稻田的品牌势能将其推向市场。我们的目标是深耕这些品类,通过品牌和渠道的拓展,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3 农产品是规模经济,全渠道布局助力业绩增长

Foodaily每日食品: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十月稻田的渠道现状。

王兵:十月稻田最早从京东、天猫等平台起步,积累了大量用户基础。我们主要经营东北三省的大米、杂粮等厨房主食类产品,目前拥有超过100个品类,包括大米、杂粮、干货和玉米等。这些品类都围绕着国人厨房的一日三餐展开。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全渠道运营,从2011年线上起步,逐步拓展到线下,如今在永辉、沃尔玛等大型商超也有布局,整体运营态势良好。

2024年,十月稻田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在全渠道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线上平台表现优异,几乎在所有组织的榜单中都名列前茅。此外,我们在大型商超、区域型LKA(地方性连锁商超)以及分销渠道的布局也相当成功,已经初具规模。

整体而言,2024年是十月稻田不断夯实渠道的一年。我们补齐了多个渠道短板,为2025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我们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渠道深耕,实现了稳健增长。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渠道布局,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图片来源:十月稻田

Foodaily每日食品:十月稻田是如何从供应链起家并成功布局线上渠道的?

王兵:十月稻田早期主要在东北从事粮食收购与加工,专注于供应链上游。2008年左右,我们来到北京,开始涉足品牌运营。当时线上渠道尚未成熟,市场主要集中在线下商超和分销领域。商超渠道门槛较高,对于小品牌来说并不容易进入。

我们在早期就意识到线上渠道的特殊性,它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生意。与传统线下渠道不同,线上运营不受时间限制,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购物。线上渠道不仅提升了单一环节的效率,更提供了全链路的效率优势。

此外,这些线上平台本身具有巨大的流量势能,无论是早期的京东、天猫,还是如今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都吸引了大量用户,流量规模非常可观。正是基于这种流量优势和效率提升,我们决定将线上化作为核心战略,深入布局。

在创业初期,我们迅速进入并聚焦京东、天猫等核心平台,用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头部地位。当时竞争相对较小,我们通过快速布局和优化运营,找到了流量和增长的突破口,并坚定地沿着这条路径发展下去。

从2017年左右,线上渠道开始井喷式发展,拼多多、抖音、视频号等新兴渠道不断涌现,渠道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对于十月稻田来说,这十几年的主要任务是紧跟这些渠道的变化,确保我们的组织能力和产品能够迅速适应并深耕每个渠道。

Foodaily每日食品:十月稻田是如何看待抖音这个渠道的?

王兵:我认为抖音更适合早期创业,尤其是那些非互联网专业背景的人入场。每个时代都有其红利,比如我们做京东的时候,天猫后来居上;天猫之后,拼多多又出现了。每个新渠道都会带来新的机会,但同时也需要适应不同的模式。

现在来看,拼多多和抖音的势能都非常大,但很多人可能陷入了之前的经验逻辑中,忽略了渠道差异和品牌定位的不同。比如,在京东做得好,并不一定能在天猫做好;在拼多多做得好,也不一定能在抖音做好。抖音的模式与以往不同,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打破过去的思维模式很难。尤其是对于像我们这样有一定体量的企业,创始人很难亲自下场去摸索新渠道,比如抖音的直播和运营规则。

如果回到十几年前,我们可能一个月就能熟悉抖音的规则。但如今,抖音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平均每个月甚至每半年都会有新的逻辑出现。因此,运营抖音需要持续创新,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投入。很多人可能在亏损了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多后就放弃了,但坚持下去就可能看到转机。

我认为,做好抖音的关键在于创始人或核心负责人是否亲自下场。无论是老品牌还是新品牌,成功的案例几乎都是创始人亲自督战,至少站在核心位置全力支持。此外,抖音的投入相对较大,很多人可能在初期难以坚持。我分享这些经验,是因为我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图片来源:抖音@十月稻田官方旗舰店

4 商业模式没有最优解,企业要专注于自身最擅长的领域

Foodaily每日食品:近两年消费分级现象较为明显,对价格不敏感的人群在减少,而更多消费者开始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在这种背景下,您是如何理解用户的消费行为的?

王兵:目前,市场上的平替产品大多以价格更低但品质不降为特点。国内市场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既希望价格实惠,又不能接受品质下降。我认为这种趋势在未来还会持续。

现在许多连锁折扣店的初衷就是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通过高效运营实现合理定价。在当前经济环境不太友好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效率,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我认为,2025年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例如山姆会员店和胖东来等品牌,虽然价格并不便宜,但依然很受欢迎。这说明市场上存在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另一种则是通过提升品质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

未来2到3年,这两种模式都会更加凸显。无论是拼多多还是线下折扣店,都在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同时保证品质。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模式,不必过于纠结平替是否会削弱市场竞争力。

Foodaily每日食品:中国是一个具有独特特点的市场。我们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既有拼多多这样的性价比渠道,也有山姆会员店和胖东来这样追求高品质的渠道。那么,十月稻田是如何应对这种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的呢?

王兵:面对多样化的市场竞争,与其抱怨流量成本高昂或流量不足,不如根据自身的规模和优势,布局最适合自己的渠道。并不是所有渠道都适合每家企业,也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覆盖全部市场。

我认为,企业应该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找到最有效的渠道布局方式。不同品类和品牌有不同的玩法,有的品牌专注于系统供应链,有的则依赖特定的销售渠道。十月稻田在这方面相对灵活,因为我们进行了全渠道布局,包括B2C、B2B和O2O等多种模式。

不过,全渠道布局也并不适用于所有品类。对于像大米、玉米这类主食产品,它们属于规模经济,需要依赖更广泛的渠道来实现效益最大化。深耕公域渠道,建立高效的运营体系,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溢价空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