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明明只是子爵,不受待见,为何他们却敢和中原对抗并称王?

一点儿历史事 2023-07-21 20:18:57

楚国明明只是子爵,不受待见,为何他们却敢和中原对抗并称王?

西周建国之后,由于疆域过于广阔,加上生产力低下,无奈之下周天子只好实行“分封制”,割裂疆土,分封给诸侯。

周武王伐纣成功后,设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自己则是高高在上的“王”。

西周建立后,经历了辉煌,出现了“成康之治”。

之后,由于诸侯的崛起,加上周天子后人也有些不争气,所以这个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各个诸侯国虽然早已在国力上反超了周王朝,却仍然不敢和周王朝公开叫板。

除了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楚王。

除了他之外,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们都以“爵位”相称,而楚国一直都是“楚王”。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从楚国的起源开始说起。

1.缘起

楚国一开始其实并没有自称“王”,他们为了能够融入中原体系,成为货真价实的国家做出了许多的努力。

只不过这些努力最后都失败了,不服气的楚人们一怒之下选择了和周朝决裂,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了商朝,并逐渐扩展势力,发展成了中原土地上的第一强国。

而楚人的祖先自称是“祝融”后代,由于与商王朝没什么血缘关系,所以一直都不受什么待见。

为了自保(商朝军队威胁很大),楚人无奈之下只好远离家乡,不断向南迁移,并最终来到了被商朝视为“蛮夷之地”的地区。

饱受压迫的楚人一直都没有忘记复仇的决心,在周人的崛起下,楚人敏锐的嗅到了复仇的机会。

于是他们积极主动的联系周人,楚人酋长鬻熊甚至还主动出击,联合其他部落一起反商,为的就是能让自己重返中原。

鬻熊就这么率领楚人组成军队,来到了反商队伍中。

鬻熊死后,他的儿子熊力没有忘记父亲的遗志,也选择加入了推翻商王朝的大军之中。

就在大家历经千辛万苦取得胜利之后,楚人却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

《荀子·儒效》:“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

周天子大肆分封自己的亲族,让他们占据肥沃且广大的地区。

其他诸侯国只能吃一些边角料,而身为“蛮夷”且势力弱小的楚国自然更不受待见。

甚至就连周武王最初的封赏名单之中,都没有楚人的一席之地。

这让楚人很是伤心,更为自己的鬻熊酋长感到不值。

2.坎坷建国

周成王继位之后,感慨祖先立国艰难之后,才终于发现了所有人都遗忘的那个存在——楚人。

念及旧情,周成王大笔一挥,这才让熊绎(鬻熊玄孙、熊力之孙)有了子爵的身份。

“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史记》

建国之后的楚人终于得到了正式的任命,即使他们的爵位比较低(仅比出身男爵的许国高一点),封地也很是狭小。

由于立国艰难,所以楚人封地开发程度很低,人们更是极度贫穷。

建国之后,为了祭祀大堂,拿不出祭品的楚人只好跑到邻居鄀国人家里偷了一只小牛犊,这才好歹在夜里偷偷完成了祭祀仪式。

3.屈辱的会盟

按照《周礼》的规定,天下都是周天子的,那些所谓的诸侯只是代替周天子掌管地方的人。

为了监管他们,这些受封的人是需要定期朝见周天子,并“上贡”的。

虽然楚国“穷的要死”,但熊绎还是“倾家荡产”地带了许多桃弧棘矢等地方特产,不顾路途遥远,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镐京,只为朝见周天子。

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精心准备贡品前来朝圣的熊绎不仅没有受到周天子的礼遇,甚至还不允许进殿。

岐阳之盟中,熊绎竟然不被允许进入大殿。

图为该记载

周成王和诸侯们纷纷在大殿里饮酒作乐、歌舞升平的时候,熊绎却被周成王命令管理茅缩酒。

清点完毕之后,熊绎仍不被允许进殿,只能和鲜卑之君一起在外边守着火堆取暖。

即使被封国(面积狭小),有了爵位(爵位基本最低),但楚人还是没有被真正接纳。

岐阳之盟上的遭遇,也让楚人明白了自己从始至终都没有被接受。

即便如此,熊绎还是幻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获得周天子的认可,成为堂堂正正的诸侯国。

3.黑化

黑化示意图,仅为意境

周成王去世后,周康王继位再次大封天下,许多诸侯都受到了赏赐。

一向对周王室忠心耿耿的熊绎也以为自己的机会到了,但周康王却再一次辜负了他的期待。

楚人在屡次遭受“不平等待遇”之后,终于彻底黑化了。

由于势力弱小,所以楚人并没有选择与周王朝公开翻脸,而是一面侍奉周王室,一面努力强大自己。

周昭王时期,楚人的势力已经基本成型了,在虎方、扬粤等地发动了不少战争,甚至还和曾、勋、息等国爆发了争夺铜矿产区的战斗。

周昭王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替楚人站出来说话,反而亲率大军来到了荆楚地区。

战争持续八年,虽然周王朝最终获得了胜利,但却也付出了很惨痛的代价,正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第二次南征的时候,由于“豆腐渣工程”,周朝军队在汉水边来了个“全军覆没”。

周昭王倾尽国力,最终重组了军队,并取得了第三次南征的胜利。

但在归国途中,“豆腐渣工程”再次发力,周昭王失足落水,再也没有回来。

图为当时的情况,当然是后世人根据记载画的

经历这些战争之后,楚人也与周人彻底决裂了。

但由于周人还有些权威,所以楚人并没有公开反抗,而是暗中积蓄力量。

熊渠继位之后,楚国势力已经发展到了可以和周天子抗衡的地步了。

周夷王继位后,周天子威信扫地,诸侯开始不再拿周天子当回事。

熊渠更是大肆册封子孙为王。

周厉王是个狠人,他继位之后,为了重新确立周天子的威信,选择对不臣服的地区大举用兵。

熊渠为了保存实力,也为了安稳发展,最终不仅取消了王号,还选择继续臣服周王朝。

不过此时的熊渠却选择与周王朝分道扬镳,不仅自称“蛮夷”,还正式宣称“不服周”(至今湖北某些地区还是把“不服气”读作“不服周”)。

西周灭亡之后,周天子最后的一点“脸面”也没保住,各地诸侯也再也不臣服周天子了。

这个时候楚国国君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当时的楚国国君熊通立刻跳了出来,以自己的“祖辈鬻熊侍奉周文王”的事情为借口,想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的爵位。

如此大胆的行为自然遭到了周天子的严厉拒绝。

遭到周桓王姬林拒绝后,熊通干脆也不装了,他直接于周桓王十六年自立为王,这就是“楚武王”。

春秋初期,楚国更是异军突起,不断北伐,矛头直指姬姓诸侯国,前后灭亡了大大小小四十五个诸侯国,成为了南方最强大的国家。

PS:当时的楚人愤怒值简直到了极点,如果五年不出兵,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奇耻大辱,死后都有没有颜面见祖宗。

“不服周”就是他们最好的写照。

正是凭借着这种“霸蛮”精神,楚国一度占据了春秋时期的半壁江山。

只可惜,由于氏族势力过于强大,这也限制了楚国后来的发展。

最终楚国被强大起来的秦国灭亡了。

秦国灭亡楚国时出动了六十万兵力,也是秦国能拿出来的最大兵力,也算是“举国之力”。

不过灭亡之后的楚国并没有因此销声匿迹,反而高调宣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凭借这股子不服输的精神,楚人项羽最终撅了秦始皇的“祖坟”,楚人刘邦最终建立了汉朝。

历史总是神奇而有趣,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3 阅读:39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