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梁山最后是那33人活了下来?细观他们的生平,有一个共同点

大大怪巨怪 2025-04-24 15:03:07

人生路上总会有许多无奈,大家都盼着能过上好日子,吃穿不愁,平平安安。为此,不少人拼尽全力,就为了实现心中的那份理想生活。

不过,这世道挺复杂的,不是你使劲儿干就一定能得到啥好处。聪明的人呢,他们不会傻乎乎地一个劲儿地追求,而是会看准时机,瞧瞧自己有多少本事,然后就按自己的能力来行事。

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说白了就是要多看看周围的环境和情况,然后心里得有个数,清楚自己能干啥不能干啥。在能力范围内,该要的就要,不该要的就不勉强,这样才能拿到最好的结果。

《水浒传》里头总共有108条大汉,他们聚在梁山那会儿,真是威风凛凛。但可惜啊,后来因为宋江那牛脾气,硬是被官府给耍了。去打方腊那一仗,打完之后,梁山上的兄弟就只剩下33人了。

这33个人是不是特别有本事呢?其实并不是,他们只是会看时机、懂分寸,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今天咱们聊聊,那30多个幸存者都是啥样的人,他们凭啥能撑到最后。

【第一类:有一技之长的人】

这里面,有五位高手没上过战场,他们早早就被安顿好了。这五位分别是医术高超的安道全、长有紫髯的皇甫端、书法了得的萧让、手艺精湛的玉臂匠金大坚,还有那个嗓音洪亮的乐和。他们都没能参与到战斗中。

安道全这人医术特别厉害,在家乡那边,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大夫。由于名声太响了,后来宋江生了病,大家就推荐了他。

宋江派人去请安道全上山,但那时候安道全并不乐意。结果,梁山的人就以安道全的名义,对他的情人一家下了手,这样一来,安道全没办法,只能被迫上了梁山。

安道全确是个真有两把刷子的大夫,基本上手到病除,这下子梁山更舍不得让他走了。梁山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么有本事的医生呢?安道全看了看形势,也只能继续待在梁山了。虽然心里有点不情愿,但他给病人看病时,可一点都没少花心思。

梁山上因为有了这么一位医术高超的大夫,后来好几次大战里受伤的兄弟们都能很快被治好。安道全这一待,就在梁山上过了四年多的时光。

安道全呢,因为干的这行当,就没上前线去拼杀。后来打方腊那会儿,刚好皇上身体不舒服了,安道全就被从队伍里拉回去给皇上瞧病,他也是药到病除。这种有本事的人,太医院肯定得留住啊。就这样,安道全离开了梁山,留在了宫里。

安道全在梁山好汉里头,算是有个挺不错的收尾。他因为医术特别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所以就没去前线打仗。他整天就是治病救人,也没干啥坏事,说到底就是好人有好报嘛。

皇甫端是个大名鼎鼎的兽医,他在辨别马匹和治疗战马方面特别在行。所以在攻打方腊之前,他就被调到了专门管马的御马监工作。

萧让在书法上造诣颇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师,而金大坚呢,他特别拿手雕刻各式各样的印章。

早些时候,梁山上急需有人能模仿蔡京的字迹和印章来搭救宋江,于是找到了这两位高手来伪造书信。他俩因此就加入了梁山。

他们俩都是技术方面的高手,不懂武艺,所以基本上没去过前线。在去打方腊之前,他们俩被留在了后方,没参与那场战斗。

乐和原本在监狱里头当差,是个看守,武艺平平,但他脑子灵光,特别会唱歌和摆弄乐器,算是挺有艺术细胞的人。他正好是孙立的小舅子,就跟着孙立一起上了梁山泊。

乐和这人挺机灵,在梁山上是专门负责搞情报的头头。他眼光锐利,城府又深,特别会看风向,还懂得怎么讨人喜欢。就因为这些本事,他被官府的人特别看重,留了下来,这才没赶上那场打得一塌糊涂的大仗。

