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一等功臣肖家喜,身受重伤9天8夜爬回祖国,现在怎样了?

博学的白云朵 2024-11-21 19:18:37

对越反击一等功臣肖家喜,身受重伤9天8夜爬回祖国,现在怎样了?

世人皆知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数不胜数,却鲜有人知道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一等功臣,他既不是冲锋陷阵的尖刀班长,也不是指挥若定的将军统帅,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炊事兵。在敌后9天8夜,他独自一人带着重伤,靠着对北极星的指引,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这位来自四川的普通小伙,为何能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他在战场上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在绝境中坚持下来?让我们走进这位"钢铁战士"的传奇故事。

一、少年从军梦

提到四川达州通川区罗江镇,当地人都会自豪地说,这里是"将军之乡"。1958年,肖家喜就出生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在他家的堂屋里,一直挂着一幅刘伯承元帅的画像。每当乡亲们聚在一起,总会讲起刘伯承元帅的故事。

肖家喜的父亲是个老八路,年轻时曾在川陕边区参加过革命。每当夜幕降临,父亲就会围着煤油灯,给肖家喜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父亲常说:"刘伯承元帅就在我们隔壁村长大,你要像他那样,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1976年冬天,18岁的肖家喜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在新兵连里,他主动请缨担任炊事班的勤务兵。那时候的肖家喜并不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岗位,日后会让他在战场上发挥出不一样的作用。

有人说,炊事兵就是打打下手、烧烧饭的,可肖家喜不这么想。他把每一餐饭都当作一次战斗来对待,无论是淘米、择菜,还是生火煮饭,都一丝不苟。渐渐地,连队官兵都夸他烧的饭菜香。

1978年深秋,肖家喜所在的部队接到紧急集结令。当时的他并不知道,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即将打响。只见连队里的战士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军械库的门一天到晚都不带关的。

那时的肖家喜,每天除了烧饭,就是跟着战士们一起训练。他把父亲的教导记在心里:"当兵就要练硬功夫"。别看他是个炊事兵,野外生存本领一点不比别人差。钻山林、识方向、找水源,这些本领他都练得滚瓜烂熟。

1979年春节前夕,部队终于公布了即将开赴边境参战的消息。当连长问谁愿意去前线时,肖家喜第一个举起了手。他说:"我父亲参加过革命,我也要为国家出一份力。"

就这样,肖家喜跟随部队南下。临行前,他特意回家看望了父母。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军用指南针交给他说:"这是我当年用过的,保管用得着。"母亲则默默地为他缝补了一身军装。这次告别,谁也没想到,这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旅的开始。

到了前线,肖家喜仍然担任炊事班班长。战争初期,他每天要为200多名指战员准备饭菜。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他想尽办法让战士们吃上热乎饭。有时战事紧急,他就背着装满热汤的大锅,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把热乎饭送到战士们手中。

二、生死瞬间

1979年2月下旬的一个清晨,肖家喜所在的部队接到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因为殿后部队往往面临着最大的威胁。当时的战场形势异常复杂,敌军在多个制高点设置了火力点,还在密林中埋伏了大量狙击手。

那天凌晨四点,部队开始按计划转移。肖家喜跟随200多名战友,背着武器装备和给养物资,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进。天还没亮,山谷中弥漫着浓重的雾气,能见度不足十米。部队必须在天亮之前通过这片危险地带。

就在通过一处狭窄的山坳时,敌军突然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密集的子弹像雨点一样扫来,打得周围的树木噼啪作响。由于地形复杂,部队一时难以组织有效反击。情况危急之下,连长下令分散隐蔽,寻找有利地形反击。

在这场遭遇战中,肖家喜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敌军的火力封锁了所有可能的撤退路线,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在混战中,一颗子弹击中了肖家喜的左肩,紧接着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划开了他的腹部,留下了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

战斗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肖家喜和其他五名战友被打散,失去了与主力部队的联系。他们在密林中艰难地穿行,试图寻找突破口。但敌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六个人不得不分散逃生。

