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报名参军被挤了下来,跑十里地追到接兵干部,命运就此转变

心海情锚 2025-03-26 17:44:03

“国强,你这是干啥去?天还没亮呢!”隔壁王大爷揉着惺忪的睡眼,惊讶地问道。

陈国强停下脚步,呼出一口白气,“王大爷,我去县里,我要去当兵!”

王大爷叹了口气,“孩子,别瞎折腾了,你爹妈就指望你种地呢!再说,那么多人报名,哪能轮到你啊?”

陈国强没有理会王大爷的劝告,他知道,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他想起小时候住的漏雨的破仓房,想起父母在地里劳作的辛酸,想起妹妹渴望读书的眼神,这些都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催促他向前奔跑。

其实,陈国强报名参军的过程并不顺利。村里很多人都不看好他,觉得他是在做白日梦。父亲也劝他留下,说家里需要他种地,妹妹还要上学。只有母亲默默支持他,偷偷塞给他几块钱,让他安心去追梦。体检、政审,他都顺利通过了,可到了最后定兵的时候,他却被挤了下来。那一刻,他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不甘心,他想起了母亲鼓励的眼神,想起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于是他决定放手一搏,去县里找接兵干部再争取一次。他连夜给父母写了封信,天还没亮就偷偷离开了家。

一路上,他遇到了几个同村的小伙伴,他们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他。

“国强,你这是去哪儿啊?”老李家的儿子问道。

“我去县里,找接兵干部,我要当兵!”陈国强语气坚定。

小伙伴们都笑了,“得了吧,你都落选了,还去干啥?自讨没趣!”

陈国强没有理会他们的嘲笑,他知道,梦想只有自己去争取,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

好不容易到了县城,他直奔大礼堂。礼堂门口挤满了人,有兴奋的应征青年,也有忧心忡忡的父母。陈国强顾不上休息,他一把拉住一位正在维持秩序的干部,“同志,我想参军!我叫陈国强,我从十里外的大河村跑来的!我体检政审都过了,只是被挤了下来,求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

那位姓周的连长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气喘吁吁的年轻人,又看了看他那双破旧的鞋子,不禁动容,“小伙子,你这股劲头不错。行吧,就给你个机会。”

就这样,陈国强终于如愿以偿地参了军。临走那天,全村的人都来送他。父母红着眼眶,妹妹紧紧拉着他的手不肯放。他强忍着泪水,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部队,陈国强被分到了炮兵通信连。他拼命学习,刻苦训练,很快就当上了班长。1976年,连队要参加全军区的通信兵大比武,陈国强带领全班加紧训练,希望能在比武中取得好成绩。可就在比武前夕,他收到了家里的来信,父亲病重,急需用钱。

陈国强陷入了两难,一边是家里的困境,一边是连队的重任。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他鼓起勇气向连长请假回家。连长了解情况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小陈,我知道你家里困难,可是你想想,你要是在这次比武中得了好成绩,以后就能提干了。到时候,就能更好地帮助家里。”

连长的话让陈国强更加纠结,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战友们知道了他的情况,大家你三百我五百,凑了一笔钱给他,让他安心训练,并帮他把钱寄回了家。

带着战友们的期望,陈国强更加努力地训练,最终在比武中获得了第一名,并很快提了干。他把第一笔工资寄回了家,给父亲治病。

后来,陈国强在部队一干就是十几年,娶妻生子,还帮家里盖了新房子。1985年百万大裁军,陈国强也名列其中。他虽然不舍,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转业到一家地方企业。

企业效益不好,面临裁员,陈国强主动承担了这个得罪人的任务。他挨个找被裁员工谈心,耐心解释,最终平息了大家的怨气。后来,他凭借在部队培养的优秀品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一步步升到了厂长的位置。

如今,陈国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常常给孙女讲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孩子,记住爷爷的话,人生的路要自己走,困难要自己闯。就像爷爷当年追着接兵的车跑了十里路一样,只要你不放弃,就总有希望。”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空。陈国强看着孙女,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希望。他知道,自己当年那个追逐梦想的年轻人,从未走远。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而曲折,但只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0 阅读:100

心海情锚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