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败匈奴,吕后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命令,57年后才知高明之处

大大怪巨怪 2025-04-24 15:05:48

闺女,瞧瞧你表弟,人家孩子都能帮着打酱油了,

我给你介绍了好多相亲的人,难道就没一个能入你眼的?

你现在都三十而立了,要是在古代,我们这全家都得愁得没法过日子了。”

老妈妈一脸苦恼,唉声叹气,心里直犯嘀咕,不知道该咋办。

妈,你老是唠叨个不停,我不结婚又没影响到任何人,不结婚又不违反法律,对吧?

女儿被催得紧了,也开始觉得挺烦人的。

现在到了21世纪,催婚这事儿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一种“风气”。要是提到女性过了30岁不结婚就违法的点子,你可能觉得惊讶,但说实话,在我们国家这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里,这种事其实并不少见。

早在公元前189年的汉朝,汉惠帝时就出了一条新规矩,要求人们得结婚。这条规矩就是“强制婚配”。

《汉书》里面写了惠帝的事情:

如果女子满了十五岁到三十岁还没出嫁,那就得多交点税,相当于五倍的税额。现在这么做,就是把她们当作有点过错的人,要多交点罚款。

说白了就是,把它转换成我们能理解的意思就是:你需要把一段文字或话语从一种语言变为另一种语言,确保意思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这不仅仅是单词对单词的替换,而是要根据语境、文化背景等因素,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让他们能够顺畅地交流和理解彼此。所以,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游戏,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广泛的知识面。

没到15岁就嫁人,每年还得交120钱税。

要是闺女过了15岁才嫁人,那就得多罚一倍,也就是240钱。

要是过了20岁才出嫁,那就得多给600钱,是原来的两倍。

要是过了25岁才嫁人,那就得多交三倍的钱,总共480钱。

如果到了30岁还没出嫁,那就得交四倍的钱,一年下来就是600钱。

就是说,如果你过了30岁还没嫁出去,那要交的罚款,就跟犯了流放充军这样的大罪得缴的罚款一样多。

那些被判处充军流放的人,通常都是犯下杀人放火等大罪的人。就像宋江,他杀了阎婆惜后,就被流放到了江州。从这事儿就能看出,那时候的法律对30岁以上还没嫁人的女性真的很苛刻。

一个才15岁的小姑娘就结婚当了妈,从身体成长和心理成熟的角度看,这真的合理吗?

这部规矩到底是谁拍板发布的?他咋连老百姓结婚生孩子这些小事都要插手呢?

大汉朝那时真正下令的人,是汉惠帝的亲娘吕雉,大家也叫她吕后。

吕雉是在公元前241年来到这个世界的,而她的儿子汉惠帝,则是在公元前210年出生,这意味着吕雉在31岁那年才有了她的第一个孩子刘盈。瞧瞧吕雉结婚的年纪,不难发现,她也算得上是晚婚晚育的典型人物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吕后那时候为啥要那么死死地管住老百姓的结婚自由呢?

【汉朝“强制婚配令”的大背景】

两千年前的秦汉那会儿,科技水平相当低,国家还处在种地为主的年代,干活主要靠人们自己动手。那时候,看一个国家牛不牛,主要看下面这四个方面:

1.国家拥有的土地有多大面积。

2.一个国家到底有多少人。

3.交多少税的问题;

4.说说国家军队的规模大小。

秦朝那会儿,就是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最牛的时候,人口有三千多万,地盘有五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大。军队人数上百万,当官的超过两千号人。也因此,秦始皇才能把六个国家都收服了,还修了长城,让文字和度量衡都统一了。

汉朝刚开始那会儿,人口大约有1300万,军队嘛,差不多50万人,当官的也就一千来号人。

从这事儿能看出,秦朝那会儿,秦始皇又是修长城又是连年打仗,折腾到汉朝,国家实力早就大不如前了。

就在那个时候,刘邦当皇帝期间,就已经琢磨着怎么让大家多生孩子了。不过,从秦朝开始,家里每多一个人头,税收就得跟着涨,而且那时候税特别重。所以,老百姓为了少交点税,都不太愿意早结婚、早生孩子,生的孩子也不多。这样一来,国家的人口就一直上不去,征兵就成了大问题,军队人数不够,国家的军事实力自然就弱了。那时候,汉朝最头疼的外部威胁,就是旁边草原上那群叫匈奴的野人部落。

