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品你细品,如果说其他品牌缺席上海车展,那是因为各有各的难处,可手握着全新“示界”品牌的神龙汽车,凭啥就缺席了这场国际车展?
这操作,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难道是想搞一出“犹抱琵琶半遮面”?
还是另有隐情?
“示界”原定4月预售,这节骨眼上玩消失,莫非要凉凉?
说白了,神龙汽车这波操作,背后恐怕是新能源转型道路上的重重困境。
咱们先回顾一下,神龙汽车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佛系”。
2024年3月25日,人家可是锣鼓喧天地发布了全新新能源品牌“示界”,还专门注册了公众号,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样子。
更早些时候,3月7日,神龙汽车的高层,包括董事长张祖同、副董事长吕海涛、总经理宋汉明,那可是亲自出马,跟武汉经开区签了新能源车型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当时,张祖同还激情澎湃地表示,要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和创新力度,推动神龙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提速迈进。
这架势,感觉神龙汽车的新能源之路,那是前途一片光明啊!
甚至让人觉得,这波啊,这波是法系车要崛起了!
BUT!
现实往往比电视剧还狗血。
咱们再来看看冰冷的数据:2024年神龙汽车累计销量68319辆,同比下滑15%;今年1-3月,累计销量14123辆,同比下滑27.5%。
这跌幅,简直跟坐滑梯似的。
再看看整个汽车市场,起亚、现代这些曾经的“老大哥”都风光不再,美系品牌也早就没了当年的锐气,法系车“叫好不叫座”的标签,现在都快被撕掉了。
更扎心的是,示界的首款车型,竟然被质疑是东风风神换壳车型。
这…这…这简直是啪啪打脸啊!
虽然东风自主现在也挺争气,有“反哺”的能力了,但这“示界”好歹也顶着“全新新能源品牌”的光环啊,搞成这样,让人情何以堪?
你品,你细品!
你说,这曾经的希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不是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了?
更何况,神龙汽车的“失速”,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东风集团的整体新能源战略调整,肯定会对神龙汽车产生影响。
神龙汽车是东风集团的“亲儿子”,集团的政策变动,它不可能不受牵连。
2024年1月,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要对新能源战略进行调整,强调“转型升级”,但具体怎么转、怎么升,还不太明朗。
神龙汽车的人事变动也挺频繁的。
自2020年以来,高层换了一茬又一茬。
管理层不稳定,政策执行肯定会打折扣啊!
这就像一艘船,船长三天两头换,船员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划了。
PSA集团与Stellantis合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021年,PSA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合并成了Stellantis集团。
这Stellantis集团的全球战略,对神龙汽车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肯定会产生影响。
要知道,一个家庭里孩子多了,总有不受宠的那个。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啊!
比亚迪、吉利这些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而且个个实力强劲。
它们不仅技术上不断创新,在营销和渠道方面也更懂中国市场。
神龙汽车想要在这样的市场中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武汉经开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神龙汽车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
当地政府的扶持力度,直接关系到神龙汽车的发展速度。
但话说回来,光靠政府输血,肯定是不行的。
神龙汽车还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行。
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示界”品牌的定位问题。
它的目标人群是谁?
它的品牌定位跟竞争对手有啥不同?
神龙汽车是不是真的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需求?
如果这些问题搞不清楚,那“示界”再怎么努力,也可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话说回来,示界首款车型原计划4月份在上海车展开启预售,但现在看来,这预售时间恐怕要悬了。
这其中,是不是出了啥岔子,咱也不知道,也不敢瞎说。
神龙汽车的未来,就像这4月的预售一样,充满了变数。
要我说,与其抱怨外部环境,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身。
只有找准定位,拿出真本事,才能在新能源这场大戏中,演好自己的角色。
至于神龙汽车的未来会如何,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神龙善长的是口号/PPT/管理/党建,技术过去靠老法现在只能指望东风,问题是现在老法与零跑打得火热那有心情与神龙玩,东风好不容易靠赛力斯把利润搞正了,哪有余钱来填神龙的亏损,神龙自已能卖的工厂也卖完了,减员增效也减到干活的人都只能凑合单班生产了,4K人的公司一线的螺丝工2K不到了,就算有销量也生产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