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不愿意帮朱元璋猎杀黑熊,亲信们不理解,汤:把熊字拆开看看

历史局面喵酱子 2025-02-15 11:31:12
前言

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可算是相当有名的帝王。为啥这么出名?他本来就是个放牛娃,最后却当上了皇帝,这就够传奇的了。但还有个原因,他也是历史上没几个能比得上的残暴君主。

朱元璋到了晚年,差不多把那些帮他登上皇位的功臣都杀光了。不过这里面也有个例外,那就是汤和。汤和可有大智慧,单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

有一回出去打猎的时候,朱元璋想让大臣们帮着他去捕杀黑熊,可就只有汤和在那儿无动于衷。亲信们就纳闷儿了,为啥要错过这么个能在朱元璋跟前儿露脸的好机会?这时候汤和笑着说了句:“把熊拆开瞅瞅。”

一、猎杀黑熊

朱元璋起事前身份挺低微的,说不定就因为这个,他这人性格特别多疑。没登基的时候还不咋明显,一登基,他那多疑的性子就展露得明明白白的。

这事儿牵连的大臣可海了去了,当年那让整个大明都震惊的“胡蓝案”,到现在想起来都让人直叹气。这俩人到底有没有真谋反,谁也不知道,可这结果肯定是朱元璋想要的。

当然了,在那场腥风血雨里,也有人平安无事地过来了,这人就是汤和。毫不夸张地说,朱元璋后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汤和可是出了大力的。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汤和邀请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队伍。要是没汤和的邀请,朱元璋的未来可就不好说了。

汤和打小就跟朱元璋一块玩,照理说,他和朱元璋的感情应该更铁才对。可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朱元璋有多疑这个毛病,这谁都知道。要是汤和真不懂得收敛,那他恐怕就跟胡惟庸没两样了。

胡惟庸的事情处理完之后,朱元璋心里就有了不一样的念头。他对手下那些功臣开始不放心了。所以,他就打算学赵匡胤当年的做法,把功臣手里的权力全给收回来。

没过多久,朱元璋就等来了机会。有一回,朱元璋偶然带着朝中的重臣一块儿去打猎。到了猎场以后,朱元璋就开始猛打感情牌。讲着自己和众人怎么从势单力薄发展到建立大明王朝的事儿,大臣们听着朱元璋说的“共享天下”。

汤和悄悄把头又往下低了点儿,这可是江山。这么多年相处下来,汤和对朱元璋多疑又睚眦必报的性子清楚得很,这江山哪能共享。

真就像所料的那样,一进到猎场里,朱元璋就把这次来的目的给说了。他听说猎场里有只黑熊,就问大家,看谁乐意帮他把这只黑熊给抓住。

朱元璋说完话之后,众人都赶忙表示自己想去,这可是难得的讨好朱元璋的好机会。但谈个话和大家的兴奋劲儿不一样,他特别平静,还慢慢往后退了几步。

汤和的反常之处很快就被朱元璋察觉到了。朱元璋瞅见汤和在一旁站着不吭声,于是沉着脸问道:“信国公?信国公不吱声,是不想帮朕去捉黑熊吗?”

朱元璋话音一落,汤和就装出惶恐的样子说道:“陛下,您可别怪罪,不是臣不想干,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话还没讲完,汤和就咳起来了。瞧着汤和这样,朱元璋不但没发火,反而笑着安慰汤和,叮嘱他可得好好养着。

汤和的举动让身边的亲信们特别不理解,这么好的机会为啥要放弃?面对大家的疑惑,汤和只是淡淡一笑,啥也不说,然后还像之前一样小心翼翼的。

二、得以善终

这边,大伙都不太理解汤和的做法。而另一边,那些帮朱元璋捉黑熊的将领们可就惨,很快就被朱元璋秋后算账。至于他们的罪名是不是真的成立,那也只有朱元璋自个儿才晓得。

这边瞧见众将领都出了事,汤和这才道出当初为啥不去捕捉黑熊。望着自己的亲信,汤和笑着问:“你们把熊字拆开看看是啥?”

“能跟四点(在一起/对应上)一个(东西/事物)。”

一个有本事的人,要是心里生出贪、怨、恨、愤这四种情绪,对国家、对王朝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既然已经有了这四种情绪,那还能留得住他吗?

朱元璋这么做,那可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其实就是一种很隐晦的试探。朱元璋就想瞅瞅朝廷里到底还有多少厉害的人,可惜,大部分将领都没能领会他的意思,还一个个争着抢着在朱元璋跟前展示自己的本事。

你们这么有能耐,朱元璋坐在那个位子上能踏实吗?被清算那是迟早的事儿!在这些人里,就汤和心里明白着,所以也只有他能得个善终。

三、自保本领

汤和能得以善终,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为人小心谨慎。这谨慎劲儿,也是他跟着朱元璋多年后悟出来的。

不管咋说,汤和就是一员武将呗。他这人天生就特别豁达,心思没那么细腻。不过在和朱元璋慢慢接触的过程里,汤和发觉朱元璋心眼小得很。以前喝醉了酒的时候,汤和说错了话,过了好多年,朱元璋还一直记着。

就因为汤和同样有从龙之功,却只被封了侯。到这时候汤和才发觉,朱元璋已经和小时候完全不一样。打那以后,他一直小心翼翼的,不让朱元璋挑出他的毛病,哪怕是带兵打仗的时候也不例外。

大家都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回事儿,可汤和出去打仗的时候,从来都不自个儿做决定。哪怕是耽误了出兵的最佳时机,他也不会冒冒失失地就出击。得说一下,汤和是真的很了解朱元璋。虽说后来因为耽误了战机打了败仗,但是朱元璋不但没罚他,还赏给汤和不少良田。

汤和靠着自己的小心谨慎,让朱元璋之前对他的意见没了。可汤和心里明镜儿似的,朱元璋啥性格他知道,就算现在安稳了,那也是一时的,可保不了自己一直平平安安的。当年那些战友都被朱元璋给清算掉了,经过这事儿,汤和一下子就醒悟过来了。

啥权力,啥兵权,都没有自己的命重要。而且,只要是被清算的,都会牵连家人。汤和稍微想了一下,就做了个决定,不再贪恋手里的权势,干脆告老还乡得了。

能想象到,汤和的行为要是被朱元璋晓得了,朱元璋心里得多高兴!朱元璋这边不但在皇宫里大摆宴席招待汤和,吃饭的时候,他又把汤和当年起事时的行为夸了一遍。而且,朱元璋还答应让汤和体体面面地回家,甚至把汤和的老宅子也重新修建了。

当然了,要想让朱元璋彻底放心,退休后的汤和可没闲下来,就在家开始享受了。他专门让人从江南找来好多年轻漂亮的姑娘,打那以后,每天都和这些姑娘一起喝酒作乐。

御史把这件事传到朱元璋耳朵里的时候,朱元璋不但没下令痛斥汤和,还说汤和那可是劳苦功高,这些都是他该得的。

结语

朱元璋到了晚年,就盼着自己的孙子能顺顺当当坐上皇位。他可是把那些可能会有影响的隐患,全都替朱允炆给处理好。

但朱元璋对汤和却罕见地网开一面,而且每次提到汤和,朱元璋都会感叹他当年的功劳。不得不说,能像汤和这样活得这么通透,也是一种幸运。

0 阅读: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