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让学生帮扛大米到食堂:当事方无反应,旁观网友先破防

我是小羽呀 2025-04-27 11:16:35

记得小时候上劳动课,全是纯粹的快乐。同学们带着铲子、镰刀、簸箕,跟着老师在后山干活,能帮老师干活特别荣幸。

可现在,有一所学校让学生帮忙把大米搬到食堂,却引起了好多争议。

学校说组织学生搬大米,一是想通过体力劳动锻炼学生的身体,二是能省点搬运成本,还能让孩子们体会父母赚钱多不容易,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视频里,学生们干得还挺起劲,脸上笑容满满,还主动分工配合。有的学生灵活地爬上货车车厢传递大米,有的在车下自觉排好队接力搬运,现场秩序井然,充满了活力。

不过在一些网友眼里,这事儿味道就变了。质疑声接连不断,有人直接就说搬运大米本来就是学校或者食堂该干的事,不应该让学生来做,还有人话说得挺狠,嚷嚷着要替学生起诉学校,也有人觉得就算是让学生体验劳动,学校也得给学生点报酬。

看的出来成年人对教育实践和利益关系很敏感。以前对劳动单纯的看法,在现实利益下变得复杂了。

也带出了不少疑问。现在大米配送一般都包含卸货服务,运费里也有卸货的钱,这次却让学生来搬,那本该付的卸车费到底去哪儿了?要是采购合同里真没包含卸货费,食堂因为学生免费干活省了开支,那学生平时吃的米饭价格是不是也该降点?这些实际问题一出来,原本出发点挺好的教育实践活动,就莫名其妙被利益纠葛的疑云给罩住了。

按常理推测,货车司机从中赚钱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行业习惯是送货上门,卸货费都算在总价里了。要是真有问题,很可能是食堂的相关人员想两头占便宜,既省下学生搬运的钱,又照收供应商包含卸货服务的报价。不过到底怎么回事,还得看采购合同,确实不能小看有人想黑心地捞钱这种可能。就算采购的时候真没卸货费,食堂省下来的钱也应该给学生实惠。但现实往往不随人愿,食堂涨价的时候总能找出各种理由,像菜价涨了、煤气费高了等等,可降价却难上加难,就跟手机套餐资费只会涨不会降一样,让人没办法。

劳动教育关键就看怎么执行。要是学校提前跟家长好好沟通,清楚地说“这是一堂特别的劳动课,通过帮食堂搬米培养孩子吃苦精神”,估计多数家长都会乐意支持。但要是学校偷偷摸摸的,想拿学生劳动代替装卸工工作,那就跟“周扒皮”没区别了。

适当让学生进行体力劳动对他们成长有好处,但前提是不能有人趁机捞好处。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聊聊,问问“搬米的时候老师怎么说的?食堂有没有给你们防护用具?”要是发现搬米之后食堂饭菜价格没降反而涨了,那就得找学校要个说法。

只有弄清楚劳动教育最初的目的,保障好学生的权益,校园劳动才能回到育人的本质上,而不是变成利益争夺的工具。

0 阅读:13

我是小羽呀

简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