上面提到的五个人能活下来,首要原因是他们各自有一门拿手的本事,被人看中了。再者,这几个人都不是什么大坏蛋,他们心里都有数,懂得自己几斤几两,能根据自己的长处去做事,最终给自己赢得了好的结果。

再说说神算子蒋敬和轰天雷凌振,这两人也各有本事。他们参与了征讨方腊的战斗,但好在都靠自己的特长保住了性命。

蒋敬有个外号叫神算子,他特别擅长算数,管的是钱财粮食的事儿。凌振呢,他的拿手好戏是做各种火炮。他们俩上战场打仗的机会不多,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长处在哪儿,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用自己的专长时才大展拳脚。

【第二类:有丰富的领兵经验却低调之人】

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病尉迟孙立,他原本是个负责统领兵马的官员,领兵打仗很有一套。因为想救自己弟媳顾大嫂的亲戚解氏两兄弟,他就和弟弟孙新一起把牢狱给劫了,之后两人就上了梁山。

那时候,梁山好汉们正忙着攻打祝家庄。孙立有个师兄,在祝家庄当武术教练,他压根不知道孙立已经加入了梁山。于是,孙立就悄悄混进了祝家庄,当起了内线的帮手。他和梁山的人相互配合,最后成功打下了祝家庄。打那以后,孙立在梁山就挺收敛,不怎么张扬。

之后,梁山的好汉们开始为朝廷效力,孙立多次出征,带着队伍打仗,赢得了好多场胜利。他的亲弟弟孙新,还有弟媳顾大嫂,加上战将黄信、邹润他们,都因为是跟着孙立,才躲过了一劫。从这事儿就能看出,孙立带兵真有两把刷子。

关胜和呼延灼这些人,那可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老将。在没到梁山之前,他们都是朝廷派来攻打梁山的将领。但因为人数太少打不过,就被抓上了梁山。他们俩看了看形势,觉得留在梁山也不错,就加入了。后来,大家伙儿一起被朝廷收编,又回到了官府那边。

这两个人战斗力超强,而且还带兵打仗很有一套,所以在战场上能活下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三类:看透宋江及朝廷且技艺超群的人】

最早发现宋江本性,决定告别梁山泊的是公孙胜,这家伙是个道士,传说他能上天入地、掌控风雨,反正挺玄乎的。

他早先和晁盖他们拜了把子,一起抢了梁中书那笔不干净的生辰纲。被官府追捕后,他们上了梁山,大家推晁盖做了头领。后来,他又跟着晁盖他们,跑到法场上把宋江给救了出来。

宋江上了梁山后,公孙胜心里明白,这家伙可不会轻易服输。他自己呢,不想搅和进梁山的那些乱事中。于是,他瞅准宋江接父兄上山的机会,机灵地说要回家看望老妈,就这么一走了之,再也没回梁山。

很明显,公孙胜这人挺有眼光的,他能瞧清楚局势,瞅准机会赶紧避开那些麻烦事儿。

梁山打仗碰到难题时,戴宗接连两次去找公孙胜帮忙,但他一直摇头不答应。后来他师父教了他五雷天罡正法,让他去守护国家和百姓,公孙胜这才愿意回到梁山。

公孙胜到了梁山后,主要就是负责安排战斗队形,给大家出谋划策好赢得战斗,他自个儿不直接动手杀人。

征方腊大战前夕,公孙胜又一次和梁山的好汉们说了再见,他回到了二仙山,继续跟着师父修炼道法。所以,公孙胜就没能参加征讨方腊的战斗。

之后,朱武和樊瑞打完方腊,胜利回到京城,他俩没被高官厚禄冲昏头脑,决定不去朝廷接受升官发财的机会,而是去找公孙胜一起修炼道法。就这样,他们躲过了朝廷的阴谋,最后得到了好结果。

想想看,要是朱武樊瑞不懂得看清形势,挑条对自己最有利的路走,他们会不会也像宋江卢俊义那样,最后被人给毒死了呢?

