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插花的时尚潮流
宋朝是中国插花史上的鼎盛期。如果说插花是宋朝社会的时尚潮流,那么赵宋皇室与政府无疑就是这一插花潮流的引导者。每逢花季,临安后苑都要“妆点一新”,“间列碾玉、水晶、金壶及大食玻璃、官窑等瓶,各簪奇品,如姚魏、御衣黄、照殿红之类几千朵,别以银箔间贴大斛,分种数千百窠,分列四面。至于梁栋、窗户间,亦以湘筒贮花,鳞次簇插,何翅万朵”。用名贵的器皿簇插珍品牡丹等鲜花,陈列于宫禁,供人观赏。
南宋佚名《盥手观花图》中的牡丹插花
南宋宫廷画师李嵩,绘有一套《花篮图》,分为春夏秋冬四幅。在《夏花篮图》中,插花师用夏天盛放的大朵蜀葵作为主花,栀子花、石榴花、含笑、萱草为配花,衬绕于旁边。
南宋李嵩《夏花篮图》
《冬花篮图》中,插花师则以带叶的大红山茶为主花,配上绿萼梅、白水仙、腊梅、瑞香等冬季花卉、绿叶,主次相从。竹篮也编织得非常精巧,与花卉相得益彰。整个插花组合看起来相当惊艳,体现了宋人高超的插花艺术与精致的审美情趣。
南宋李嵩《冬花篮图》
士大夫更是以插花为时尚。插花被宋人列为“文人四艺”之一,《梦粱录》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有些风雅的文人出游,也要携带桌几,“列炉焚香、置瓶插花,以供清赏”。
《宋人人物图》,士大夫家中的插花
寻常人家也热爱插花。《夷坚志》提到一名爱花成痴的市井女子:“临安丰乐桥侧,开机坊周五家,有女颇美姿容,尝闻市外卖花声,出户视之,花鲜妍艳丽,非常时所见者比,乃多与,直悉买之,遍插于房栊间,往来谛玩,目不暂释。”
北宋苏汉臣《妆靓仕女图》中的水仙插花
宋朝的商家,也喜欢用插花来装饰酒店、茶坊,营造出高大上的优雅格调。《梦粱录》记述说:“汴京熟食借,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良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堪比今天的高档会所。杨万里的一首诗还写到,简陋的路边小店也以插花为装饰:“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
宋人还有“簪花”的习惯,不论男女,不分贵贱,上至君主、士大夫,下至市井小民,都以簪花为时尚,“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六月时节,茉莉花刚上市, “其价甚穹(高),妇人簇戴,多至七插,所直数十券,不过供一饷之娱耳”,可谓爱美之极。
传南宋苏汉臣《货郎图》中簪花的货郎
极度繁荣的鲜花市场
宋人的插花时尚,自然带动出一个繁荣的鲜花市场。在东京,每至春天,“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著名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便画了两处卖鲜花的小摊,一个在城内“孙羊正店”门口,一个在城门外的路边。旁边有市民正在买花。
《清明上河图》上“孙羊正店”门口的鲜花摊
《清明上河图》上城门外的路边鲜花摊
南宋杭州的花市更为发达。三月暮春,正是鲜花盛开时节,也是鲜花生意最为旺盛之时。不独春季如此,一年四季杭州都有鲜花叫卖,“四时有扑戴朵花。春扑戴朵桃花、四香、瑞香、木香等花;夏扑金灯花、茉莉、葵花、榴花、栀子花;秋则扑茉莉、兰花、木樨、秋茶花;冬则扑木春花、梅花、瑞香、兰花、水仙花、腊梅花。更有‘罗帛脱蜡像生四时小枝花朵’,沿街市吟叫扑卖”。
仇英本《清明上河图》,有一间卖盆栽鲜花店
◎本文来源:《风雅宋》(作者吴钩),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