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5岁女孩,搂着弟弟睡了20年,称:不敢找对象,怕会拖累别人

博学的白云朵 2024-11-22 19:28:48

安徽25岁女孩,搂着弟弟睡了20年,称:不敢找对象,怕会拖累别人

在安徽农村,有这样一位令人心酸的姑娘,她的故事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从5岁开始,她就承担起了照顾智障母亲和脑瘫弟弟的重担。二十年来,她日复一日地为弟弟换洗、喂食、擦身,甚至陪着弟弟同床而眠,只为了在弟弟半夜大小便失禁时能及时照顾。

而今,这个叫王倩的姑娘已经25岁了,正是谈婚论嫁的年纪。然而,当记者问起她的终身大事时,她却露出了苦涩的微笑。"我不敢找对象,也不想找。"她轻声说道,"这样的家庭,我怎么忍心拖累别人?"

这个年轻姑娘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令人心碎的故事?为什么一个花季少女,要背负起如此沉重的人生?

一、命运的转折点:早逝的奶奶与不得不担起的重担

1998年春天,王倩出生在安徽某个偏僻的小山村。这个山村距离县城有40多公里,村里只有一条蜿蜒的土路通向外界。王倩的奶奶是村里有名的"好手艺",每到农忙时节,左邻右舍都爱找她帮忙蒸馒头、包粽子。

"那时候,奶奶最疼我了。"邻居李婶回忆说,"每次做好吃的,都会给小倩留一份。"

在王倩三岁那年,父亲决定外出打工。临行前,他将王倩托付给了奶奶照顾。那是王倩最快乐的时光,每天跟着奶奶串门做客,村里人都夸她是个机灵可爱的小姑娘。

奶奶不但会做各种美味的农家小吃,还会讲很多有趣的民间故事。每到夜晚,王倩就躺在奶奶的臂弯里,听着《白蛇传》《牛郎织女》的故事入睡。邻居们都说,要不是有奶奶,王倩怕是早就成了"小大人"了。

可是好景不长,2002年深秋的一天,奶奶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厨房。当时王倩正在院子里玩耍,听到响声跑进去时,奶奶已经说不出话了。

"那天我正在院子里摘菜,"隔壁张大娘说,"就听见小倩哭着喊'奶奶醒醒',跑过去一看,老人家已经不行了。"

送往医院的路上,奶奶始终紧紧攥着王倩的小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在用眼神安抚着这个才四岁的孙女。

奶奶走后,王倩不得不回到家中,开始照顾智力障碍的母亲。那时的她,刚好到灶台边能够够着锅铲。村里人经常看见这个小小的身影,踮着脚尖在灶台前忙碌。

"有一次我看见她想去挑水,"村支书老赵说,"水桶比她人还高,她就用根扁担顶着走,一步一步的,走得可慢了。"

为了能让母亲吃上热乎饭,王倩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她先要把米淘好,然后去邻居家借火种,回来生火做饭。有时火生得不旺,饭就会夹生,但母亲从来不会挑剔,总是默默地吃完。

村里的妇女们看不过去,轮流来教她生火做饭。渐渐地,王倩学会了掌控火候,能做出香喷喷的白米饭了。到了夏天,她还学会了腌咸菜,每次腌好了都会分给帮助过她的邻居们尝尝。

就这样,王倩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一点点学会了操持家务。日子虽然清贫,但好在邻里之间经常搭把手,让这个没有奶奶疼爱的小女孩不至于太过孤单。

直到后来,弟弟的出生,彻底改变了这个家。

二、一场改变一家人命运的诊断

2003年冬天,王倩的母亲再次怀孕了。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们都知道,王父盼了多年的儿子,终于要来了。

"那段时间王家门口总是很热闹,"村里的李大爷说,"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有送鸡蛋的,有送红糖的,大家都希望这个孩子能平安出生。"

在村民们的期盼中,2004年春节前夕,王家的小儿子出生了。王父特意从广东的工地请了假回来,给孩子取名"成才",寄托着对儿子的厚望。

"那天王家放了好几挂鞭炮呢,"住在隔壁的张婶回忆道,"王老四(王父小名)高兴得直搓手,逢人就说自己有后了。"

