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Ferdinand Van Richthofen)生于1833年5月5日,卒于1905年10月6日,德国著名旅行家、地理和地质学家。
出生于上西里西亚(今波兰境内)的卡尔斯鲁厄(Carlsruhe今名Pokoj),曾就读于布雷斯劳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1856年在他23岁时获得博士学位,开始在奥地利、罗马尼亚进行地质研究。
1860至1862年参加了普鲁士政府组织的东亚远征队,到访了亚洲多个地方。1863至1868年间,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做了大量地质勘察,他的研究此地含有大量金矿,导致了加州淘金热,形成现在加州。
1868至1872年间,他转到中国做了7次远征,这段时期,他正式指出罗布泊的位置,引发了西方对中国西北部文化的兴趣,间接激发了敦煌学的出现。在他36岁时给德国政府写的考察报告《山东及其门户——胶州湾》《胶州湾的地位及将来的意义》以及修筑山东铁路(胶济铁路)的蓝图。1869年他的主张欲图远东势之发达,非占领胶州湾不可的论断,直接影响了德国政府的决策,使德国政府放弃了选择舟山、厦门或韩国南部作为殖民地的想法,最终选择了租借青岛。
1873年之后,他在多所德国大学任教,多年担任德国地理协会主席(会长),并协助成立了柏林水文学院。中国祁连山脉英文名李希霍芬山脉,青岛明水路曾用名李希霍芬街都是为纪念他而命名。
真的很难想象李氏是一个多么传奇的人。在他博士毕业后的20年时间里,他做的几乎所有的考察与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人类发展,他间接创造了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都会分别是旧金山和青岛,他影响美国和中国历史,这简直就不是科学家和旅行家该有的成就,但是他做到了。
他在欧洲人称之为“黄旗之国”的大清国里,足迹遍及18个行省中的13个。当他走到山东的博山时,这样表述“博山是我迄今看到的工业最发达的一座城市……”博山城的路几乎是用煤屑铺成的,山东半岛以西的广大腹地,如一条黑绸带,上面缀满了乌黑闪亮的煤和铁……
一条铁路的幻影从他的脑海中闪现:“一条廉价的铁路通往黑色矿带,企业将会拥有物美价廉的燃料,然后再有一港口,我们把眼光投向未来,胶州利益之大,不可想象。”虽然清朝驻德大使许景澄在发现他的报告后建议清军在青岛设防,但为时已晚了,德国舰队带着李希霍芬的地图,已奔向了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