匈奴历来都是到处迁徙的放牧族群,因为生活环境、文化传承这些原因,他们没有固定的地方去种田和盖房。

它们会根据气候的变化每年进行迁徙。冬天一到,动物们的繁殖生长速度就变慢了,匈奴人在这个时候的日子就特别难过。这时候,他们就会跑到汉朝的边境地带,放火、杀人、抢劫,以此来解决他们内部食物和衣物短缺的问题。

由于在草原上常年奔跑,他们以牛羊肉为食,骑马射箭技艺高超,形成了极为勇猛甚至有些粗犷的风俗,汉朝边境的军民因此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他们时常受到侵扰,生活得非常艰难。

秦朝那时候,匈奴老是神出鬼没的,让秦朝头疼不已。所以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就让蒙恬带着三十万大军去攻打匈奴,打了十多年,愣是没把匈奴彻底打跑。没办法,秦朝后来只能又动员了好几百万人,包括老百姓、战俘等等,一起花了快10年的时间,修了个万里长城,就为了挡住那些烦人的匈奴。

再说了,汉朝那时的军队人数,连秦朝强盛时的一半都赶不上。经过秦末到汉初那一连串的内战,汉朝的家底儿早就掏空了。匈奴呢,就跟那饿狼似的,瞅准机会就拼命抢,想方设法壮大自己。

大概估算一下,那时候的匈奴人数差不多有200万,其中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大概30万。匈奴人的性格比汉人更为勇猛,打起仗来也特别机灵,喜欢东奔西跑的游击战术,搞得汉军摸不着头脑,十分头疼。你想想,那会儿整个汉朝的军队也就50万左右。汉朝那会儿刚建立,啥都得从头开始,不管是钱袋子还是战斗力,都跟匈奴硬碰硬不起,没法跟他们打长久的大仗。

汉惠帝刘盈还没坐上皇位时,他老爹刘邦就已经当了12年皇帝。在这段时间里,为了给匈奴示好,刘邦差不多送出去了快10个公主。

汉朝那时候,真的是麻烦一大堆,里面有问题,外面也有敌人。局势动荡得很。

从这事儿能看出来:

不管在哪里,哪个时代,或者人的身份如何,一个铁定的道理就是:落后就会受人欺负。

就算你是高高在上的皇上,也保不齐周边有其他更牛的皇上想要挑战你。

这就是说,世界上厉害的人多了去了,总有比你更强的高手存在。

【冒顿单于给吕后的求婚书】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之后,吕后就让自己16岁的儿子刘盈坐上了皇位,大家叫他汉惠帝。

公元前189年的时候,匈奴的头儿冒顿给已经46岁的吕后发去了一封“求亲信”。信里头的大概意思就是:

吕后,你最近过得咋样?我一直都挺佩服你的,长得漂亮,脑子又聪明。现在你丈夫走了也有好些年了,巧了,我大老婆最近也没了。咱俩年龄差不多,模样、才情、身份都挺配的。要不咱俩搭个伴,你嫁给我得了。我有的优点能补上你的不足,这对咱们两族人都好,也能让你晚年不孤单。

咱们先不提刘邦把那么多女儿嫁给了冒顿这事儿,就说吕后吧,她之前可是跟女儿一起伺候同一个男人。

按照那时候汉族的老规矩,给刚死了丈夫的寡妇写求婚信,那简直就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很不得体。

并且信中的言辞近乎傲慢且带有些许挑逗的意味。

以吕雉那大汉太后的尊贵地位,被边疆小族头领这样欺负,换成是谁,发动十万大军去教训他们都不过分。

吕雉此刻脸色阴沉得像锅底,盯着那份极具挑衅意味的“求亲信”。她强忍着心头的怒火,目光扫过殿堂上的大臣们,直接问道:“各位大臣,依你们看,这事儿该怎么处置?”

