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总是习惯于把一个王朝的兴衰与女人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王国衰亡的时候,总有绝色女子登上历史舞台,来抢一抢昏君佞臣的“风头”。
烽火戏诸侯,就是其中故事之一。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这样讲的:
周幽王宠爱褒姒,褒姒人虽然生得漂亮,但是不爱笑。为了看到褒姒笑的样子,周幽王就燃起用来传递军事情报的烽火,一时间烽火四起、狼烟升腾,各地诸侯看到狼烟,便急忙带领军队前来助战,诸侯马不停蹄地到来之后,却发现根本没有敌人。看着诸侯狼狈的样子,褒姒开心的大笑,周幽王终于看到美人的笑容,此后幽王又多次烽火戏诸侯,后来诸侯就不再上当了,以至于后来幽王被戎狄入侵的时候无人来救,最终被杀。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史记 周本纪》
这个故事脍炙人口,流传千年,也让褒姒背了千年黑锅,人们不禁会想,假如褒姒不以美色魅惑君主,君主就不会为求一笑而“烽火戏诸侯”,也不会失信于天下诸侯,后来犬戎入侵的时候,幽王也不会被杀于骊山之下。这是典型的差别对待啊,为什么君王不贤总是要怪有人“魅惑”?
“烽火戏诸侯”是个拙劣的谎言
1、史籍记载不符
“烽火戏诸侯”这件事,除太史公在《史记》中写下外,其他史籍并未记载此事。
在《竹书纪年》中记载的是:由于周幽王废了太子宜臼,太子宜臼奔逃到自己的外公申侯那里,申侯联合犬戎欲攻打周室,而周幽王召集诸侯军队前去讨伐申侯,兵败被杀。
八年,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
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桃杏实。王师伐申。
十一年春,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
《竹书纪年》
另外,在清华简中也没有提及烽火戏诸侯的事。
2、不符合常理
周幽王再昏庸,但也毕竟是周王,而褒姒是献给周王赎罪的,所以褒姒一个前来赎罪的弱女子,怎么敢忤逆周幽王?周幽王何必为搏美人一笑而费这么大工夫?
另外,就算周幽王是个昏君,他也不会傻到拿诸侯军队当做玩具来取笑美人,更何况,西周自昭穆之后就越来越衰落,诸侯不朝的事时有发生,周幽王哪有资本玩“烽火戏诸侯”的游戏?
既然烽火戏诸侯是假的,那么把西周的灭亡怪罪到褒姒的头上,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实,西周的灭亡已是定局,根本不关褒姒这个弱女子什么事。
说到底,如果非要把西周的灭亡和褒姒扯上点关系,那就是周幽王的废嫡立长。
周幽王原本是立申侯之女为后、立其子宜臼为太子的,但是后来周幽王由于宠爱褒姒,便立了褒姒为后,并且立他和褒姒生的伯服为太子,这才引发了申侯之乱。
可以这样说,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有没有还是一回事,就算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也不能把这件事当做西周灭亡的原因,顶多算个导火索,西周的灭亡是各种问题长时间复杂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