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豫章节度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烈马秋风的内蒙古高原,从华夏民族发源地之一的关中平原和河洛平原到千里粮仓的华北平原,黄河流经我国青、川、甘、宁、内蒙、陕、晋、豫、鲁共计九个省份,泽被两岸数以亿计的人口。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千万年来一直哺育着勤劳朴实的华夏儿女,保佑我们中华儿女经历了历史上一次次兴衰荣辱,绵延至今。富饶广阔的华北平原是黄河水的馈赠,“塞上江南”河套平原是黄河水的礼物,深居秦川的关中平原养育了周秦文化,波澜起伏的三晋大地造就了晋文霸业,居天下之中的河洛平原诞生了黄帝之都,东流入海的波涛养育了海岱文化。
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母亲河”在历史上受过多次“伤”,也因此有过多次“大发脾气”,溃堤、决口在五千年中国历史上反复上演,淹没两岸万亩良田,逼得两岸亿兆黎民流离失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母亲河”因为“受伤”和“发脾气”,而造成的黄河历次改道事件。
阴晴不定的“母亲河”——黄河历次改道的原因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入海;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千万年来,东流入海的黄河不断冲刷着沿岸地区,将沿途的泥沙不断冲刷而下,形成了今日肥沃的华北平原和黄河三角洲。两岸百姓享受黄河这项大恩,发展起农业生产,让华夏大地早早就出现了文明的曙光,但也正因为这一点,两岸百姓也要定期遭受黄河水患的痛苦。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黄河搬运堆积泥沙形成的堆积地貌便是千百年来黄河历次决口的根本原因。1855年黄河决口之前,魏源就发现黄河两岸地形已经是南高北低,认为黄河北决是必然的。
黄河有无泥沙不完全取决于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洪水期淤滩,枯水期淤积河槽,长期以往就会河床导致抬升。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严重失调是黄河问题的症结。正因如此,目前的治理黄河方案中就有中游派和下游派,生物措施派和工程措施派(小浪底工程),独流派和分流派等不同方案。
在周定王五年(前602年)以来的26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再到北的大循环摆动。其中决口、改道不计其数。大体上以孟津为顶点,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这样一个大三角洲上,都留下了黄河改道迁徙的痕迹。
千年水患伴华夏——速览黄河历次改道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数据,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其中大的改道就有26次。
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这条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夹束于山谷之间,几无大的变化。在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中。然后分为几支,顺地势高下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人们称这条黄河河道为“禹河”。据文献记载,黄河下游有以下几次重大的改道:
1、周定王五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
2、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子决口,再次向南摆动,决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23年后虽经堵塞,但不久复决向南分流为屯氏河,六七十年后才重归故道。
3、新朝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行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又经山东临清、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此后几百年中,黄河还算安稳。
4、北宋初期,黄河决口不断,短时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直到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今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入海。这条河宋人称为“北流”。
5、12年后,也就是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黄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乐西度决口,分流经过今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宋人称此河为“东流”。东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断流。
杜充
6、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开封)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从此改道频繁,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在1855年前,黄河主要是在南面摆动,虽然时有北冲,但均被人力强行逼堵南流。南流夺淮入海期间,郑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黄河主流也是迁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涡水入淮,或由颍水入淮,或同时分几支入淮。直到明代后期潘季驯治河以后,黄河才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达300年。
7、进入近代,国难与河患同作。黄河在大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大清咸丰元年(1851年)发生了4次大的溃决。就这4次黄河溃决的原因而言,除特大洪水外(1843年洪水被认为有历史调查以来的最大洪水),下游河道淤垫是最主要的原因。黄河在近代之初连续大范围的溃决,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说明黄河已经到了改道的前夜。其实,自清代以来,让黄河改道北流的呼声就不绝于耳。魏源在1842年就建议用人工的方式,使黄河改道北流。《魏源集》中有言:“由今之河,无变今之道,虽神禹不能为功。”,此外,该书中还写道:“使南河尚有一线之可治,十余岁之不决,尚可迁延日月。今则无岁不溃,无药可治,人力纵不改,河亦必自改之。”
8、大清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黄河再次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北岸铜瓦厢决口。黄水先流向西北,后折转东北,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铜瓦厢以东数百里的黄河河道自此断流,原本穿苏北汇入黄海的大河迅即化为遗迹。这是黄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河决之后,黄水将门口刷宽达七八十丈,一夜之间,黄水北泻,豫、鲁、直隶三省的许多地区顿时被殃及。然而,清政府却采取“暂行缓堵”的放任态度,无疑更加剧了这场灾难的广度和深度。一时间黄水浩瀚奔腾,水面横宽数十里甚至数百余里不等。由于铜瓦厢地处河南东部,改道之后黄水北徙,流向直隶和山东,因此河南主要受冲的灾区只有兰仪、祥符、陈留、杞县等数县。《再续行水金鉴》记载:“泛滥所至,一片汪洋。远近村落,半露树梢屋脊,即渐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滩,人马不能驻足。”直隶的开州(河南濮阳)、长垣(属河南)、东明(属山东)等州县,也成了黄水泛滥的区域。
黄河在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以前的流经路线大体上经过现在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山东的曹县、单县,安徽的砀山、萧县和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阴、涟水、阜宁、滨海等入黄海。而咸丰五年(1855年)这次决口,使得黄河再次摆回到北面,行经今天河道,北流入渤海。
清初,康熙皇帝曾任用靳辅大治黄河,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不治海口,而惟务泄涨,导致海口渐淤,河底渐高。自清中叶以来,黄河下游的决口日渐频繁。据统计,清初至鸦片战争的近200年间内,黄河决口达361次,平均约每6个多月一次,与明代平均约7个月决口一次相比,总体来说可谓每况愈下。
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灾民
9、黄河最近一次改道,是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当时,为阻止日军西侵郑州,蒋介石命令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洪水以阻隔日军。黄河又向南流,沿贾鲁河、颍河、涡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灾民遍野。直到1947年堵复花园口后,黄河才回归北道,自山东垦利县入海。
一部黄河改道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兴衰史纵观以上九次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改道事件,不难发现,一部黄河改道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兴衰史。黄河水患频仍的时候,基本集中在宋朝和清末,而这两个时代,恰恰是华夏民族最黑暗的两个时代。此外,新朝、近代也是中华民族黑暗的乱世动荡期。在这几个动荡期内的黄河改道事件中,又以宋代杜充决黄河和民国蒋介石决黄河所造成的改道和水患最为令人扼腕叹息。敌人没挡住,却让自己人饱受水患之苦。哀哉痛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纵览黄河改道的历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黄河清则天下宁,黄河宁则天下安。在今天中华民族的治理下,70年来,黄河再也没有出现大的水患。黄河“母亲”,看来是真正改掉了“暴脾气”,以“安宁祥和”的一面继续哺育华夏子孙后代。
欢迎点赞转发关注三连哦!我是豫章节度使,与我一道品茶说历史,煮酒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