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件的起因,源自几位眼神超好的网友,无意中在日本的超市货架上发现出口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中,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是确实的零添加;
再一看国内超市货架上的海天酱油,配料表却堂而皇之包括: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纳,5’肌苷酸二纳,苯甲酸钠,三氯蔗糖;
这些明显的防腐剂,提鲜剂,食品添加剂和0添加相比;
那当然是0添加更好啊;
那么企业不是明摆着对国内,国外两套标准吗?
舆论声一时四起。
(2)
10月5日,海天发布声明称;
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企业按照各国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
并非网友爆料称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而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零添加,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
同时科普所有消费者:
“简单认为国外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少,或者认为有添加剂的产品不好,都是误解”。
也就是说,含有食品添加剂也不能证明产品就比国外差;
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这个声明,虽然科普了一些基本常识,但是并没有解释核心的问题;
为什么国内酱油中包含添加剂,而国外没有?
海天只要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就自证清白了。
可惜,海天只是信誓旦旦自己的内控标准国内国外一致;
却没有回答核心问题;
而且,究竟内控是怎样的一致又没有继续解释;
难怪网友们不买账,难以令人信服。
(3)
说到食品添加剂这件事,恐怕所有的食品行业都不敢自称纯天然,无污染,0添加;
添加剂各国普遍使用是不假;
而假如添加剂本身带有毒性;
即使只微量使用,即使是在受控范围内使用;
用还是不如不用。
但即使如此,拿添加剂这件事来剑指海天这一家企业;
海天的这口锅背的也有点大。
事实上,远的不说,就只说海天的竞争企业,某锦记,某禾等等;
难道没有使用吗?
要责备的话,也应该是所有的同类企业,而非海天一家。
要责备的话,应该是所有的食品企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一视同仁;
海天只是全球多如牛毛一般的食品企业中的沧海一粟;
如尘埃一般渺小;
背不起添加剂这口黑锅。
(4)
其实,谷氨酸钠基本等同于味精;
5’呈味核苷酸二纳,5’肌苷酸二纳,基本上属于鲜味剂;
三氯蔗糖是甜味剂;
苯甲酸钠,一种防腐剂;
只要在安全的剂量下使用,都是安全的。
然而,虽然各国同类企业都使用添加剂,但也会根据使用的类别和方式,将产品分级;
比如,三级不如二级,二级不如一级;
级别越高,纯度越高,越安全;
当然,越安全,成本也会越高,售价也会越高。
纯天然,无污染,或许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
只是成本太高。
对于高频次消费的酱油来说,一旦高出了公众的普遍购买力,大众都往之项背;
那0添加只能对标极小比例的高端人群;
那才有多少销售量?
那还能支撑一个上市企业吗?
另外事实上,真正毫无防腐处理,O添加的食品,对于储存方式和时间都有极严格的要求;
必须冷冻冷藏,必须在一天之内使用完;
这些要求可能大众并不习惯,还不是今天的生活方式;
而如果大众做不到严格使用的话,其实没有防腐处理的食品反而危害更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
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在较低水平上先保证使用安全。
日本有个高端化妆品品牌Fancl,中文就叫做无添加;
企业自称内部质量控制标准,绝不含防腐剂,比国家的行业强制标准还要高出一个级别;
让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这句话或许没毛病;
但是,质量超过标准的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出奇的贵;
而且包装都是小容量包装,使用限期很短,超期就要报废。
这些限制并不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习惯;
产品只能走高端路线;
市场份额也就只能小众化了。
(5)
说到底,添加剂这件事想要说明白;
还要国富民强,财力能够支撑,居民有较高购买力才行。
美国人是注重食品安全的;
麦当劳,KFC的薯条,汉堡,只要超过时间,立马销毁扔掉;
超市里的保鲜食品,只要超过限期,立马销毁;
但在我们看来也是相当浪费的;
难道就多延长那几分钟就一定不能吃吗?
这个问题或许是没有答案的;
有经济实力,就会计较;
没经济实力,无法计较。
或许,有一天当中国人的购买力再上升一个层次,可以与欧美比肩时;
我们也会该扔就扔;
毫不心疼;
但在今天难以做到;
以相对安全的限量添加,保证基本的使用安全,大概就是诸多矛盾最终博弈的可行性方案了。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