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排队瞻仰父亲遗容,碰到妹妹李讷后眼含热

任我去 2024-04-04 11:51:19

1976年,这个听起来平平无奇的年份,却承载了太多中国民众的悲痛。这一年中发生了几件大事,每一件都令全国人民心弦为之颤动。

先在是在1976年年初的时候,为中国人民操心了一辈子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了。年中的时候,我国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也离开了人世。

在那之后不久,就发生了让所有人记忆到如今的唐山大地震。

而时间到了1976年9月,领导众多革命前辈建立了新中国的国家领袖毛主席,也于北京溘然长逝。

毛主席逝世,对于全国人民来说都是巨大的悲痛与打击,但论起心中的伤痛,毛主席的亲属无疑要更加直接、更加难捱。

毛主席一生有过许多子女,但他们大多都在革命艰苦的年月里,走失的走失,夭折的夭折,长子毛岸英更是永远的留在了朝鲜战场的土地上。

最终陪伴在毛主席身边的只有次子毛岸青和两个女儿。

但在毛主席离世之前,这两个女儿却都没能长期陪伴在他身边,直到主席去世以后,姐妹两个才在瞻仰主席遗体的地方再一次相见。

李敏与李讷在父亲遗体前相见以后,都双眼含着热泪,握住了对方的手。她们有太多的话想对彼此说,但最后,李敏只说出一句“不要悲伤,我们的爸爸是伟大的。”

为什么主席逝世之前,最宠爱的女儿们却没有陪在身边?

女儿娇娇

李敏是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孩子中唯一一个活下来的。毛主席和贺子珍是井冈山时期走到一起的革命伴侣,他们一起走过的是中国共产党最艰苦的岁月。也正因为当时的革命环境十分危险,两人的孩子大部分都没有留下来。

不仅仅是有孩子夭折的危险,更因为红军常常需要战略转移,不能带着小孩子一起,因此往往被送到附近的老乡家中养活。

但这样送出去的孩子,在那个战乱年月里,想要存活本身就很艰难,更是有一些人家在安定下来后便寻不着踪迹了。

一次又一次的与自己年幼的孩子分别,不仅是贺子珍这个母亲在精神上承受了许多压力,毛主席也常常感到痛苦。

李敏出生的时候,贺子珍的身体也不好,因此李敏刚刚出生,就显示出了积分不足之症。

当时,邓颖超正好去探望贺子珍,她一面心疼贺子珍这个战友身体的虚弱,一面又看着这个刚刚出生的小姑娘,不由得满心疼惜。

因此在抱起李敏之后,邓颖超满怀怜爱的对她说:“小娇娇,你可真是个小娇娇呀!”

毛主席恰好听到了邓颖超这句话,也觉得娇娇这个名字与女儿很相配,便当即拍板,为女儿起小名叫娇娇。

从那以后,李敏便被叫做毛娇娇。但这说到底也是小名,后来毛主席又为她起了大名李敏,但在日常相处中,主席还是会亲切的叫女儿娇娃。

尽管毛主席给女儿起名叫娇娇,但李敏的生长环境却和娇生惯养没有什么关系。

当时正是革命年代,也是战争年代,延安根据地虽然发展起来了,但在物质供给上,也绝不算有多富足。

再加上母亲贺子珍因为种种原因离开毛主席,孤身飞往苏联,毛主席又要操心革命大事,对于女儿的照料也难免疏忽。

总之,李敏生命的前几年,想必是没有得到什么娇养的照料的。

贺子珍前往苏联的那一年刚好是1937年,很快全面抗战就打响了,国内局势更加危险、紧张,毛主席也不敢将女儿留在身边,不久后就将李敏送到苏联,在贺子珍身边生活。

对于年仅4岁的小姑娘来说,能够由母亲照料自己的生活,而不必留在战火连天的前线,不必在承担繁重工作任务的父亲身边,或许也能算是件好事。

但贺子珍在苏联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她的命运无疑影响了女儿李敏的命运。

小洋娃娃

贺子珍刚刚到苏联的时候,是有借助苏联先进的医疗水平治疗,自己在长征期间留下的病根的。

但由于处理的不及时,她在长征期间留在身体内的弹片,已经和自己的血肉长在了一起。这些弹片最终也没有被取出来,直到贺子珍离世,依旧在她的体内。

但作为中国共产党内的干部,又是早期参与革命的老革命,同时还身负毛主席前妻这样的身份,贺子珍在苏联东方大学中国班学习的时候,是有苏联给出的补贴的。

有这笔补贴在,贺子珍想要养育李敏这个女儿,并不算困难。甚至还能节省出余钱,补贴毛主席的两个儿子,也就是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

但是命运的无常,总是来得很突然。就在贺子珍把这个由自己女儿和毛家兄弟组成的特殊小家庭,刚刚经营起来的时候,苏德战争爆发了。

伴随着苏联与德国前线的吃紧,苏联内部也实行起了配给制。

贺子珍每个月能够领到的补贴自然是没有了,而她作为女性,和家里的三个孩子每天能够得到的粮食食物也很有限。

但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刚强坚定的人,不会被这样的困难轻易打倒,看着家里三个还在长身体的孩子,贺子珍尽自己最大努力,让他们都能吃得饱一点。

这段艰苦的生活,无疑让毛岸英、毛岸青与李敏兄妹三个,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可惜,这样简单、清贫而快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伴随着毛岸英加入军校,毛岸青升学离家之后,家中只剩下贺子珍与李敏母女相依为命。

