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孙中山给发妻卢慕贞写信,“我爱上了别人,她是基督徒,不能做妾室,我只能和你离婚。”没想到,卢慕贞只含泪回复了一个字,“可。”
孙中山被写进历史的夫人,除了宋家女儿,就是原配夫人卢慕贞。
卢慕贞是孙家明媒正娶的邻村女子,比孙中山小一岁。但卢慕贞和孙中山离婚后,独自度过了后半生的岁月。
卢慕贞对孙中山的爱,谦卑而自省,她说,“我常识不够又不懂英语,缠脚行动又不便,帮不上先生什么忙。”
“我爱你是真的,但是我总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卢慕贞的家庭当年也是富甲一方的望族,她的父亲是出过洋的大商人,但是,这个女儿却没有读过书,平日里只会做些女红。
虽然没有文化,卢慕贞却天生仰慕做大事的人,深明大义,为了成全孙中山的事业,甘愿照顾孙中山的一家老小,还为了孙中山的幸福主动退出。
和那时候的大多数女子一样,17岁的卢慕贞由父母做主,嫁给了一个叫孙文的男人。
新婚之夜,卢慕贞看着眼前长相清秀、双目炯炯的男子,心头小鹿乱撞,这个男子着实让人喜欢。
可是,让卢慕贞没想到的是,婚后,丈夫是困于池水的蛟龙,不愿意守着小家庭生活。在往后的岁月中,卢慕贞都是一个人苦苦支撑。
卢慕贞对于丈夫所从事的事业不懂,她只知道自己仰慕的人来去匆匆,是做大事的人。
卢慕贞在家乡侍奉公婆,孙中山亲眼看见卢慕贞寸步不离照料病重的公公。
每次孙中山回家,总有卢慕贞亲手做的新衣服和新鞋袜,那是一个旧式女子对丈夫的深情。
受孙中山的影响,卢慕贞曾经带着幼小的孩子投奔大哥孙眉,在檀香山住了12年,期间只见过孙中山三次,时间不足一年半。
1910年,卢慕贞和孙家人被孙中山牵连,逃难至澳门躲避,那时候,卢慕贞带着孙中山的三个孩子。
一家老小的担子都落在卢慕贞的身上,一面要带孩子,还要照顾婆婆,还要操心家里的生计。
但卢慕贞的内心从没抱怨过丈夫,她坚信丈夫是不会做坏事的,一定是在做了不起的大事。
正是有这样的信念,卢慕贞虽然在逃难,生活艰难,但内心是甜蜜的,她坚信,只要丈夫完成了自己的大事,就一定会回来和她一起过寻常夫妻一样的日子了。
有时候卢慕贞也会听说一些丈夫在外的事情,知道丈夫有时会处于危险之中,她就会恨自己什么都不会,帮不了丈夫。
“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在丈夫身边照顾他,该有多好。”
“他真是可怜,身边也没个人照顾他。”
孙文那时候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来被人们称呼为孙中山。
1911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卢慕贞知道孙中山完成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卢慕贞被尊称为孙夫人,卢慕贞带着两个女儿从澳门回到了上海。
那一年,儿子孙科陪着母亲到达南京和孙中山团聚了。
可是,孙中山在南京事务非常繁忙,那样的生活卢慕贞完全不能适应,但凡有应酬,卢慕贞就躲着不出来。
卢慕贞不羡慕那些虚名,她只想和丈夫过平凡的日子,她觉得自己和丈夫离得越来越远了。
孙中山南京卸任后,一个人去了日本,卢慕贞又回到了澳门,开始和以前一样漫长的期待。
可是这一次,卢慕贞等来的是孙中山要求离婚的书信,“我们离婚吧,我爱上了别人,她不能做妾室。”
卢慕贞虽然知道自己和丈夫的事业离开得太远,但真正面对丈夫的离婚信,也是万箭穿心般的痛苦。
卢慕贞强压住内心的痛苦,叫人找来了新的毛笔,含泪在信末写下了一个字,“可。”
卢慕贞知道丈夫喜欢的这个人是可以辅佐丈夫事业的人,不但年轻貌美,一直支持丈夫的事业,还受过高等教育、会交际,她才是真正可以帮助丈夫的人。
卢慕贞平静地对同盟会员说,“孙先生常年流浪,身心为之交瘁,既然有人愿意照料他的生活,我愿意成全,与先生离婚。”
之后的年月,卢慕贞都是独自一人度过,孙中山虽然会寄钱,但再也没有见过面。
1925年,57岁的孙中山去世时,卢慕贞悲痛万分,请人代笔写下了悼念的文章。
1952年,85岁的卢慕贞在澳门去世。
@诸葛霏霏卢慕贞是旧时代的女子,虽然没有文化,但恪尽职守,深明大义。
卢慕贞的一生在后人看来是被人牺牲了的一生,但对当时的她来说,能和自己所爱的人生儿育女,她也曾幸福过。
一辈子够不到的幸福是遗憾,但曾经爱过付出过,也就不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