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湖南裕能上市以后的首次再融资方案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
65亿的定增募资上限,较其2月份的IPO募资额度整整高出20亿,胃口之好令人咂舌。
不过,湖南裕能这次的大胃口能否得到满足,还真不好说。
疯狂扩产、供过于求、价格下行……今年以来,曾经炙手可热的锂电池产业不快乐了,而且,压力已经来到了上游。
上半年,磷酸铁锂三巨头当中,老大湖南裕能净利润同比下滑,龙蟠科技、德方纳米双双宣布由盈转亏。
业绩遇冷,但湖南裕能的心还热着。8月11日,迫不及待地抛出65亿定增方案。
时间卡得十分巧妙。此时,距其2月9日募资45亿登陆创业板,刚好过去半年零两天。
精准地踩在了证监会“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月”的最低融资间隔线上。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
湖南裕能的卡点定增,刚好碰上了证监会“8·27”优化融资新政,前景难言乐观。
撞枪口上了
8月27日,证监会官网,一则《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 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的消息引发震动,市场普遍将其视为收紧融资节奏的明确信号。
好巧不巧,就在“收紧”之前的8月11日,湖南裕能抛出65亿定增预案。此时,距离公司敲锣上市刚过半年。
从募投项目来看,超五成资金用于扩产,涉及新产品磷酸锰铁锂32万吨、主要产品磷酸铁锂7.5万吨;近三成资金用于补流。
这注定是一次要历经坎坷的定增。
毕竟,前次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湖南裕能一脚踩中了证监会“六点安排”中的两条(第二条和第四条),较大机率要迎接来自监管层与市场的重重疑问。
缺钱吗?截至6月30日,湖南裕能账上货币资金为22.77亿元。
产能不足?上半年,湖南裕能磷酸铁锂产能利用率已经从2022年的96.82%下滑至89.56%。
中报显示,公司磷酸铁锂产能截至上半年末为24.48万吨,对应全年产能为48.96万吨。
此外,还有在建产能12.50万吨。
比对公司在建工程项目及资金来源、募投项目使用情况等信息,此处的在建产能主要来源于,IPO超募资金投向的贵州裕能一期、三期磷酸铁锂项目。
按照规划,这些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完工。届时,公司年产能预计达61.46万吨。
如果再计入此次65亿定增的7.5万吨,湖南裕能的磷酸铁锂产能直奔69万吨/年。
在磷酸铁锂已出现产能过剩信号的当下,还要大刀阔斧扩产,合适吗?
动力电池装不动了
磷酸铁锂主要下游市场为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
动力电池,涉及目前大家较为熟悉的新能源电动车市场。作为主流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近年来在动力电池中应用占比快速提升,这也是磷酸铁锂企业体量大幅膨胀的主要驱动力。
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挤破头也要入局的厂商。
磷酸铁锂产能过剩的信号,或许比湖南裕能在2月招股书中的预期来得更早一些。
当时,公司的表述是:“若未来几年相关产能全部落地投产,则行业可能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情况。”
事实上,今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出现明显供过于求的迹象。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在动力电池市场,今年1—8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为265.6GWh,累计装车量149.7GWh。
也就是说,厂家忙活大半年,加班加点扩产得来的磷酸铁锂电池中,只有56%能成为实现装车的“幸运儿”。剩下超四成产出即遇冷,只能尴尬等待未来被“去库存”。
而且,按月计算,今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装车量,供过于求的状况日趋明显。
动力电池装不动了,自然会传导至产业链上游的磷酸铁锂材料环节。
这种供需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会持续多久呢?
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预测,2035年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都将保持供应过剩状态。
当然,这一预测是否准确暂未可知。
但至少目前,市场已经对“供应过剩”作出反应,磷酸铁锂价格大幅跌落:9月14日动力型磷酸铁锂报价6.6万元/吨,较此前的高点17.3万元/吨已下跌超六成。
这也难怪,上市不到半年,湖南裕能就业绩变脸。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38亿元,同比下降24.15%。
二级市场的表现亦反映了投资者的态度,自今年2月9日上市以来,湖南裕能的股价累计最大跌幅达40.72%。
拥挤的储能赛道
好在,两条腿走路,动力电池市场疲软,咱还有储能。
作为动力电池过剩产能的重要去处,储能领域近年表现颇为不俗。2023年二季度,中标储能项目中,76%均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
或是基于对储能赛道爆发式需求的看好,诸多企业仍在扩产的路上狂奔。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龙蟠科技、长远锂科等8家A股上市公司近期投产磷酸铁锂项目。
湖南裕能也不例外,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及“储能”37次,大篇幅描述其市场前景: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87GWh,同比增长67%”“公司应用在储能领域的产品占比已提升至30%左右”。
公司还给出“明示”,此次定增的超长循环磷酸铁锂正是奔着储能市场而来。
图 | 公司半年度报告
看起来很美,但就像对动力电池市场的描述一样,湖南裕能又玩了一手春秋笔法:只提需求量的增加,避而不谈不平衡的供需。
