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爷爷去世,孙女被要求6200元礼金,长辈:这是习俗!得交!

最好如梦如晰 2025-03-19 07:56:54

01

上海张女士(化名)最近遭遇了现实版《活着》剧情——

给爷爷办丧事时,家族长辈递来一张“亲情账单”:按规矩,出嫁孙女要交6200元礼金。

更荒诞的是,家族房产存款早已"定向投喂"给哥哥弟弟,到她这儿就只剩"付费追悼权"。

这出"阴阳双标"大戏堪称魔幻:未婚男丁免费入场,已婚孙女高价买票。

网友戏称这是"21世纪新型重男轻女:继承权搞计H经济,赡养义务搞市C经济"。

02

张女士发视频吐槽自己的遭遇,冲上热榜,引发了无数网友评论。

"这不就是现实版《娘道2.0》?继承权当片酬,义务当票房分成"。

"我弟结婚我包2万,我结婚他回礼两箱过期牛奶,美其名曰'传统习俗'"。

"我爸名言:'房子给弟弟是传统,养老找女儿是潮流'"。

曾经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高赞回答,它晒出了《中国随礼歧视链图鉴》:

未婚男性:行走的VIP,只收不送。

已婚女性:人形ATM,逢事必扣款。

独生女:"招商银行"秒变"建设银行"

不过要我说啊,要按老规矩分遗产,就按老规矩守孝三年;要按新社会谈义务,请先按民法典分财产。

03

《吕氏春秋》里楚人刻舟求剑贻笑千年,如今某些人"刻遗产求孝"更是荒唐。

就像网友调侃:"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跪着跑"。

某民俗学者指出:"这种选择性传统,本质是父权制的'自助餐'——专挑利己的吃相难看"

北大社会系调研显示:在要求女儿"按传统尽孝"的家庭中,78%仍沿袭"传男不传女"的财产分配。这就像要求员工"狼性奋斗",却只给隔壁组发期权——当代打工人看了都直呼内行。

广州某心理咨询机构发现,"随礼型尽孝"纠纷案例三年暴涨300%。就像货币超发会贬值,强制孝心也在引发亲情贬值。

重庆某村创新《白事新规》:直系亲属统一孝服,礼金封顶200元,多余款项自动转为老人临终关怀基金。三年实践显示:家族纠纷下降70%,自愿扫墓人数翻倍。

04

《民法典》第1127条明确规定:孙女与孙子同为第二顺位继承人。上海已有判例支持外嫁女继承权,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传统不能成为违法遮羞布,就像长衫不能裹住现代灵魂"

曾经看到过网红养老院就推出过这样一个"孝心积分系统":

陪诊1小时=50分

教用智能手机=30分

强制转账=倒扣100分

我觉得这样的系统甚至值得推广,死后如何如何都不如在世时多打打电话多开开视频多回家看看。

当6200元礼金成亲情照妖镜,我们该清醒了:孝心不是提款机,亲情不是计算器。就像《礼记》真正倡导的"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或许该把"礼金刺客"条款改成:

生前一碗热汤面,胜过坟前万吨纸。

某些传统就像奶奶的裹脚布——该进博物馆的,就别拿出来当领带系!

0 阅读:0

最好如梦如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