可是好景不长,当成才三个月大的时候,家里人发现这个孩子似乎和其他婴儿不太一样。他不会翻身,也不会对着人笑,整天都是呆呆的样子。

"开始大家以为是发育得慢,"村医老李说,"可是到了该会坐的年纪还不会坐,该会爬的年纪还不会爬,这就不对劲了。"

在村民们的劝说下,王父带着成才去了县医院检查。那天下着大雨,山路泥泞难行。王父背着成才走了四个多小时才到达县城。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脑瘫。

医生告诉王父,孩子需要长期康复治疗,但即便是治疗,也很难完全康复。当时的医疗费用预估下来要五六万元,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那天晚上,王老四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坐了整整一宿,"村支书回忆说,"第二天一早,他就收拾东西又去了广东。"

从那以后,王父在工地上更加拼命地干活,一年到头难得回家。每个月他都会寄回一些钱,但远远不够支付成才的医疗费用。

成才的情况并没有因为医生的诊断而好转。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症状越发明显。他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连最基本的吞咽都困难。

"那时候村里人都说,这孩子可能是造了什么孽。"邻居王婶说,"但是小倩从来不信这些,她总说弟弟只是生病了,会好起来的。"

为了给弟弟治病,王倩开始学习简单的按摩和康复动作。每天早上给弟弟做完康复训练,她才去煮早饭。晚上收拾完家务,她还要给弟弟按摩腿部,希望能够帮助他站立。

村里的老中医王大爷看不下去,主动教王倩一些推拿手法。"这孩子学得可认真了,"王大爷说,"每次教完她都要练好多遍,生怕记错了。"

就这样,五岁的王倩,在照顾智障母亲的同时,又多了一个需要全天候照顾的脑瘫弟弟。这一照顾,就是二十年。

三、不为人知的艰辛日常

2014年秋天,王倩考上了县城的技工学校。这是村里人都没想到的好消息,因为在此之前,王倩连学都很少去上,都是靠自己在家看书自学。

"那天我碰到她在村口等班车,"村里开小卖部的刘婶说,"书包都是补丁摞补丁的,但是擦得可干净了。"

为了能同时兼顾学业和家庭,王倩选择了走读。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先给母亲和弟弟准备好一天的饭菜,然后赶五点半的第一班车去县城。

"那时候山路还没修好,"跑班车的老李师傅回忆道,"车子颠得厉害,可是小倩从来不喊累,上车就抱着书本看。"

往返四十公里的山路,每天要花去四个小时。到了冬天,天还没亮就要出门,山里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往脸上刮。就是这样的天气,王倩也从不迟到。

"学校里没人知道她的家庭情况,"王倩的班主任陈老师说,"直到有一次我去家访,才发现这个孩子背负着这么重的担子。"

原来,王倩每天放学回到家已经是傍晚,还要马不停蹄地照顾母亲和弟弟。给弟弟换洗、喂饭、擦身子,常常要忙到深夜。作业都是等家人睡下后,才能在昏暗的灯光下完成。

村里人看不过去,经常默默地帮衬。张婶种的青菜多了,会送几把到王家。李大爷家杀年猪,总要给王倩家送两斤肉。就连开小卖部的刘婶,也时常给王倩一些日用品,只说是卖不掉的快过期商品。

"这孩子太懂事了,"刘婶说,"每次收到东西都要还钱,我们不收,她就帮我们干活。"

2015年夏天,县妇联的工作人员知道了王倩的情况,专门来家里走访。他们提出要帮助联系福利院,可以减轻王倩的负担。

"当时我们也去了,"村支书说,"本来想劝劝王老四,但是他一听就急了,说什么也不同意。"

尽管如此,妇联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定期来看望王倩一家,送来一些生活必需品,还帮忙申请了低保。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发动社会各界为王倩募集学费,让她能够继续学业。

"那段时间,总能看见有人骑摩托车来送东西,"邻居王大爷说,"有送大米的,有送棉被的,连县医院的医生都来看过几次。"

就这样,在众人的帮助下,王倩一边照顾着家庭,一边坚持完成了学业。可是命运似乎总是不肯对她温柔一些,就在她即将毕业时,一个意外的机会,让这个家庭的命运再次发生了转折。

四、命运给予的一线希望

2016年春天,县城新建了一家福利院。这个消息传到山村时,给了王倩一家人新的希望。

"那时候福利院的院长亲自来过,"村支书老赵回忆说,"他看了王家的情况,当场就表示可以免费接收成才。"