还有个跟他们挺像的人物,叫戴宗,外号神行太保。他有一手绝活儿,就是跑得特别快,所以经常负责送信。这样一来,他在打仗的时候就比较不容易受伤,能活下来。

戴宗在战场上没直接杀敌破城,但他传递军令、报告敌情,功劳也挺大。因此,他后来被封为了将军。不过,戴宗却第一个交了官印和文件,选择去当和尚。这说明戴宗是个明白人,能看出朝廷的那些小九九。

武松这打虎的好汉,断了胳膊之后才真正看清了宋江。

武松,这位梁山上的大英雄,他的事迹被传得沸沸扬扬。他和宋江原本是拜把子兄弟,关系铁得很。但武松后来因为受伤断了一条胳膊,就向宋江提出要走。没想到宋江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这事儿让武松心里头明镜似的,觉得宋江这人情分太浅,不够意思。

武松这人挺聪明,别看他外表粗野,其实心思挺细腻。就像他给哥哥武大郎报仇那事儿,就能看出来。武松知道哥哥被害了,但他没急着动手,而是先去找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害人的证据,然后跑到官府去告状。

武松发现西门大官人给贪官送了礼,导致案子被搁置。他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硬是让王婆他们说出了实话,最后才把西门庆和潘金莲给收拾了。

从这事儿能看出,武松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先是把所有证据都攥手里,到最后让大伙儿都觉得他那是为了伸张正义才动的手,武松这心思,真是细腻到家了。

武松是个能看清形势的人,这影响了他以后的路。他经过不少事,对官府心里门儿清。一看到宋江想投降官府,武松立马就跳出来说不行,这事儿让他和宋江之间有了裂痕。

但武松这人很看重义气,他虽然一开始反对,可也拗不过大局。后来,他还是跟着梁山那帮英雄好汉,一起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跟着宋江去打仗冲锋。

在打方腊那场仗里,武松左臂不幸中了暗招,伤得挺重。为了不让伤势变得更糟,武松二话不说,自己动手把左臂给砍了,这真够狠的,显现了他那雷厉风行的性格。

武松因为左臂没了,没法再去战场上打仗,于是他就去找宋江,跟宋江说自己想走。他请宋江在报功的时候,别把自己的名字报上去。

武松压根儿没想过,宋江会连一句留他的话都不说,八成是觉得他这残废没啥用了。

武松到这时候彻底看清了宋江的无情无义,再加上他对官府一点也不信任,最后武松决定出家当和尚,躲开了之后那些尔虞我诈的事情。

武松在寺庙里当了和尚,心里只有佛,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活到了80岁高龄,成了梁山那些英雄好汉里活得最久的一个。

浪子燕青也是个极为机灵的家伙,在水浒传里,要说谁多才多艺,他肯定能排上号。他原本是卢俊义的得力助手,为了救主子,他豁出去了好几次。梁山好汉被朝廷收编后,他又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不过,燕青对官府没啥好感。等梁山好汉们打败方腊,准备回朝廷时,燕青一个劲儿地劝卢俊义快走。他拿汉高祖除掉功臣的老例子来说事,想让卢俊义趁早收手,别再冒险。但卢俊义没听他的,拒绝了。

燕青没办法,只能自己走人,之后就没了踪影。卢俊义呢,最后还是被朝廷给暗算了。

【第四类:被骗上梁山对宋江不满及参战后懂得保全自己的人】

美髯公朱仝被骗到了梁山,他其实对宋江有救命之恩。宋江多次想拉他入伙梁山,但他都拒绝了。

但后来,为了让那人上山入伙,李逵动手砍死了朱仝负责照看的知府小少爷,这让朱仝火冒三丈,跟李逵结下了深仇大恨。

宋江老是打圆场,搞得朱仝没办法,只能在梁山上跟李逵一起干活。不过呢,朱仝也没怎么使劲,所以危险也就不大。一直到后来去打方腊,被朝廷招安那会儿,朱仝才开始大展身手,立下了不少战功。

