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只是个宦官,权势也不大,凭什么能瞒天过海隐瞒始皇帝驾崩?

一点儿历史事 2023-07-25 16:33:31

赵高只是个宦官,权势也不大,凭什么能瞒天过海隐瞒始皇帝驾崩?

始皇帝驾崩之后,赵高并没有选择为其发丧,反而是胆大包天地选择了隐瞒。

顺利将秦始皇已经发臭地尸体运回咸阳之后,赵高这才让胡亥主持了秦始皇的葬礼。

本来与皇位无缘(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关系)的胡亥却因此顺利君临天下,成为了大秦帝国的二世皇帝。

当真是“人生处处有惊喜”。

那赵高本来官位不高,权力也不大,甚至还是戴罪之身(因醉,被蒙毅判腰斩,幸始皇帝救下,入宫赎罪),凭什么就能够隐瞒众人,实现“大业”呢?

关于秦始皇的死,《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明确的记载: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 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

秦始皇生涯的最后时期,是一个非常渴望长生的人,为了追求长生不死,他甚至还将皇帝自称的“朕”改为了“真人”。

也正因如此,在最后一次东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抵达平原津突患重病后,这位怕死的大秦帝国最高统帅、千古一帝不允许任何人提“死”这个字。

如果有人敢提,那等待他的就是“一分为二”的下场。

但秦始皇本人对自己的身体也是有判断的,所以他才让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

按照道理来说,主持葬礼的扶苏就是继承人。

但诏书却没有发出去,因为秦始皇驾崩了。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驾崩之后,扶苏和胡亥的命运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为了自己的官位,李斯以“防止天下有变”为借口,与赵高一起决定“秘不发丧”。

此时能够接近秦始皇的仅仅只有“故幸宦官者”(秦始皇生前宠幸的宦官)。

知道秦始皇已经去世的一共有六个人,而这六个人都属于赵高、李斯一派。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 祕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 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

而此时本来还应该有一个扶苏一派的代表人——蒙毅。

可坏就坏在秦始皇重病后,蒙毅被派到会稽给秦始皇祈福去了。

这就导致秦始皇身边再也没有一个扶苏一派的人了,而秦始皇又死了,他的遗诏还没发出去。

这就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赵高本来也不可怕,但他也有文化。

赵高精通大秦律法,所以他才能成为胡亥的老师。

也正因如此,赵高才能钻法律的空子,以“合法”的方式实现自己“非法”的目的。

赵高故尝 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 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也正是多亏了秦始皇生前过于刚愎自用,导致他的旨意根本没有人敢违背,也给了赵高更好的机会。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千古一帝、封建时代的缔造者,始皇帝嬴政生前固然是风光无限、荣誉等身,死后也坐拥秦始皇陵、千万兵马俑。

但未下葬的这段时间里,秦始皇的遭遇却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同情。

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 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由于天气炎热,秦始皇的遗体很快就发臭了。

而赵高为了防止自己阴谋暴露,竟然买了一车鲍鱼,用它的臭味来掩盖秦始皇的尸臭。

直到回到咸阳之后,这位始皇帝最终才得以下葬。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

用鲍鱼来掩盖秦始皇的尸臭,真的是赵高最终能成功的关键么?

《史记·李斯传》记载: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胡亥对于秦始皇来说,确实有一种偏爱在。

也正因如此,近现代许多史学大家才据此猜测秦始皇可能真的要册立胡亥。

当然由于年代久远,历史真相如何已经无法探究,我们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提出接近真相的假设和猜想。

秦始皇二十多个儿子,扶苏因为忤逆秦始皇而被他派到了边疆。

除了扶苏以外,胡亥就是秦始皇最喜欢的儿子也正因如此秦始皇才把他带在了身边。

始皇帝驾崩之后,其余公子都不在身边,蒙毅还在会稽,这对于赵高一派来说自然是天赐良机。

更要命的是当时信息流通方式单一(蔡侯纸发明于东汉),赵高想隐瞒起来也很容易。

唯一致命的问题就是秦始皇的尸体发臭了,而且众人多日不见秦始皇本人也会怀疑。

但怀疑归怀疑,没有人敢冒着“沙头”的风险去看秦始皇到底死没死。

毕竟秦始皇本人确实有点“暴躁”。

赵高虽然官位不高,但李斯可是堂堂大秦帝国二把手,他一口咬定秦始皇还活着,那就是鲍鱼的臭味,谁敢提出个“不”字。

赵高等知情者不说,怀疑的人不敢问,这就是事情的关键。

至于只忠于秦始皇本人的卫戍部队们,他们根本不会帮扶苏去看一下秦始皇到底死没死。

因为他们与扶苏没什么关系,而胡亥已经摆明了是第二世皇帝,这些人又何必自讨苦吃呢?

虽然“纸包不住火”,但只要在火把纸烧透之前消灭所有威胁就好了。

赵高也是这么干的。

据《史记·李斯传》记载: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使者还报,胡亥,斯,高大喜。至咸阳,发丧,太子立为二世皇帝。

如果扶苏据不自杀,他和蒙恬手握三十万蒙家军,完全可以在“火”暴露后,统率大军压境,灭掉胡亥和赵高。

甚至只要始皇帝去世的消息传出来,扶苏就可以在军中自立为帝,因为他本身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只可惜,扶苏并没有听从蒙恬的劝阻。

随着扶苏的死,蒙恬再也没有了翻盘的机会,只能束手就擒。

扶苏死后,赵高立刻觉得局势稳了。

PS:秦始皇驾崩于河北沙丘,但赵高却选择绕道内蒙古九原地区返回咸阳,因为此地人烟稀少,秘密也不容易暴露。

甚至哪怕赵高把秦始皇的尸体顺利运回咸阳,让胡亥登基称帝,只要扶苏不死,蒙恬都完全可以借助三十万蒙家军来一探究竟。

扶苏死后,赵高等人大喜过望,立刻命令车队走直线回咸阳,掌握政权。

计策并不高明,也不光明正大,但搞死扶苏后,赵高的计策就是最好的计策。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