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钱这件事上,这座城市地铁是认真的

经济学博士 2022-10-16 16:53:10

多市地铁轻轨被叫停,这些城市的地铁梦,碎了一地。

01

叫停项目

山东潍坊、湖南衡阳、内蒙古包头、陕西宝鸡等城市的地铁轻轨项目,要么被喊停,要么主动暂停。

叫停项目的背后,是地铁审批条件趋严,条件和范围有着更高要求。

单拿地铁来看,2018年的标准是GDP3000亿元以上、市区人口300万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0亿以上;

而在此之前,申报城市的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问1000亿元、100亿元。

换言之,前后门槛直接翻三倍。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有怎么多城市被拒,或主动退出。

提高申报门槛只是表象,究竟是处于何种原因而提高门槛,则是值得思考的。

我们先来看地铁的成本,其中包括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中国地铁每公里造价约7亿到8亿元。

以每条地铁30公里来算,单条地铁路线的建造成本就达到210亿至240亿元。

运营成本方面,2021年北京、深圳、广州的总营业成本分别为398.87亿元、199.48、158.34亿元。

如此高的运营成本和建造费用,单凭几块钱的地铁票,何时才能盈利?

因此,各城市地铁基本上都有政府补助,只是补助占比多少的问题。

基于此,倘若一座城市的实力(GDP和财政收入)不够,即便勉强上车,只会导致地方隐性债务风险。

尤其是,近两年楼市处于调整期,土拍的遇冷让土地财政依赖高的城市,不得不冷静下来。

可以这么说,多个城市地铁梦搁浅,在某种程度上是楼市乐观与否间接表现。

尤其是二三线,本身土地财政依赖度就很高,在楼市大调整背景下,更难以承担高昂的地铁费用。

别说未建地铁城市了,现如今也没多少座城市地铁不需要政府补助就能实现盈利的。

倘若刨去政府补助,北京、苏州、成都、杭州、长沙、青岛、南宁、宁波、重庆、南京、西安、天津、福州、无锡、厦门、昆明、温州、常州、兰州是无法实现盈利的。

放眼整个地铁城市,唯有深圳地铁,最为亮眼。

 

2021年深圳地铁政府补助才1.37亿,相比于其它城市的地铁集团,这个补助金额已经缩减到很低的水平。

凭借着低补助,创造的利润位于全国第一,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接近30亿元。

在搞钱这件事上,深圳地铁延续了深圳人的作风。

2019年、2020年,深圳地铁的净利润分别达116.67亿元、111.02亿元。

巅峰时期,北京地铁+广州地铁,都不及深圳地铁利润的一半。

如此亮眼的成绩单,深圳地铁到底做对了什么?

 (图源:界面新闻)

拉出深圳地铁的营收结构,不难看出,奥秘所在。

深圳地铁的房地产、土地与物业收入等方面的投资收益,其占营收的比例超过70%。

其中,真正占大头的是站城一体化开发。

单这一项,去年营收约达到了95.71亿元。

何为“站城一体化开发”?

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地铁+房地产。

制约房企拿地的无非就两大因素,一是价格,而是开发能力。

聚焦到深圳地铁,情况又有所不同。

近期,民营房企拿地意愿冷淡,这就导致了深圳地铁拿地竞争极小。

加之,深圳地铁的现金流有票务支撑,拿起地来更加有底气。

这就导致了深圳地铁在第三次土拍中,斥资60.38亿元,包揽位于坪山的3宗地块,成为此次最大手笔拿地的房企。

商品房去化方面,深圳地铁有着天然优势。

纵观深圳地铁拿地逻辑,基本上是围绕这地铁线路拿地,有地铁加持的商品房,在市场上更为枪手。

物业方面,深铁置业的入市项目有深湾汇云中心、汇德大厦、汇隆商务中心、地铁锦上花园、塘朗城广场、地铁前海时代广场、龙瑞佳园等;在建工程包括了长圳车辆综合开发项目、佛山南海天空之城项目、前海枢纽项目(深铁前海国际枢纽中心)等项目。

其中,深铁置业物业开发板块的开发规模就已达到约573万平方米。

换而言之,深地是一个巨无霸“包租公”“包租婆”。

如果以上两点可以复制的话,那么第三点,则是天时地利人和,难以模仿。

在轰轰烈烈的“宝万之争”时,深圳地铁迅速通过入股万科,终结了这场资本战争。

这笔投资,放在今天而言,同样经得起时间考验。

去年,深圳地铁收到投资收益64.09亿元,其中来自万科的股利为40.54亿元。

或许,其他城市无法再入股万科。

但是,这个投资思路的确可以借鉴。

城市地铁化身为“风投”,入股公司从而获得分红。

论城市“风投”哪家强?

我自认为,有三家可以上榜。

深圳、合肥、广州!

02

结语

深圳地铁为何远超其他城市地铁?

我认为,在于其多重身份的叠加,而非局限于惠民性地铁功能。

它既是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员、风投,也可以是卖票员。

选择多重身份这个思路,早已有城市做出同样尝试。

譬如广州,广州地铁也在房地产行业里寻找到了自己的战略伙伴。

早在2019年2月,广州地铁就斥资61.62亿港元认购了越秀地产定向增发的约30.8万股股份,以19.9%的持股比例成为了后者的第二大股东。

此外,广州地铁还牵手新世界联合开发耀胜新世界广场。

整个项目,直接在3号线和7号线上的汉溪长隆盖,且位于万博CBD的核心位置。

地段、战略、商业价值瞬间拉满。

可以想象的是,耀胜新世界广场将刷新番禺公寓最高单价。

深圳、广州地铁已做出了新尝试,相当于给其他兄弟城市打了一个样。

后续,其他城市地铁或将跟进。

我认为,这个模式其实是在惠民、盈利、政府补助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不可否认,城市地铁不能单纯以经济角度来计算,还得考虑到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的扩张必然会有更多的地铁需求,可一味地靠补助,多少有点被动。

还不如“自力更生”,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一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二来变相地起到稳楼市作用。

深圳,广州已跑到前面,后续有哪个城市跟进?

敬请期待!

3 阅读:3443
评论列表
  • 2022-10-16 17:54

    这么说就不对了,公共交通哪个城市不补贴,公交车也要补贴吧,基建造高架,拓宽路基也要钱,不能因为不盈利就不去修,根据财力和需求量力而行就可以,杜绝盲目跟风

  • 2022-10-16 22:41

    一天通勤车费要10几块!

    情话好听却伤心 回复:
    你那里到那里?现在车费降了。同样的里程以前两元,现在一块多。
  • 3
    2022-10-16 22:25

    500公里有四百多在市区

  • 2022-10-16 22:16

    地下城堡,不过车票是全国最贵的出行成本不低吧!这几年非常少地铁出行了,毕竟不用高峰期上班了

  • 2022-10-16 22:06

    这么多文字,不如来一张地图清晰明了!

  • 2022-10-16 19:10

    深圳地铁模式应该全国推广。

  • 2022-10-16 21:15

    南昌地铁居然盈利这么多[点赞]

  • 2022-10-16 22:50

    这么一点地方,地下快掏空了

经济学博士

简介:专注财经热点,汇聚千岛所长,了解时事,放眼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