储能领域的老牌选手南都电源、鹏辉能源,新入局的后起之秀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同行的动力电池玩家,甚至毫不相关的跨界选手国际实业、黑芝麻……
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玩家早就对仍在发育中的储能领域虎视眈眈,谁都想分一杯羹。
湖南裕能没有体现在半年报中的高工锂电数据下半截是:
“由于行业扩产积极,当前国内储能电池产能已超200GWh,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不足50%,其中户储电池产能利用率连3成都不到。”
此间,也包括每年从湖南裕能打包一半磷酸铁锂的金主爸爸宁德时代。
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电池系统产能为254GWh,而产量仅为154GWh,产能利用率跌至60.5%,闲置产能达100GWh。此外,还有100GWh的在建产能。
卖不动咋办?卷吧。
刚从动力电池市场暂时谢幕的价格战又在储能电池领域上演,多家头部电池厂商宣布降价。
寒气向上游的磷酸铁锂企业传导,9月14日,储能型磷酸铁锂报价6.1万元/吨,跌破此前低点6.8万元/吨。
前有大批竞争对手齐齐扩产,后有下游价格战难舍难分。腹背受敌的磷酸铁锂龙头湖南裕能,其后续产能消化和盈利能力,或许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磷酸锰铁锂率先开卷
扩产的另一出重头戏是,磷酸锰铁锂。长期关注锂电行业的朋友应该对此十分耳熟。
新科技狠活。通过在磷酸铁锂中加入锰元素,获得更高的电压,在能量密度上比磷酸铁锂高15%—20%,综合成本又低5%—10%。
加量又减价,磷酸锰铁锂相当于“PLUS版磷酸铁锂”。
故行业观点认为,其“未来有望在动力领域逐渐替代磷酸铁锂和中低镍三元材料”。
东吴证券测算,2025年磷酸锰铁锂渗透率5%—10%,对应正极材料需求超20万吨;2030年渗透率超30%,对应正极材料需求超260万吨。
不过,电池正极材料厂商们企图瓜分市场的动作,显然比上述的渗透更快。
德方纳米(已建成11万吨/年)、容百科技(规划56万吨/年)、湖南裕能(规划32万吨/年)、当升科技(规划30万吨/年)等头部企业率先布局,已形成预计超129万吨/年的产能规划。
此外,厦钨新能等企业也透露其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布局。
历史的趣味之处就在于其反复上演的不确定性。
从动力型磷酸铁锂到储能型,现在又轮到磷酸锰铁锂,高强度内卷之下,任一新兴“蓝海”,产能紧缺和过剩之间隔得总不是太远。
同时,“替代”的另一层含义,磷酸锰铁锂可能蚕食现有的磷酸铁锂市场,这对于现在的磷酸铁锂老大湖南裕能而言,自然不是一件喜闻乐见的好事。
进一步来讲,如果真如市场预测所言,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成为未来锂电池产业的大势所趋,那么当前仍在继续扩张的磷酸铁锂产能,势必会陷入产能无法消化的窘境。
毕竟,由于工艺差异限制,磷酸锰铁锂需要新建产线,不能由磷酸铁锂产线直接切换。
反之,磷酸锰铁锂产线虽可快速切换为磷酸铁锂产线,但迅速增加的磷酸铁锂同样要面对产能消化的问题。
这其中的平衡点,或许是未来磷酸铁锂企业需要谨慎考量之处。
19亿补流为哪般
继2月IPO的9.5亿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后,湖南裕能又带着19亿的补流预案来了。
近三成资金用于补流,属于定增规定的最大限额比例,当然不违规。但,在手头持有大量现金的情况下,这显得有些突兀。
中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湖南裕能账上的货币资金仍有22.77亿元。
对此,定增预案中解释为,“日常营运”“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市场开拓”等需求所致。
翻阅公司近年财务报表,如此着急大额补流,或许与湖南裕能应收账款占比较重,以及经营性现金流长期为负有关。
截至2023年上半年,湖南裕能应收账款48.24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为17.53%,远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
同期,龙蟠科技应收账款13.95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为7.96%;德方纳米应收账款24.48亿元,占总资产比重9.31%。
从经营性现金流来看,2019年—2022年,湖南裕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48亿元、-1.78亿元、-5.43亿元、-27.83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28亿元。
对此,湖南裕能将其归因于三:其一是业务快速发展;其二,公司将较多的经营性应收票据背书用于支付工程及设备款;其三,上游重要原材料碳酸锂供应商通常要求款到发货,而公司下游客户需要一定的付款信用期。
湖南裕能的主要客户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二者在2019年—2022年上半年期间,每年合计包揽湖南裕能八到九成的销售额。
目前,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分别以7.90%、3.95%的持股比例,位列湖南裕能第三、第七大股东。
既是大客户,又是股东,背靠“宁王”“比王”的湖南裕能自然好乘凉,迅速登上了磷酸铁锂龙头宝座。
身处如今已是高度内卷的磷酸铁锂行业,不进则退,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量,湖南裕能匆忙抛出65亿定增方案,进一步扩产和“补血”,以期占据竞争优势。
对于企业而言,这一决策无可厚非。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但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在已经出现明显产能过剩、高度内卷的领域继续投入重金,这何尝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呢?
或许,这也是监管层需要斟酌考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