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齐桓公未出一箭,仅派了个宁戚,搬出个周天子,便让当时也算比较强大的宋国认怂了,心里非常高兴。
看来,这个尊王尊得太对了。
好吧,既然你宋国软蛋了,那写保证书吧。
公元前679年,齐、宋两国,再加上次柯地会盟后积极要求上进的郑、卫、陈三国,共五个诸侯国在周天子派出的特使见证下,在鄄地召开国际会议,五国正式会盟。
鄄地,就在今天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后来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的故里,据说如今还有因这次鄄地会盟而建的会盟台,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城市。
会盟,是春秋时期列国诸侯经常使用的一种外交活动,经常用于解决列国诸侯间重大问题,这些重大活动包括协商、同盟、攻伐等等。
根据《周礼》的约定,会,必须是定期举行,大家先约定好,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处由某些人参加。
但如果是临时性的,那便不叫会,而有一个专称,叫遇。所以我们读史书有时会读到谁与谁在哪里遇,指的就是没有先前的约定而临时安排的见面。
盟则是一种宗教性质的仪式,通过杀牲歃血,向神灵告知某事,由神灵来证明,谁也不许赖。
会与盟结合便叫会盟,即约定搞一个杀牲歃血并向神灵告知某事的仪式。可以说,会盟是当时达成一致意见的最高形式,
既然是宗教性质仪式,那这个讲究就大了去了。
一般是这样操作的:会盟时,先在会盟地一个大坑,然后当场宰杀牛羊马各一头作为牺牲。还要割下牺牲的左耳,用一个专用的器皿接牺牲品左耳之血,将牺牲品推到坑里。
然后大家轮流各添一添在耳之血,在盟书上签字画押,最后将盟书也埋进坑里,代表已经得到神灵的证实。
严格按照这套程序操作的盟会,才是合法有效的。
当然盟书还有一个副本,每个参与会盟的国家都有一份。牺牲品里最主要的是牛,谁割牛耳则代表谁是老大。
一般是主持会议的国家代表负责割牛耳,害牛耳时,要一手执着牛耳,一手动刀。这便是所谓的执牛耳。
当然盟会的核心内容还是大家达成什么一致意见,如形成一个讨伐某国的决议,然后在主持国的领导下,组织联军去讨伐某国。
或者是就某重大事项达成统一意见,比如要帮助周天子解决点生活困难问题或者王室家里的事等等。
鄄地会盟的最终会议决议只有一个,那便是与会各国要在齐国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为尊重天子、保卫王室、讨伐戎狄蛮夷而共同努力!
这便是齐桓公与管仲为齐国争霸而制订的尊王攘夷国策,实力已经强大起来的齐国,在平息郑宋矛盾、征服了鲁国等中原诸国的前提下,得到周天子批准而组织的。
这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前的几次会盟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
因为齐桓公向周天子和各个诸侯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齐国要扛起“尊王攘夷”大旗,听我指挥,安内御外!
这标志着春秋正式进入齐国霸业时代。
从此,诸侯想要称霸,必然通过会盟形式,这也是鄄地会盟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
如后来的宋襄公欲称霸,举办了鹿上会盟。晋文公称霸,搞了践土会盟。甚至后来的吴、越等国,在后来的争霸中,也都选择了北上会盟和邀请周天子参加盟会的方式。
齐桓公自公元前685年即位,至此次公元前679年鄄地会盟,仅仅是第七个年头,史料开始明确记载齐桓公始霸诸侯。
这是何等功绩?仅仅用了7年时间,便确立了霸主地位!齐桓公,不得不令人佩服。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诸侯国国君,那什么是霸主呢?
霸主的霸,其实是“伯”的通假字,但为何不象以前用“伯”,而要用“霸”呢?
原先的“伯”,指的是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西周初期,“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天子分封诸侯国,诸侯分封卿大夫之家。
周天子在所分封的诸侯国中,委任王室功臣宗亲为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这便是“方伯”。
简言之,这个方伯的地位,是钦定的,是天子赋予的一种地位。
有了这个地位,一旦所管辖的地域范围内有诸侯乱来,方伯是可以直接弹压的,而不需要请示周天子。
而现在的“霸主”,则是春秋时的一个新兴事物,“霸主”指可以代表天子号令其他诸侯,其涵义不如方伯。
也就是说,霸主是在诸国中势力最大取得领导地位的诸侯,这个“霸主”是争取来的,这不是周天子钦定的。
一旦确立了霸主地位,那霸主在得到周天子的允许后,才可以对乱来的诸侯予以征伐、讨伐。
之所以会产生霸主这玩意儿,那是因为周天子所代表的王权已经完全衰落了。
如今整个列国诸侯可谓是群龙无首,周天子无法号令诸侯,其后果就是整个春秋江湖出现了权力真空,即世界乱了,没了规矩,没有秩序,没有了道!
于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霸主便应运而生,而这个霸主是争取来的,于是便出现了诸侯争霸的世界新格局。
当有霸主时,霸主可以代表天子号令天下,世界还算有点秩序,大家得听霸主的。当霸主没争出来时,天下大乱,列国互相征伐,整个春秋江湖一片混乱。
从这个意义上讲,春秋霸主的出现,是有利于整个大周王朝统治的,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春秋列国,正是围绕着春秋争霸,掀起了一场场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展示了一个个精彩的春秋故事,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的春秋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