不久后李敏又突发肺炎,这次严重的炎症几乎要了李敏的命,如果不是母亲贺子珍悉心照料,她可能很难活得过来。

就在李敏病情刚刚好转的时候,贺子珍又被苏联的精神病医院找上门来,声称她有精神疾病,要将她关押治疗。

此时因为两国都处于战争时期,贺子珍与国内的联系已被掐断,家中的女儿年纪又小,她在苏联孤立无援,连个为她张目的人都没有。

贺子珍被关进精神病医院以后,李敏就被送到了苏联儿童院中生活。

这不但使李敏过了几年孤苦无依的日子,更是让她失去了汉语环境,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只会说俄语,不擅长与人用汉语交流。

后来回到国内,她与毛主席的交流,在一开始的时候也常常需要翻译。

毛主席对于这个幼年时期就离开了自己,在苏联吃了很多苦的女儿也十分疼爱。他虽然是领导革命的伟大革命家,在面对孩子们的时候,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

在同其他人说起这个女儿时,毛主席也不无骄傲的对身边人笑谈:“我家有个洋娃娃!”

这个洋娃娃,说的自然就是在苏联生活多年,擅长俄语的李敏了。

母女矛盾

1947年,国内终于派人辗转联系上了贺子珍,这才将贺子珍从精神病医院中解救了出来。

面对国内方面给出的回国还是留在苏联的选择,贺子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其实她当年远赴苏联的时候,想的也是在苏联学成之后回到中国报效国家,只是没有想到局势变化得太快,她根本没有回国的机会。

这次回国已经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贺子珍带着毛岸青与李敏,先在东北地区暂住。

刚刚回到国内,李敏在周围听到的最多的就是毛主席的名声,她也才从母亲口中知道,毛主席正是自己的父亲。

可她对于这件事也难免怀着不可置信和将信将疑的心理,这个很有主意的小姑娘因此特地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问他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父亲。

毛主席收到女儿的来信,自然相当开怀。这时候已经是1949年,主席身边也已经相当安全,因此回信给李敏,不但言明自己正是她的父亲,还在信中表示希望她能到北京陪伴自己。

不久之后,李敏和哥哥毛岸青就在小姨贺怡的陪伴下到达了北京,开始在毛主席身边生活,贺子珍则孤身前往上海居住。

陪伴在毛主席身边,对于此前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的李敏来说是既新奇又忐忑的,但毛主席对于儿女的一腔关爱,令她很快就放下芥蒂,与毛主席亲近起来。

但对于此时毛主席身边的伴侣,也是李敏名义上的母亲,李敏就很难有好的观感了。说起来,这也是件很无奈的事情。

李讷的母亲为人表演欲很强,又做不到像贺子珍,那样对毛主席的其他孩子满腔真诚的热忱,甚至于以毛岸英这个毛主席长子的眼光来看,她根本就不关心、也不爱毛主席。

像是毛岸英、毛岸青和李敏这三个毛主席的子女,对于李讷的母亲的观感都很不好。

尤其是毛岸英年长与她之间常常有矛盾冲突。李敏刚刚到毛主席身边的时候,李讷的母亲曾经一度展现过过度的热情,可是李敏很快就发现,她说的那些话没有一句是真心的,因此也难免心怀芥蒂。

再加上李敏和毛岸英、毛岸青感情极好,毛岸英多次明火执仗,连带着两人的关系也愈发恶化。

毛主席逝世

一开始的时候,李敏还为了让爸爸安心,不肯将自己与李讷母亲的矛盾暴露出来。可是她得寸进尺,甚至还污蔑李敏偷拿自己的东西。

李敏实在是不堪其扰,在和丈夫结婚后不久,就向毛主席申请,想要搬出中南海。

可是一腔父女之情,怎是说割舍就能割舍的。毛主席不想女儿离开自己太远,李敏也还是舍不得爸爸,因此就和丈夫住到了中南海中偏远的院子里。

可是李讷的母亲哪里肯罢休?即使李敏已经避开到了中南海的偏远之处,她还是时不时的就要找茬添麻烦。

终于,李敏忍无可忍,还是给自己的父亲打了报告,表示自己想要独立生活,从此彻底搬出了中南海。

可是做出这个决定的李敏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搬出中南海,她与毛主席之间相见的机会就变得少之又少了。

一开始的时候,李敏还能出入中南海,与毛主席父女相见。可是随着李讷母亲从中作梗,李敏出入中南海的权限很快就被收回了。

李敏为此生过气,找她讨要过说法,可是都没有办法,她又不想让毛主席担心,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1976年,毛主席病危的时候,她甚至只让李敏见了毛主席一面,在李敏又想探望父亲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把李敏打发走了。

李敏甚至无法得知父亲的病情。

她空等了一阵子,没有想到再次获准进入中南海,见到父亲的时候,就已经是毛主席离世之后了。

更加过分的是,尽管李敏打报告,想要为毛主席守灵,这本该是子女应有的权利,却被驳回了。

毫无办法的李敏只能像其他民众一样排起长队,只为了能够短暂的瞻仰一下父亲的遗体。

好在,李讷与李敏这个姐姐的感情却很好,在母亲极为强势的操控下,李讷与母亲也有很多矛盾。

毛主席离世,李讷也同样痛苦万分,这次在父亲的灵前见到姐姐,两人怀着同样悲伤的心情,握住了彼此的双手,也算是在悲痛情绪之中给了彼此一点支撑。

直到那之后许多年,这对姐妹之间的感情依旧很不错。尽管她们早已有了各自的生活,并不常常见面,但每次见面的时候,她们还是彼此最亲近的人。

0 阅读:1

任我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