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别觉得好像不公平,说全国不是一套卷子不公平。

苏晚轻 2025-02-10 21:26:49

你们别觉得好像不公平,说全国不是一套卷子不公平。我跟你们讲,不是一套卷子才公平。要是全国一张卷子,北方的孩子真没什么出头的机会,很难考上好大学。

咱就说去年,河南和江苏就有这方面的争论,河南孩子觉得河南高考难,江苏孩子觉得江苏难。但去年河南和江苏的卷子很相似,考完后,江苏 600 分以上的有 3 万多人,河南 600 分以上的才 2 万多人。在卷子差不多的情况下,河南孩子上 600 分的为啥少呢?

今天我想通过咱们中国教育的发展,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让大家别觉得不公平,别发牢骚,也别在这上面使劲争论。在我看来,如果全国一张卷子,北方孩子吃大亏,想考过江浙地区的孩子,难度极大。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叫“自古江南多才子”,这一点都不假。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高考制度不公平,一是卷子不一样,二是每个好大学在各省的招生人数也不同。比如青海,想考个 985 大学,可能比河南、江苏等地低个大几十分。但要知道,很多好的 985 大学在青海、宁夏、甘肃这些地区招生数量非常少,比在江南地区,像江苏、山东、浙江等地招的人整体要少。就是很多好大学喜欢江南地区的生源。

这可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情况,几百年来一直如此。古代有科举,也是选拔人才的。从古代开始,中国的科举考试,南方就绝对碾压北方。不信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就说明朝。明朝初期,全国一张卷,南方北方孩子一起竞争。有一年放榜,上榜的没几个北方人,全是南方,尤其是江浙地区的。北方大臣不干了,上书朱元璋说有人舞弊。

朱元璋脾气暴,杀了一百多号人。可杀完人问题没解决,三年一次的科举,上榜的北方人还是远远少于南方。没办法,明朝只好改革,北方孩子和北方孩子竞争,南方孩子和南方孩子竞争,分两套制度。不然北方孩子没出路,选不出人才。后来更有意思,云南、四川、贵州属于南方,但跟江浙的孩子比,永无出头之日。明朝就出了三套卷子,有点像现在,但称呼不同,当时科举有三个榜,中榜、北榜、南榜。

你们别觉得不公平,不是一套卷子才公平,不然北方孩子很难上好大学。你们可能会说南方强是因为有钱,可北方以前是农业经济,现在拼科技、市场经济。中国古代首都大多在北方,像明朝朱元璋起初在南京,他儿子迁都到北京。古代很多朝代首都在北方,比如陕西、洛阳、许昌、开封。核心原因是抵御外敌,防止少数民族入侵。

北方战争太多,太不稳定。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大的战乱,晋朝的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北方百姓快死绝了。唐朝的安史之乱也把北方百姓杀得差不多,有钱人都往南方跑。北宋亡了到南宋,南宋又撑了好多年。北方战乱多,没法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哪有心思读书?活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

江南地区不光这些年发达,宋朝开始就不错,因为战乱少,又是鱼米之乡,农作物生长比北方好,环境和政治因素决定它更稳定。有句古话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肚子吃饱了,能生存下来,才能安心读书。这就是为什么自古江南多才子。

今天跟大家讲这些,对报考可能没太大帮助,纯粹闲聊。但希望家长们明白,网上很多东西少看。纵观中国教育发展史,会发现这和国家的政治因素、政权更替有很大关系,是历史因素造成的,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才这样。我觉得目前中国的高考制度是几千年来最公平、最合理的。要是全国统一卷,我大胆说一句,北方,尤其是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永无出头之日。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 2025-02-11 19:55

    吹牛逼吧,那北京上海人呢,要不就跟考研似的,分AB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