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三天对杭州上头!侨二代直呼创业首选地是杭州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4-24 13:30:58

橙柿互动 记者 徐雅琪 通讯员 陶佳

由杭州市侨联主办,滨江区侨联、萧山区侨联承办,滨江区商务局协办的“新势力·向未来”2025华侨华人新生代杭州行活动,于4月16日在钱塘江畔正式启幕。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45位华侨华人新生代,带着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憧憬,在杭州开启了一场为期三天半的探索之旅。

邀全球侨青共绘"诗画×代码"

4月16日,杭州滨江区的一场欢迎晚宴上,市侨联主席许玲娣以一句“杭州是千年宋韵与现代创新交融的‘双面绣’之城”拉开了活动序幕。杭州的西湖烟雨与科技创新,恰如这座城市的气质——诗画江南的底色上,跳动着数字经济的脉搏。

“这里不仅有白居易笔下的‘江南忆’,更有全球创业者眼中的‘未来梦’!”许玲娣的致辞引发了在场侨青的共鸣。原来‘最忆是杭州’不仅是古诗,更是当下全球青年的共同记忆。

滨江区委统战部部长陈炯林用数据勾勒创新热土:“滨江区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超50亿元,集聚了67家上市公司、30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他向侨青发出务实邀约:“希望各位深入了解滨江产城人融合、国际化发展,讲好新侨创新创业的滨江故事,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此创业创新。”

解码AI浪潮,侨二代喊话"创业首选杭州"

活动的首个高潮,来自一场关于“杭州六小龙”的头脑风暴。“杭州‘六小龙’的成功密码,在于将浙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融入创新生态。”原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巡视员隗斌贤通过新华三、海康威视等案例,剖析杭州企业的突围之道,引发法国侨二代秦新宇的共鸣:“杭州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如果创业的话,我的首选会是杭州!”

青年人才是对外开放和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政企学跨界对话”让大家了解了城市最新动态,杭州市商务局重点推介“杭州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政策和举措,市公安出入境管理局作“出入境签证便利化新政解读”和“爱 杭州AI Hangzhou”涉外管理服务平台推广。加拿大从事IT行业的侨二代王安琪有感而发:“活动让我看到中国大力倡导并推广AI应用,我们要发挥桥梁作用,让中国和海外在技术和应用方面有更多的交流。”

在新华三的展厅和体验中心,新生代们见证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感受中国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宇树科技里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四足机器狗,则让荷兰侨二代杨成浩直呼:“这就是中国智造的速度!”

用传统文化符号书写中国故事

如果说之前的行程充满科技未来感,那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之旅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内,3D全息技术重现的“中华第一舟”震撼全场。捷克华裔青年狄小倩凝视着八千年前的独木舟感叹:“这些珍贵的文化符号是海外侨胞讲好中国故事的金钥匙。”

中医药博物馆的体验更显妙趣横生。从“针灸铜人”的穴位互动到各种地道药材珍贵文物的丰富展陈,从医史药史的娓娓道来到中医专家的现身说法,新生代们全方位感受了中药文化历久弥新的风采。

“三天很短,但活动的精妙之处是让陌生的名字变成知己。感谢侨联,让漂流的心找到归途的灯!”来自香港的侨二代张之蔚发来感谢。活动期间,为了加深新生代之间的交流,安排了破冰和分组,布置了AI主题海报设计、3D雕塑设计、视频影像制作等小组任务。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新生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思想、碰撞合作火花。

这场跨越山海的思想盛宴,见证了新生代侨青“双循环”格局下的独特优势。正如许玲娣在送别时所言:“你们正在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青春端口。”当‘侨’见未来,每个青年都是双循环格局中的关键节点。他们带着杭州的创新密码、文化基因与合作机遇回归全球舞台,正在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青春端口”。

责任编辑:徐雅琪 审核:季韬 姜贤正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