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挪威人毁约坑钱,致中国船厂欠20亿破产,现在下场如何?

语蓉聊武器 2025-03-23 09:12:39

提起中国如今的“争气行业”,造船业必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均超过全球一半以上份额。

各大造船厂甚至出现了幸福的烦恼:订单太多,有时候都不敢去接新单子。

但可惜的是,曾经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船海工,没能撑到这一天。

就在全国造船业兴旺发展的2019年,大船海工惨遭挪威Seadrill公司算计,不仅前期几十亿投入全部打了水漂,还被迫背上高达20亿的债务,最终遗憾破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了解造船业的人,可能从没听说过“大船海工”这个名字。实际上,这是一个创建自1898年的百年老厂,在建国前就有了丰富的造船经验。

建国后,大船海工更是持续发力,先后为国家生产2700多艘各类型船只,其中不乏导弹潜艇、导弹驱逐舰这样的大国重器。

改革开放后,大船海工又担负起新时代新任务,开始向海外拓展,尽力为国家赚取外汇。

经过几十年努力,大船海工成功在超大型油轮、海上钻井平台等领域取得突破,创造了多项“第一”,并和多个国家都取得了贸易协作。

但受限于时代问题,那时候国际上许多企业更相信欧美工业,能选择西方产品,就不会考虑中国产品。

已经实现“双超百亿”目标的大船海工,为了将自家造船名号打响,不断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新订单。

当时间来到2013年时,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主动送上了门——挪威Seadrill公司正在全世界招标,准备投入130亿,建造八座大型海上钻井平台。

巧了!大船海工在海上钻井平台领域,有相当深厚的技术积淀,不怕造不出来!

而Seadrill公司持有者,正是大名鼎鼎的挪威船王约翰·弗雷德里克森。要是能和他合作并取得认可,那大船海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必将登上新台阶。

挪威船王

考虑到这些,大船海工迅速派出谈判代表,奔赴挪威抢夺订单。

按照国际惯例,一旦订单拿下,Seadrill公司就需要支付30%定金,剩余70%尾款,将随着工程进度逐步发放。

但大船海工太需要这笔订单,也太信任挪威船王的名号了,所以在这一步做出了极大的退让。

即:大船海工前期可以只收取10%定金,中间缺资部分,自己可以先行垫付。剩余90%可以等工程验收结束后再交付。

大船海工本以为给出了这么足的诚意,Seadrill公司应该满足了。可在随后签订合同时却发现,协议里居然有一项内容,要求将来一旦发生纠纷,只能由挪威仲裁机构裁定。

面对这种风险加倍的合同,大船海工不是没有犹豫过。可当挪威船王亲自出面谈判后,大船海工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对方。

最终,双方签订合同,海上钻井平台项目,在Seadrill公司支付13亿定金后,正式开工。

海上钻井平台

此后,大船海工本着遵守协约和彰显中国制造的精神,紧锣密鼓的推进工程进度。仅仅过去四五年,就已经将工程进度推进了一大截。

眼看胜利在即,就在这节骨眼上,Seadrill公司居然闹起了幺蛾子——毁约!

Seadrill公司一再推迟交付日期,始终不肯正视那90%尾款的事儿。

这种大型项目一旦开工,轻易是不能停的。每建造一天,大船海工就要往里面垫资无数钱。

哪怕只交付一两台,大船海工也能收到部分回款,弥补一些损失。可现在Seadrill公司不肯接收项目,不肯交付工程款,这就等于是在持续放大船海工的血。

万幸的是,在2018年之前,大船海工还能依靠其他项目带来的利润,勉强维持资金链。

但当时间进入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后,大船海工资金链就再也撑不住了。

偏偏这时候,Seadrill公司又表示,剩下六座未交付钻井平台全都不要了,已经支付的定金得给他们退回去,甚至退的时候,还要算利息。

面对这种厚颜无耻的做派,大船海工直接傻了眼。反应过来后,第一想法就是打官司。

可当初合同里写的明明白白,一旦产生纠纷,只能由挪威方面进行仲裁。而挪威官方天然又偏向挪威企业。

官司打完后,大船海工不仅没能要回工程款,反倒还被判定违约,在背上定金债务的同时,还要背负违约金债务。

前前后后算下来,大船海工总共需要背负近20亿债务。为填上这个窟窿,不得不紧急甩卖那六座钻井平台和相关设备。

但当时正逢贸易战激烈期,全世界没人敢接手这些东西,大船海工迟迟难以回本。

如果加上前期贷款垫付的资金,到2019年时,大船海工欠下的债务,已经成了填不起来的无底洞。

最终,这个存在了上百年的历史船厂,于2019年被迫宣布破产。

万幸的是,大船海工身后还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就在它们宣布破产后不久,国家及时下场,经过一系列重组和金融手段,硬生生扭转局面,让该国企浴火重生,化身为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大名鼎鼎的“大连造船厂”下辖子公司,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接收订单。

乘着中国造船业光速发展的东风,大船海工早已经摆脱了拿利润换订单的局面。

而坑害了大船海工的Seadrill公司,则在贸易战几年内,受全球油价变化影响,利润大幅度缩减。

同时,它们之前的劣迹也先后被爆出。

例如:

在苏联解体后,欺骗乌克兰拆掉已建造30%的航母,以废铁价卖出;

给韩国著名造船厂大宇下套,致使这个原本潜力无限的公司,最终落得和大船重工一样的结局。

跨国公司一旦失去信誉,招牌就臭了,以后再想做生意,难度必然要提升许多。

Seadrill公司的未来,我们并不关心。但这场骗局本身,却给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在未来全球交易上,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冷静警惕,决不能因为一时的订单,而去承受无法估计的风险。

信息来源:

大船集团8座钻井平台交付期再遭推迟——2016-06-12——国际船舶网

焦点访谈|连续15年全球第一!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央视网

0 阅读:1

语蓉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