福利院不但配备了专业的康复设备,还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最重要的是,他们承诺不收取任何费用,还能让成才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

"院长是个热心人,"当时陪同考察的镇干部小李说,"他专门看了成才的病历,说孩子还小,及时治疗的话还是有希望改善的。"

这个消息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乡亲们都劝王家接受这个提议,毕竟这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

"大家都觉得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开小卖部的刘婶说,"就连平时不爱管闲事的人,都来劝王老四。"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当王父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从广东赶了回来。

"那天他回来时脸色特别难看,"邻居张婶回忆道,"一进门就把福利院的人给轰出去了,说什么也不让儿子去福利院。"

王父认为,把儿子送去福利院是在遗弃孩子,这样的事情他宁死也不会做。他对前来劝说的村民说:"我王家的孩子,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

面对父亲的态度,王倩没有说话。但是村里人都看见,那天晚上她一个人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一直坐到天亮。

"后来我们才知道,"村医老李说,"王老四是担心送去福利院会被人说闲话,说他们家抛弃孩子。"

这件事之后,王父更加严厉地要求王倩寸步不离地照顾弟弟。他甚至威胁说,如果王倩敢把弟弟送走,就断绝父女关系。

"那段时间王老四天天喝酒,"住在隔壁的王大爷说,"一喝醉就又哭又闹,说什么也不能让外人看不起。"

就这样,改变命运的机会从王倩面前溜走了。而此时的她,还不知道这个决定会让她的人生走向怎样的方向。

福利院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但是院长并没有放弃。他每个月都会派人来看望王家,带来一些营养品和医疗用品。有时还会请县医院的专家来给成才检查身体。

"虽然没能把孩子接去福利院,但是能帮一点是一点,"福利院的李护士说,"看着小倩这么懂事,我们这些外人都心疼,更何况是亲人呢?"

五、无声的牺牲与难言的未来

2022年春天,当记者来到这个偏僻的山村时,王倩已经25岁了。二十年的时光,将当年那个瘦小的女孩打磨成了沉默寡言的姑娘。

"村里好多和她同龄的姑娘都已经结婚生子了,"邻居李婶说,"每到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在她面前提这些事。"

在农村,25岁的未婚姑娘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但是王倩对于婚姻的态度却异常坚决,她说:"我不打算结婚,这辈子就这样了。"

"去年还有媒婆上门,"开小卖部的刘婶说,"是隔壁村一个老实人,家里条件还不错。但是小倩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原来,那个男人是个木匠,在县城开了间小作坊。他知道王倩的家庭情况,表示愿意接纳她的母亲和弟弟一起生活。但是王倩还是婉拒了。

"后来那个男人又来了几次,"村支书老赵说,"最后一次来的时候,小倩直接把门关上了,连面都没见。"

面对记者的询问,王倩只是淡淡地说:"我这样的人,不能耽误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正在给弟弟换洗衣服,动作熟练而温柔。

王父对女儿的决定出奇地保持了沉默。当年那个坚决反对送儿子去福利院的强势父亲,在女儿终身大事上,一句话也没说。

"现在王老四不怎么回来了,"隔壁的张大爷说,"每次寄钱回来,都是直接让人捎给小倩。"

2021年底,县里开展了一项关于困难家庭救助的调查。社工上门走访时,发现王倩家里连一台像样的家电都没有,母亲和弟弟的床垫都是多年前福利院捐赠的。

"我们想给他们申请一些补助,"社工小张说,"但是王倩说,有低保就够了,不用再麻烦政府。"

村里人都说,王倩这些年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母亲和弟弟的医疗费上。每个月领到工资的第一天,她就会去药店买一大堆药和营养品。

"现在县里的医生都认识她了,"村医老李说,"看见她来,都主动给她多开些药,有时还偷偷给她一些样品。"

2022年4月,一位记者的报道让王倩的故事传遍了全国。很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想要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但是王倩只收下了一些弟弟用的医疗器械,其他的捐助都婉言谢绝了。

"她说自己还年轻,还能干,不想成为社会的负担,"当地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说,"这样的想法,让我们这些工作人员都觉得很心酸。"

就这样,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25岁的王倩依然日复一日地照顾着母亲和弟弟,继续着她无声的付出。每天晚上,她都会搂着弟弟入睡,就像二十年来的每一个夜晚一样。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