这时候,实诚的妹夫樊哙开口了:“太后,让我带十万兵马去匈奴那边,我一定把冒顿单于给抓回来,好好出口今天这口气。”

就在这时,季布和其他大臣们一脸难堪地说:“咱们都能体会到将军的心情,大殿里那些大臣们,肯定也是一肚子火。”

不过想当年,先皇刘邦亲自率领四十万大军去对抗匈奴,结果却被打得落花流水,还险些被擒。现在你要是只带十万人去,那岂不是自投罗网?我可不是说咱们不如人,实在是那些匈奴人太强悍了。以咱们现在的实力,硬碰硬的话,肯定会吃大亏的。”

吕雉虽然只是个女子,不愿受人欺辱,但她跟随开国皇帝刘邦多年,心思和见识自然远超普通女子。所以她马上写了一封回信给冒顿单于,内容大致如下:

冒顿单于你好,你还记着我这个老婆子,真是挺意外的。我猜想,可能是有人在我这儿说了不少好话,让你误以为我还是当年那个漂亮姑娘呢。其实啊,我都快五十岁了,牙也掉了不少,头发也稀稀拉拉的,走个路都得让人扶着。

怕给单于添堵,让您心里不痛快。我手头有两辆皇宫里用的马车,拉车的都是顶级的汗血宝马。您老爱在偏远草原上策马奔腾,这车坐着肯定更稳妥舒服。”说完,我又让人送去了好多丝绸、布料,还有金银珠宝这类东西。

冒顿单于给吕雉写的那封“求婚信”,其实打的是另一个主意,就是想惹恼这位行事雷厉风行、一点就着的汉朝太后。他盼着吕雉看了信能火冒三丈,直接率兵来攻打匈奴。

说起匈奴为啥这么多年都不主动进攻,就爱在边境闹点小动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骑兵特别厉害,一到草原上打仗,那地理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要是直接攻打大汉的城池,先不提秦始皇耗费百万人力建造的坚固城墙有多难攻克,就说自己的士兵吧,他们在“长时间的城市战斗”中并不占优势。

因此,调动大汉的军队去攻打他们,是最佳的战斗策略。

很明显,吕雉这位了不起的女性,最终选择了以柔克刚的策略。尽管面对冒顿单于的公然侮辱,身为国家真正掌权人的她,即便表面上暂时隐忍,内心深处却已暗暗发誓,定要雪耻这“莫大的羞辱”。

现在的她彻底明白了:就算你是高高在上的国王,要是没钱没势,那也只能是任人欺负,受气挨打的命。

然后她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发出这道“强制配对命令”。

说到底,一个国家得有钱有人,这样才有实力去对抗他人,有那个基础和条件。

说白了,就是报仇这事儿不急,慢慢来,连那掌控整个朝廷的开国太后都明白,要想干大事就不能太计较小细节。咱们这些出身平凡,还得挣钱养家的人,更应该懂这个道理。

瞧瞧越王勾践怎样忍辱负重,带着仅仅三千越国士兵,最终把强大的吴王夫差逼到了绝路,让他走上了自我了断的路。

瞧瞧司马懿这老忍者神龟,七十多岁了,据说在床上瘫了好些年,结果他突然一跃而起,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一下子就把曹家的江山给夺了过来。

他们个个都是以前的领头羊,哪个没有非凡的才智和高深的学问呢。

不经历一番刺骨的寒冷,怎能换来梅花那醉人的芳香。

有时候,“扛得住”不光是一种聪明,更是一种难得的优点。

【曾孙刘彻为曾祖母吕雉雪耻】

吕雉在公元前189年推出了“必须结婚令”,这可是开国皇后下的命令。尽管老百姓不太清楚背后的原因,但很多人一开始都非常反对这个规定。不过,由于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手段,比如不交就罚重税,还有官兵天天盯着,这些措施持续执行了十年。结果,汉朝女孩子的结婚年龄普遍提前了,新生儿数量也一年年地多了起来。这样一来,国家的整体实力也跟着慢慢提升了。

公元前156年,吕雉那个很有本事的远房曾孙刘彻,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汉朝推行“必须结婚政策”后,效果真的很明显。这三十多年来,汉朝的人数涨到了五千万。常备的军队有七十万,战马都有五十万匹。反观匈奴那边,总人口才三百万,军队号称有四十万骑兵。

古时候,18到40岁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那可是战场上的主力军。一个国家的青壮年男性数量,再加上稳定的婚姻生育情况,这俩因素加起来,就决定了这个国家能有多少精兵强将,还有军队能不能一直保持战斗力。