在分散之前,一位姓张的老兵把自己的急救包给了肖家喜,简单地为他包扎了伤口。老兵说,你的伤最重,一定要活着回去。这是肖家喜最后一次见到其他战友。

独自一人后的肖家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腹部的伤口不断渗血,每走一步都如同刀割。但他深知,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他用布条紧紧勒住伤口,咬牙继续前行。

这时的肖家喜,除了身上的伤,还带着一支步枪、两颗手榴弹和剩余的一些子弹。按照军人的本能,他始终没有丢弃这些武器装备。这些装备不仅是自卫的工具,更是一名军人的尊严象征。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肖家喜必须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继续寻找部队意味着要在敌军控制区域活动,风险极大;而独自返回,则要面对漫长的跋涉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最终,他决定北上,因为那里是祖国的方向。

夜幕降临时,肖家喜躲在一处岩洞中。他用随身携带的盐和清水简单处理了伤口,靠着父亲给的指南针确定了方向。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段长达九天八夜的生死历程。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也让他的名字永远地载入了军史。

三、九死一生

在这九天八夜里,肖家喜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第一天夜里,他只能在山洞中借着月光查看伤势。腹部的伤口已经开始发炎,肩膀的枪伤还在渗血。他用随身携带的布条重新包扎伤口,将剩余的盐粒均匀地撒在伤口上进行消毒。

第二天拂晓,肖家喜开始了艰难的北上之旅。他必须避开敌军的岗哨和巡逻队,这意味着不能走大路和山间小径。他选择了更为艰险的山脊线行进,这样既能避开敌人,又便于观察地形。白天,他靠着灌木丛的掩护前进;夜晚,则依靠北极星确定方向。

第三天,食物彻底耗尽。肖家喜不得不靠野果和树叶充饥。他在部队时学过野外生存技能,知道哪些植物可以食用。他找到了一种酸味的野果,虽然口感很差,但能提供必要的能量。水源则相对容易解决,山区溪流众多,他用随身的水壶接水饮用。

第四天和第五天是最危险的时期。伤口感染导致高烧不退,但他不敢贸然寻找村庄救助,因为不知道哪些村子有敌军驻扎。他只能用溪水降温,继续向北挺进。这时的行军速度已经大大减慢,每天最多能走五公里。

第六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情况雪上加霜。湿透的衣服增加了伤口感染的风险,山路也变得更加湿滑难行。但这场雨也带来了意外收获:他在一处岩石凹陷处发现了几个鸟蛋,这是几天来第一次吃到有营养的食物。

第七天,肖家喜遇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穿越一片芦苇地时,他发现前方有敌军巡逻队。他不得不趴在齐腰深的水中藏身,整整等待了四个小时。寒冷和伤痛的双重折磨让他几乎失去意识,但军人的意志支撑着他坚持下来。

第八天,地形开始变得熟悉。根据地图记忆,他判断自己已经接近边境线。这一天,他遇到了一处废弃的哨所,在里面找到了一些剩余的军用压缩饼干,这些食物为他提供了最后冲刺的能量。

第九天早晨,肖家喜终于看到了熟悉的边境界碑。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越过边境线时,正好遇到了我军的巡逻队。他立即掏出了军官证,用微弱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部队番号。

巡逻官兵们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一个浑身是血的战士,衣服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但军装上的肩章和胸前的军官证却保存完好。更让人敬佩的是,他的枪支弹药一样未少,甚至连装备带都系得整整齐齐。

经过清点,肖家喜在这九天八夜里,徒步穿越了将近80公里的敌占区,翻越了数座大小山头,躲过了十几次敌军的搜索,最终带着重伤成功突围。这个奇迹般的归来,不仅证明了一个军人的顽强意志,更展示了中国军人宁死不当俘虏的钢铁信念。

四、一等功臣

1979年3月,肖家喜被送往军区总医院救治。医生检查后发现,他身上共有23处伤,其中枪伤2处,弹片伤21处,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最严重的是腹部的贯穿伤,已经出现严重感染。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肖家喜的伤势才逐渐好转。

在住院期间,肖家喜的事迹开始在部队内部传开。起初是巡逻队的战士们讲述了发现他时的情景,后来医院的医护人员也被他的坚韧精神所感动。一位老军医说,按照正常情况,带着如此严重的伤势,能活着走出战场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一。

