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架B2轰炸机来袭,全球仅2国能顶?背后故事引深思
在当今全球军事力量的博弈舞台上,美军曾于2024年7月在夏威夷北部考艾岛附近举行了一场堪称全球最大规模的海军演习。这场演习犹如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其中,美军使用一架B2隐身轰炸机,凭借低成本的制导导弹,成功击沉了前美国海军塔拉瓦两栖攻击舰,这一精彩表现让美军大为赞赏,对其隐身性能赞不绝口,宣称B2能“穿透防御严密的区域”。
这让人们不禁思考一个问题:倘若美军将现役的19架B2轰炸机全部出动,究竟谁能顶得住?答案令人颇感意外,全球目前只有两个国家有这个实力,分别是俄罗斯和中国。
先来看俄罗斯。自苏联时代起,俄罗斯就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且先进的防空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其防空体系已相对完善。然而,在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本土不时传来“遭到袭击”的消息,这让一些人对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人联想到中国早年引进的俄制S300/S400防空系统,认为引进是“亏大了”。
但实际上,俄罗斯的遭遇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其防空系统。毕竟,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国,广袤的国土面积使得其防空体系承受着巨大压力。要保证完全的拦截效果,按照常理,需要的防空导弹数量要远远超过来袭导弹,而高昂的防空导弹价格,对于俄罗斯的经济状况而言,实现百分百拦截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若是面对美军全部的19架B2隐身轰炸机,俄罗斯还是有较大把握进行拦截的。原因在于B2数量有限,毕竟打掉一架就少一架,以俄罗斯现有的防空体系,拦截掉绝大多数来袭的B2并非难事。
再把目光转向中国。中国在“反隐身”雷达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要搞清楚应对隐身轰炸机的策略,首先得明白隐身的原理。隐身飞机并非真的能从雷达上完全消失,而是通过特殊的隐身涂料、独特的机体设计等方式,降低了自身的雷达散射截面,使得雷达在较远距离上难以发现它。比如,当一架隐身飞机靠近一架非隐身飞机时,在远距离上,非隐身飞机能被雷达发现,而隐身飞机由于雷达散射截面小,等它离雷达足够近时,才会被探测到。
基于这一原理,中国有着完善的应对策略。中国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工业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有足够的资源构建密集的雷达体系,同时也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去研发更加先进的“反隐身雷达”。目前,中国的防空系统组成三道防线,近程有红旗16、中远程有红旗22、远程有红旗9 。再加上早期从俄罗斯引进的S300/S400防空系统,足以抵挡美国仅19架的B2轰炸机来袭。
美国自己其实也清楚B2存在着数量上的劣势,出动一两架去对付小国家或地区还行,但面对中国日益完善的本土防空体系和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美国曾经“肆无忌惮采取行动”的底气已经大大削弱。美国空军退役上校马克·冈辛格就指出,美国军力不断削减,且未能获得足够数量的隐身轰炸机,这使其“决定性优势”受到严重挑战。同时,考虑到B2的研发生产成本太高,美国将重获优势的希望寄托在B21项目上,但受美国“去工业化”问题影响,能否生产出足够数量的B21,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场关于B2轰炸机的话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各国军事力量的不同特点,也让我们明白,军事科技的发展在当今国际局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