大汉朝在文景两位皇帝治理下,实力从300万跃升至5000万人的强盛。这33年里,他们低调蓄力,国内专注恢复元气,经济蓬勃发展;国外则是以和平手段,推动贸易壮大。到了曾孙刘彻接手时,大汉朝就像个满满当当的大宝库。大家都明白,打仗拼的就是经济实力。

刘彻小时候,瞅见自个儿的姐姐南宫公主因为远嫁匈奴,眼睛都哭肿了。那一刻,他心里就憋了一股劲儿,默默地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把这群最横的野蛮人给收拾了。

最终,大汉朝为了求和,不得不向匈奴送去了十三位公主,还有成千上万头牛羊作为礼物,就连太后也只能忍气吞声,对人家笑脸相迎。

苦熬三十三年,经过四位国君的更迭,这回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

之后,他们响亮地喊出了那句震撼人心的誓言:“谁要是侵犯我们大汉,不管多远,必定要受到惩罚!”

公元前132年那会儿,距离五十七年前推行的那个“必须结婚法”,就是公元前189年出的那个政策,已经过去了很久。

刘彻用上祖宗们一点一滴攒下的积蓄,带着有如神兵天降的霍去病,还有那个原本只是个马奴,骑马技术却比匈奴人还厉害的卫青,几乎把全国的力量都用上了,集结了上百万大军。他们打了大大小小15仗,历经44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把匈奴彻底赶出了中原。他们一路追击,直打到匈奴单于的老巢,还活捉了匈奴王子和阏氏,歼灭了十多万敌人。这一战,他们收复了河套地区,占领了河西走廊,从那以后,匈奴逃得远远的,漠南地区再也没有了匈奴的王庭。

最后,匈奴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了二十多万。

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去世于公元前87年,他16岁那年就当上了皇帝,一共坐了56年的龙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有44年都在跟匈奴打架。

这绝对算是咱们大汉民族,除了秦始皇那会儿,最牛气冲天的一次“武力大展示”了。

这不是单靠汉武帝刘彻一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而是刘氏家族前面四代君王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呕心沥血的积累。

坐在某个位置上的人,心里头总会揣着那个位置特有的“盼头”。

要想实现心中的愿望,只能拼尽全力,一直到最后一刻也不松懈。

从这事儿能看出来:

要把一件事做好,从来都需要时间和努力,不管你是皇帝还是普通人,掌握整个世界也没用。成功从来不是一眨眼就能实现的事,就算你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或者你已经拥有了所有的东西,也一样得慢慢来。

对于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21世纪的婚配难题】

霸道的吕雉肯定料想不到,

时至今日,两千多年过去了,汉族朋友们还是为“找对象这事儿”头疼不已。

根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咱们来看看这组统计信息。它告诉我们,很多关键的经济指标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些数据都是实打实的,没有半点掺假。虽然具体的名字、时间和地点在这儿我就不多说了,但你可以自己去查查看,保证跟我说的一样。咱们就聊聊这些数据背后的意思,简单明了,不绕弯子。总的来说,这些数据给咱们描绘了一个清晰的经济图景,既实在又易懂。

咱们国家现在单身的人总共有2亿,其中30岁以上的单身女性数量超过了3800万。

人口结构老化得厉害,新出生的宝宝数量太少,这些问题给国家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尽管国家现在提倡生二胎,还鼓励生三胎,但多数年轻人想法变了,加上社会压力大,很多人还是选择晚点儿结婚生子,甚至有的人直接就不结婚不生娃了。

说来也巧:有些事情,真的就是那么凑巧。就像你刚好想到某个人,结果他就打来了电话;或者你正需要某样东西,它就出现在了眼前。这种情况,我们常说“无独有偶”。就拿我最近的一次经历来说吧。那天我正在计划周末的出行,想着要是有个便携式的充电宝就好了,毕竟出门在外,手机没电可是个大麻烦。结果你猜怎么着?下午朋友就送了我一个充电宝,正好是我需要的那种小巧便携的。这事儿,真是说来就来,巧得让人不敢相信。再比如,有时候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难题,正愁没办法解决呢,结果同事就无意间提到了一个相关的解决方案,让你眼前一亮。这种时候,你也会感叹一句:“真是无独有偶啊!”所以说,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巧合。这些巧合,有时候像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们在不经意间遇到惊喜,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多彩。

