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想学医,难道除了川大就是西南医科了吗?
并不是如此。其实谈到四川省的学子,有时我会把四川和重庆放在一起,虽说四川人民不认为重庆是自己的,重庆人民也不愿说自己是四川人,但在选择学校时,这一块儿都算川渝地区。在川渝地区,华西无疑是老大,这毫无疑问,不管是医学的哪个方向,哪怕是护理专业,华西在全国都是顶级的。
再往下看,重庆有两所学校容易被大家忽略。第一所是重庆医科,第二所是陆军军医大学,这所学校开设了 8 年本博连读,也是国内顶级的医科院校,只不过它是一所军校。它既有军籍招生,也有面向普通高中生的非军籍招生,像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就有 8 年本博。此外,还有一所 985 高校电子科大也开设了临床医学,这所学校在四川医学领域争议颇大。
首先,它是 985 高校,其医学已有 11 年历史,临床医学的发展是有历程的。到 2023 年,该校临床医学的保研率高达 25%,这一比例相当不错,比重庆医科大学普通专业的保研率还高。整体而言,依靠 985 的优势,不缺资金、经费和优秀教师,很快就把这个专业推动起来了。而且,现在评估一所医科类大学,不能只看学科评估和升学保研率,还要看就业,也就是附属医院。在整个四川,有三所三甲医院加入了电子科大的附属医院,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然而,这所学校争议依旧很大,分数持续上涨,2023、2024 这两年,在有些省份得考到六百四五十分,尤其在四川,得 640 多分才有机会读电子科大的临床专业,可认可度还是不高。这很难说清楚,一方面开设临床医学的时间较短,另一方面电子科大本身是以电子信息为主、具有电子特色的学校。
再者,它的三所附属医院只是挂牌合作,并非完全隶属于电子科大,所以根基不算扎实,这使得电子科大的临床医学给人一种鸡肋的感觉,甚至本校有些学生都说性价比不高。
但实际上,如果能保研到川大,那是很好的过渡。要是分数够不上川大,又不想去重庆读重庆医科和陆军军医大学,那就只能选择电子科大了,还是可以读的。在这里跟大家说一说电子科大的医学,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这几年是在正向发展的,未来应该会越来越好。
电子科大下面,分数再低一些的,就是 600 分左右的西南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属于各省都会有的省属重点医科类院校,而且具备开设 5+3 一体化的资质。要说这所学校还行,是因为在临床医学、麻醉医学以及口腔医学的建设上,属于重点一本院校,虽说在全国不是顶尖水平。
咱们很多家长在了解这所学校时,会发现它有段很有趣的历史。西南医科大学当年改名引发了很大的风波,遭到好多学校的反对。这所学校在四川泸州,以前叫泸州医学院,后来随着院校建设和整体实力提升,觉得一直叫医学院可能让家长觉得像个小二本,就想改名。改叫四川医科大学,教育部当时也批准了。
可这事没落实,因为得罪了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的医学是华西医学院,有个华西医学中心,闹得最凶的就是华西医学中心的校友,他们觉得川医大跟华西医学中心都叫川医,有所重合。于是,四川大学的领导和泸州医学院的领导沟通,诚恳希望先别用这个名字,可能有点冲突。但教育部都批了,泸州医学院的领导肯定不认,他们就想叫四川医科大学。毕竟当时四川还没有叫医科大学的,像河北有河北医科大学,山东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这事就这么纠缠了半年,最后四川大学赢了。没办法,四川大学是四川省最强的 985 大学,华西医学院在川大占了半壁江山,华西的口腔更是中国口腔事业的半壁江山。没办法,那就退而求其次,寻思叫西南医科大学,这名字比四川医科大学还大,涵盖了整个西南地区,然后向教育部申请。四川大学一看,行,叫西南就叫西南,只要不叫川医大就行,也就退让了一步。
学校申请成功后,就开始换招牌,连学校门口的公交站牌都换了,换成西南医科大学站。结果这时候,又有学校跳出来反对,是陆军军医大学。不是学生和校友,而是因为医科大学下面都有附属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的第一附属医院叫西南医院,这在整个重庆市是数一数二的好医院。西南医院就不认了,说你叫西南医科大学,我是陆军军医大学的第三军医附属医院,叫西南医院,那我好像就该是你们西南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
西南医院的医生和领导就抗议了,不过这抗议虽然公示了,但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学校门口站牌都换了,总不能再拆吧,所以这事虽然闹了,最后也没影响西南医科大学的改名,泸州医学院就变成了西南医科大学。
讲这个故事不是说西南医科大学不好,它绝对是四川省重点一本里最好的医科大学,还开设 5+3 。我想说的是,别觉得学生考大学竞争激烈,学校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就像的新乡医学院,严格来说在郑大下面也是顶尖的一本强校,还有河南大学有临床医学。但新乡医学院一直想改名,想改成河南医科大学,可河南医科大学属于郑大,郑大以前合并过河南医科大学,郑大作为河南省的老大,怎么可能让出去?所以就改成了河南医药大学。这说明有时候名字对学校的分数、生源和知名度是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