1979年5月,军区首长亲自来到医院看望肖家喜。当看到肖家喜保存完好的武器装备时,首长当场决定,要为这位年轻的战士请功。在随后召开的军区作战总结会议上,肖家喜的事迹被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重点表彰。

同年7月,经过军区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授予肖家喜"一等功"荣誉称号。这个决定得到了总部的批准。在授勋仪式上,肖家喜虽然还未完全康复,但仍坚持穿上了笔挺的军装。当军区首长将大红的一等功奖章别在他胸前时,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这枚一等功奖章的含金量极高。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能获得一等功的战士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或者立下重大战功的指战员。而肖家喜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是一名普通的炊事班长,却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军人品质。

授勋后,肖家喜的事迹被《解放军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报道中重点提到了三个细节:第一,在九天八夜的突围过程中,他始终没有丢弃武器装备;第二,即便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警惕,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第三,他在重伤情况下,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把军官证等重要证件完整带回。

1979年底,军区专门召开了"学习肖家喜"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与肖家喜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在战前,他主动要求跟着作战部队练习武装泅渡;在战斗中,他经常冒着枪林弹雨给前线战士送饭;在被打散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掩护其他战友撤退。

1980年初,肖家喜的事迹被编入部队教材,成为军人素质教育的典型案例。教材中特别强调了他展现出的四个方面的军人品质:顽强的意志、过硬的军事素养、永不言弃的战斗精神以及对武器装备高度负责的态度。

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不仅是对肖家喜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所有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战斗的将士们的褒奖。他的事迹证明,在战场上,每一个岗位都同样重要,每一名军人都可能成为英雄。

五、退伍不褪色

1980年末,经过多次手术和康复治疗,肖家喜终于恢复了基本行动能力。但由于伤势过重,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建议他转业到地方工作。这一决定得到了肖家喜的理解和支持。

1981年初,肖家喜被安排到了湖南省某国营企业任保卫科长。从穿军装到穿工作服,肖家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退伍不褪色"的誓言。他把部队的严格要求带到了企业保卫工作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安保制度。

在企业工作期间,肖家喜经常被邀请到各地进行事迹报告。每到一处,他都会把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完整地讲述出来。他特别强调,在战场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冲锋陷阵的尖兵,但每个岗位都同样重要。即便是一名炊事班长,也要时刻准备着为战友流尽最后一滴血。

1985年,肖家喜被推选为企业工会主席。在这个新的岗位上,他特别关注退伍军人的工作和生活。他帮助企业建立了退伍军人联谊会,定期组织活动,让老兵们能够互帮互助。同时,他还积极为困难退伍军人家庭筹措帮扶资金,使许多家庭渡过了难关。

1990年代初,国企改革大潮来临。肖家喜所在的企业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作为工会主席,他主动请缨,承担起了企业职工再就业培训的重任。他把部队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带入工作中,帮助数百名职工实现了转岗就业。

1995年,肖家喜响应号召,开始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他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年轻人。在一次报告会上,一位老战友专程从外地赶来看他,带来了当年那个给他包扎伤口的老兵张大哥的消息。原来,张大哥也在那场战斗中幸存下来,后来一直在找寻肖家喜的下落。

2000年后,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历史研究的深入,肖家喜的事迹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发现,肖家喜的经历不仅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更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多位军事史研究者专程来到肖家喜工作的地方,详细记录了他的口述历史。

2010年,已经年过花甲的肖家喜退休了。但他并没有闲着,而是主动担任了当地退伍军人协会的志愿者。每逢重要节日,他都会组织退伍军人开展纪念活动。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退伍军人联络网。

2020年,当地一所中学邀请肖家喜担任军事课特聘教员。在给学生们上课时,他不仅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还结合新时代强军目标,讲解现代军队建设的新成就。那些曾经在战场上的经历,在和平年代依然焕发着育人的光芒。

现如今的肖家喜,虽然两鬓斑白,但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每天清晨准时起床,按照部队的要求整理内务,衣着永远一丝不苟。他说,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是一名军人最基本的素养,也是一辈子都不能丢的传统。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