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先生逝世5周年。
首个聚焦于贝聿铭的大型个人回顾展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I.M. Pei: Life is Architecture),即将于本周六(6月29日),在中国香港西九文化区的M+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1月5日。
(图源:香港M+博物馆官网,摄影:John Loengard)
贝聿铭是20世纪和21世纪深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他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他的建筑项目备受瞩目,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大罗浮宫、香港中银大厦、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及苏州博物馆等。
本次展览将展示超过300件展品,不少展品是首次公开亮相,包括绘图手稿、建筑模型、照片、录像和其他档案记录等。一方面回顾贝聿铭的传奇人生,细看其作品如何革新建筑、改变城市面貌;另一方面探讨贝聿铭先生如何将人生经历、哲学思想融入建筑创作。
(Herzog & de Meuron)设计(图源:香港M+博物馆官网,摄影:Kevin Mak)
位于中国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M+博物馆,由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我们一起随着展览的6大主题,探索贝聿铭的人生轨迹和建筑哲学。
第1大主题:
贝聿铭的跨文化底蕴
贝聿铭出生于苏州望族,从小在苏州园林的生活,让东方传统文化根植在他的心里。
后来,即便在国外生活多年,学习西方的建筑思想,贝聿铭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少年贝聿铭在狮子林(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在哈佛做毕业设计时,贝聿铭选择了与中国有关的主题,设计了上海艺术博物馆,他认为东方艺术的传统是偏私人、隐秘的欣赏活动,建筑风格必须要有别于西方博物馆。
贝聿铭上海艺术博物馆设计稿(图源: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贝聿铭在后来的设计中,把中国古建筑、园林的风格和现代几何图形结合在一起,用以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情感,被誉为用建筑语言巧妙地将中国文化引入世界的“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
香山饭店是贝聿铭探索“中国现代建筑语言”的实验,这种建筑应该既不是西方的形式,也不是古代中国的形式,他称之为“第三种风格”。
贝聿铭用自己祖籍苏州风格的白灰泥墙,取代了北京及北方常用的赭石色墙,在布局上大量运用了借景入室的手法,方与圆的传统符号,他还请来了一位懂得烧窑手艺的老工匠,重新恢复了从明朝传下来的,快要失传的技艺。
香山饭店(图源:百度百科)
贝聿铭将对故乡、对自身的中国血统、对中国文化、对几何形体的热爱,融合在了他晚年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中。从苏州博物馆的几何造型、片状山石、钢结构等建筑语汇中,我们看到贝聿铭对于现代建筑和历史传统之间联系的探索,对于中国本土语言的寻找。
苏州博物馆(图源:Archdaily,摄影:Chenxing Mi)
苏州博物馆(图源:Archdaily,摄影:Chenxing Mi)
日本美秀美术馆的设计,也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桃花源记》中一个“出人意料的入口”,贝聿铭在两山之间建了一个长达200米的隧道,通过一条悬空桥将隧道与美术馆入口衔接起来,体现了“豁然开朗”的意境。
整个美术馆与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建筑近80%埋藏在地下,展现出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意趣。
美秀美术馆(图源:Archdaily)
美秀美术馆(图源:Archdaily)
在贝聿铭身上,一直并存着两个世界,获得新世界的同时,一直还保留着原来的世界。他说:“我的建筑设计从不刻意地中国化,但中国文化对我影响至深。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中国建筑的根可以是传统的,但芽应该是新芽。”
第2大主题:
房地产和都市重建
贝聿铭因设计了多个重要文化地标而声名大噪,因此人们对他在房地产和城市规划方面的贡献知之甚少。
1945年,年仅28岁的贝聿铭被哈佛大学留校聘为助理教授,但他并没有安于象牙塔的单纯美好。1948年,贝聿铭离开哈佛,在地产大亨威廉·齐肯多夫所创立的商业地产公司管理设计部门。地产公司所做的大型的商业住宅项目,往往以利润为核心,贝聿铭在学校的同事们认为他的选择是一次“职业自杀”。
但贝聿铭更加认同身为银行家的父亲贝祖诒对自己说的,“优秀建筑师的精髓不仅在于构思伟大的建筑物,还在于将它们与金融和经济要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年轻时的贝聿铭(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在与齐肯多夫合作的时期,贝聿铭主持设计的项目包括:亚特兰大乔治城海湾石油公司办公楼、纽约基浦斯湾区公寓和纽约大学高层公寓、科罗拉多丹佛市法庭广场的改造、华盛顿特区朗方广场等,他参与设计的很多都市重建计划都侧重混合用途的规划,并着眼于为公共房屋和低收入社区改善环境。
贝聿铭所参与的华盛顿特区西南重建总体规划,是美国最早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设计中创造了大量的公共空间和景观绿化,通过建筑的高低错落、多样化的立面设计和自然光线的运用,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和谐、宜居的城市社区。