混江龙李俊是个会保护自己的人,要说梁山好汉里的真英雄,他绝对算一个。李俊这人特别聪明,很会看形势,他上了很多次战场,但都没怎么输过,这就能看出他有多厉害了。

李俊同样也是反对被招安的那一个,他早就对朝廷没了指望,对官场上的种种完全不抱希望。

梁山好汉们被朝廷收编后,李俊表现特别出色,打了很多胜仗。等他们平定湘西准备回京城时,朝廷不仅没给他们啥奖赏,还不让梁山的人马进城门。

李俊那时候说想回梁山去过那种逍遥自在的日子,但吴用那时候一门心思想着功名利禄,根本没听进去,直接拒绝了他。没办法,李俊只好又跟着大军去打方腊了。

梁山好汉们在经历了一场大战后,伤亡很重,不得不撤回京城。这时,李俊心里明白,朝廷一旦安稳下来,就会对他们这些功臣下手。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假装自己得了中风,需要在苏州调养身体。他还趁机让自己的铁哥们,出洞蛟童威和翻江蜃童猛,也一起留了下来。

哥几个一块儿造了条船出海,远离了家乡的纷纷扰扰。到了海外,他们又重新闯出了一片天地。其中,李俊后来自立门户,建起了自己的新国家,当上了国王。

李俊能在多次打仗时都保护好自己,并且在立下大功、名声大噪后,能爽快地舍弃财富地位走人,他这看准时机、做出决断的能力真的很强。所以他最后能闯出一片天,也就不奇怪了。

【第五类:相当明白自己,能够量力而行之人】

这里面有几个人是干文职或者后勤活的,他们不用冲锋陷阵,所以保住了命。比如说扑天雕李应、小旋风柴进,还有那个铁扇子宋清,都是这样的情况。

他们没上前线,所以不用担心丢命。里头那个宋清,他还是宋江的亲弟弟呢。不过,他和哥哥的想法可不一样,心里头只想回家。就算宋江不在了,他能顶上哥哥的位置,享受那份荣耀,宋清还是说,他就想回老家种地。

宋清这人挺实在,他明白自己几斤几两,从不瞎想干大事。他就图个安稳,老老实实当个农夫就满足了。正因为这样,他最后过得还挺不错,算是有个好结果。

李应和柴进两人,本来就是大富大贵之人,上了梁山后,他俩负责的都是后勤供应的活儿。等梁山好汉们打败了方腊,李应被封做了将军。后来听说柴进决定退出江湖,不问世事,他也跟着行动起来,带着自家的管家杜兴,一起辞去了官职,回家继续过起了他们原本那种富贵逍遥的日子。

柴进、李应还有杜兴这些人,心里都挺有数,要不他们也不会那么爽快地就辞了官,之后还能逍遥自在地当个有钱的老爷。

最后,还有几位不喜欢当官,打了胜仗后只想回家安稳过日子的人。他们分别是阎罗阮小七、锦豹子杨林、铁面无私的裴宣、小拦路虎穆春,以及一枝花蔡庆。这些人最后都过得挺好。

他们或许没有特别出众的能耐,但懂得看清局势,心里头有数,即便立下战功也不迷恋权力和地位,所以最后都能有个好结果。

很明显,梁山最后活下来的33人,他们的共通之处就是会看准时机,根据自己的实力来行事。

他们的故事收尾时,给人的启示很明确:人这一辈子,最关键的是得认清自己,知道啥该要啥该放。要是再加上有一门手艺,心地又善良,那这人绝对是活出了精彩,算是人生的真正胜利者。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42

大大怪巨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