法国走在世界前列,率先推行政策鼓励人们结婚。

有个小孩,在三岁之前,每个月能拿到177欧元补贴。

二娃六岁前,每个月能拿到600欧元的补助。

每个家庭有三个孩子的话,孩子未满18岁前,每个月能拿到900欧元的补助金。

泰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这些国家,都纷纷推出了各种促进结婚的政策补贴。

从上面的数据咱们能明白,人口问题可不是某个国家或民族自个儿家里的小麻烦。

这简直快成了全球都头疼的问题。

面对这个全球性的大挑战,为了让老百姓愿意多生孩子,各个大国那是想尽了各种办法,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跟其他国家比起来,中国在婚配政策方面可以说是相对“保守”一些。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的婚配政策并不算多。

中国之所以显得这么从容不迫,是不是因为它的人口问题并不像其他国家那么紧迫呢?

说起来,现在政府对待推动结婚这事儿,跟咱们古时候比起来,那态度可以说是“相当开放”了。

要是回到汉朝那会儿,咱们国家有条明文规定:“到了15岁就得成亲,这是强制的。”

这样霸道的法令,恐怕也就只有咱们国家封建时期的风云人物,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正宫娘娘,那位手段毒辣、沉默寡言的吕雉能制定出来。她可是能把刘邦的宠妾整成人彘的狠角色。

对于现在很多人不想生孩子这事儿,要是用老一辈的办法来处理,那就是:

要是不生呢?确定不生对吧,那就别怪我们按规定来罚款了。你得把原本打算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交给国家,然后国家会让别人来生养孩子。

肯定地说,咱们国家早就跟封建王朝那一套说拜拜了。现在这年头,全世界都在讲究人权自由,那种“硬逼人结婚”的事儿,是绝对不可能再发生的。

人嘛,大多都想要自由和平等的待遇。

但在拥有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同时,也得实实在在地为这些权利可能带来的后果担起责任。

人们常说,当你手上的权力变大了,那需要扛起的责任也就跟着变重了。

在没有规矩的日子里,表面上看挺自在,但实际上,要想长期保有这份自在,得靠自个儿更加自觉才行。

站在上面感觉太冷,而在下面却能汇聚众多河流。

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好与坏:

中央集权的制度,虽说让老百姓自己作主的机会少了不少,但它有个大好处,就是能立马把所有人和资源集中起来,大家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使劲儿。这种政权形式,行动起来特别统一,效率也高。

每个时代都会孕育出符合当时需要的新文明。

汉朝有它的独到魅力,现代则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

身为这世上普普通通的一分子,要能坦然面对命运,勇敢拥抱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咱们的老祖宗一直都这样,千百年来,不断坚持,从未停止过努力。

探索未知—吕雉传奇吕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并非寻常女子,而是拥有不凡智慧与魄力的女性领导者。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吕雉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她深谙人性,善于观察和分析,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无论是宫廷斗争还是国家大事,她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吕雉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她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波折,但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她以坚定的意志和果敢的行动,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辉煌历史。在她的统治时期,国家得到了稳定和发展。她注重民生,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使得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同时,她也注重文化教育,提倡儒学,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吕雉的传奇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拥有非凡的才能和领导力。她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总之,吕雉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领导者。她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魄力,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辉煌历史。她的传奇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楷模。

《说说汉惠帝刘盈的一辈子》汉惠帝刘盈,他是汉朝的第二位皇帝。从小,他就生活在皇宫里,父亲是刘邦,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开国皇帝。刘盈当皇帝的时候,其实年纪并不大。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开始管理整个国家。虽然年轻,但他心里明白,这皇位来得不容易,得好好干。他在位期间,做了不少事情。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他推行了一些政策,减轻大家的负担。同时,他也挺重视教育,觉得读书识字很重要。不过,刘盈的皇帝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性格比较仁弱,有时候在处理朝政大事上,会显得有些犹豫不决。这也导致了一些权臣有机可乘,朝政里出现了不少纷争。尽管面临不少困难,刘盈还是努力坚持着。他一心想要把国家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可惜啊,他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后来早早地就去世了。总的来说,刘盈虽然当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他也为汉朝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挑战和不易。

#百家说史品书季#

1 阅读:9
评论列表

大大怪巨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