华盛顿特区规划广场、长廊和公园的整体模型(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1960年,贝聿铭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贝聿铭主持的美国波士顿政府中心总体规划(1961—1963)项目,区域中的核心建筑是一个新的市政厅,周围设有宽敞的开放空间,使该地区原本迷宫般的街道合理化。新规划方案指导了波士顿政府中心长达数十年的发展,该项目于1972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社区建筑卓越奖。
波士顿广场市政厅(图源:www.sasaki.com)
贝聿铭做的这些城市规划、住宅项目,把贫民窟转化为廉价居民住房,美国人亲切地称他为“人民的设计师”。
贝聿铭觉得,这段经历为他之后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让他完整理解了高端融资、政府法规、城市开发和重建,贝聿铭后来始终关心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也总是能在实用性和高雅之间保持平衡,正是得益于这段经历。
第3大主题:
艺术与公共建筑
贝聿铭设计的一系列博物馆项目最广为人知。他说:“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博物馆一直是我的主题,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1968年,贝聿铭完成了他在美国的第一座艺术博物馆——纽约锡拉丘兹的埃弗森艺术博物馆。建筑的每个侧面都可以向游客打开,人们可以从每个建筑的立面进入这个艺术空间。埃弗森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对之前作品的精妙总结,被盛赞为“用于收藏雕塑的雕塑、用于展览艺术的艺术品”。
埃弗森艺术博物馆(图源:Archdaily,摄影:Jesse Ganes)
继埃弗森艺术博物馆之后,1978年建成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成为使贝聿铭最受瞩目的博物馆委托,也是他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
通过两个并置的三角形形体,贝聿铭以简单而优雅的笔触,将建筑整合到国家广场的环境中,《纽约时报》曾将该建筑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图源:Archdaily)
后来贝聿铭设计了一系列赢得全球赞誉的博物,例如日本京都的美秀美术馆(1997年)、中国的苏州博物馆(2006年)、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8年)等。
贝聿铭认为,在博物馆设计中最重要的一刻,是那些永久性展品搬来的时候。此时,一座建筑转换成了艺术,他和他所营造的空间从此进入了人类文明史。
第4大主题:
权力、政治与赏识青睐
贝聿铭职业生涯的成就,可以归功于他才华出众,建筑技艺高超,但他高明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得不提,还有在面对重要客户和重大项目时的不懈坚持,贝聿铭在和客户打交道时,总是善于展现出他令人喜欢信赖的一面。
1964年,肯尼迪家族召集了全世界最好的18位建筑师进行海选,设计纪念遇刺身亡的肯尼迪总统的图书馆,贝聿铭名列其中。
当时和贝聿铭共同竞争这一项目的建筑师包括密斯·凡·德·罗和路易斯·康,然而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却选择了当时还几乎没什么名气的贝聿铭。因为在接待杰奎琳时,贝聿铭重新布置了事务所,摆放了一些她喜欢的花草。而且准备了非常专业、细致的设计方案。
肯尼迪图书馆(图源:Archdaily)
肯尼迪图书馆于1979年落成,由于其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了轰动,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肯尼迪图书馆(图源:Archdaily)
1993年完成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项目,常常被人视为贝聿铭先生的最高成就。
让贝聿铭主持设计,是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的。密特朗是二战后法国最有影响力的总统之一,他的想法是通过改造这座建筑,来强调法国的世界文化中心地位,也建立自己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
贝聿铭很懂得建筑与政治的关系,他让密特朗相信,一座现代风格十足的金字塔,能完美地代表法国的新时代。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当年玻璃金字塔方案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有巴黎市民见到贝聿铭后朝他吐口水,就连米兰·昆德拉、尤涅斯库这样的名流都反对这个方案。
但面对公众的强烈的抵触,贝聿铭始终彬彬有礼地应对。他阐述着自己的理念:游客不应该觉得自己进入的是一个地下空间,应该感到宽敞和受欢迎,石头金字塔与玻璃金字塔毫无关系,前者为死人而建,后者则为活人而造。
如今,这座现代主义的金字塔和埃菲尔铁塔一起,成为最让巴黎人自豪的文化地标。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图源:pixabay)
该建筑真正璀璨的也不只是入口上方的金字塔,当我们聚焦于金字塔之下那些别具匠心的设计时,才能认识到这个项目更大的价值。贝聿铭为卢浮宫新增了接近7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同时避免了对原有的历史建筑的破坏。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内部空间(图源:Archdaily)
第5大主题:
物料改良与结构创新
贝聿铭认为造型、物料和技术三者密不可分,他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为建筑界引进了许多创新物料和结构。
贝聿铭对建筑的品质要求很高,这种要求是通过材料的精确对位关系实现的。他的作品,外观很简洁,但计算极其精细,工程难度极大。贝聿铭十分重视对建筑科学的利用与创新,每一个建筑作品中都能够体现出先进建筑技术与结构。在他那个时代,贝聿铭事务所的施工图可以说是业界标杆。
1958年,贝聿铭提出了经典的“螺旋公寓”构想,设计以灵活组合的楔形模块组构而成,可满足各种家庭规模的需求。预计施工成本低于传统设计方式近20%,富于创新性和革命性。它被媒体称为“迄今为止美国公寓设计中最具想象力和革命性的方案”“毫无疑问标志着城市住宅设计的重大飞跃” ,可惜这个公寓并没有建成。
螺旋公寓大楼构想图(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贝聿铭在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中,则采用了精彩的模数制,达到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效果。大厦最基本的模数来源于立面上的一块石材的尺寸,为1150mm×575mm,建筑的各个部分尺寸都遵循这个模数,不用切削石材,大大提升了施工的效率。
大厦外显的结构形成了连续的菱形图案,被贝聿铭解释为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
香港中银大厦(图源:Archdaily)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维护的全过程,也体现出贝聿铭的“工匠精神”。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结构是钢筋+玻璃,玻璃的安全系数必须极高,并且完全透明,确保从金字塔内部看外面的卢浮宫不会有任何变形。但在当时贝聿铭要求的完全透明、无色的玻璃根本找不到,工程师表示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但几天后,贝聿铭找到了德国人用在喷气式飞机上的玻璃,于是法国工程师们才改造工艺,制造出了符合要求的玻璃。贝聿铭的坚持,甚至间接拉高了当时法国建筑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
675块菱形玻璃和118块三角形玻璃,通过16条细拉索固定的128根大梁组成了玻璃金字塔(图源:pixabay)
第6大主题:
以设计重新解读历史
贝聿铭一直强调 ,“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艺术和历史才是建筑的精髓”“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他在设计中灵活采撷传统元素,与当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形成一种张力。比如香山饭店墙面划分的形式源于唐朝木构建筑,便是他用现代的简洁形式对历史的沿袭。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造型,是贝聿铭经过研读法兰西历史之后的慎重决定。贝聿铭在1989年《大卢浮宫》一书的序言中写道:“给我最大启发的莫过于勒诺特尔(法国造园家,凡尔赛宫苑的设计者),金字塔的律动来自整个建筑的几何性,而这种几何性根植于法国文化的。”
卢浮宫金字塔(图源:pixabay)
晚年的贝聿铭开始阅读历史,研究各种文明。
2009年,贝聿铭参与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他去了埃及和中东的其他国家寻找伊斯兰教文化的最佳表达,在开罗,贝聿铭在伊本·图伦清真寺得到了启示,领悟了伊斯兰文化的精华,从而完成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设计。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延续了贝聿铭标志性的利落精致的几何线条,在结构和细节上融入了穆斯林的文化和美学细节。
伊本·图伦清真寺(图源:百度百科)
电影《金爆行动》中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图源:豆瓣)
成排的棕榈树,小瀑布的流水声,仿佛一条通往圣境的路。
(图源:unsplash)
内部巨大的穹顶让人联想到诸多清真寺,然而它几何图形的金属表面却又毫无疑问显示出现代风格,与馆中跨越千年的伊斯兰历史和艺术交相辉映。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穹顶(图源:http://pei-architects.com/)
结语
(图源:Archdaily)
贝聿铭先生的一生,跨越了一个世纪。
作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建筑大师,他满怀真诚的理想,坚信建筑事业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贝聿铭先生留下的不仅仅是一连串建筑杰作,还有一种超越了时代的进取精神。
希望在天堂的贝聿铭先生,依然快乐。
参考资料
《贝聿铭建筑探索》(黄健敏等 编著,出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贝聿铭建筑十讲》(黄健敏 著,出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贝聿铭:大众的认可和学术界的冷落》(作者:刘延川、李真,“AC建筑创作”)
好书推荐
《贝聿铭建筑探索》
贝聿铭是世界级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大气庄重、谦虚沉稳,又不乏灵动巧思,在西方现代主义风格中融入了东方式的意境与诗韵。本书凝结了多位专家对贝聿铭职业生涯和作品风格的研究成果,全面收录了海内外有关贝聿铭的相关出版物资料,并加以梳理分析和评论,是一本学习、研究贝聿铭的大成之作。
书中每一章都探讨了一个主题,收录了很多珍贵的史实资料,还提到了许多趣闻轶事,如贝聿铭与格罗皮乌斯主持的建筑是合作社之间的故事,贝聿铭同马歇尔·布劳耶泛舟游玩时的感慨,贝聿铭与王大闳、黄耀群和陈从周等人的关系,有关东海大学路思义纪念教堂设计者的争论……
这是一本文笔细腻、评述深刻、史料详实、内容丰厚、值得一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