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5年8月,34岁的桓温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出镇荆州,并不出意料地迅速完成了对荆州的全面接管。
但这个精神小伙,跟刚刚登基的汉武帝一样,不愿意蹉跎岁月,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有的是想法和精力,想做出一点让人侧目的成绩出来。通过一年多的打听和观察,桓温觉得成汉那颗柿子已经成熟了,很软很好捏。
于是,桓温便赶紧内部计划和部署攻打成汉的事情,但是其手下将佐却意兴阑珊,认为这个计划很不合理。
安西将军桓温将伐汉,将佐皆以为不可
但桓温可能因为部下的反对而改变自己的决定吗?他在内部一锤定音之后,于当年11月正式上书朝廷,请求伐蜀。
同时,桓温也心知,东晋朝廷那些大爷这么多年来就没想过要主动出去揍别人的事情,压根就不会同意自己的请求。即便破天荒地同意了,那个审批流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好的事情,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于是,不等朝廷回复,命袁乔率二千人为前锋,直接与征虏将军周抚、辅国将军司马无忌率万余精兵就西征了。反正报告我是打了,也算是给了你们朝廷面子了。
东晋朝廷这边知道消息后,果然对桓温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大加谴责,同时对西征军的前景深深地担忧着,一万多人就敢逆江而上、穿过长江三峡去灭人家成汉一国,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搞法吗?无知者无畏呀!
可东晋朝廷那帮老少爷们大概率忘记了,当年苏峻也就是凭着万余精兵,差点颠覆了他们东晋。不是万余精兵就灭不了国,而是要看谁领兵,在什么形势下去揍谁?
当时的东晋朝廷只有当初劝谏不让桓温去荆州的刘惔说桓温必能灭蜀,理由是他觉得桓温这小子从小就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只不过桓温若是灭蜀成功,今后可能要专制朝廷了。
桓温此次入蜀,有一个巨大的利好,那就是整个三峡之险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强力打通那段长江最险航道,闲庭信步就把队伍带到当年丞相在白帝城南岸摆的八阵图石垒。桓温还给那些一脸懵逼的将士们当了一下解说员,说那是常山蛇势。
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
丞相的八阵图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常山蛇势”可以概括的吗?但是桓温至少还是能看出一点“首尾相顾”的门道来,还能在群情懵逼的时候给出一个下得了台的解释,说明这位爷平时也是忽悠界的一把好手。
347年二月,领略完长江三峡沿途好风光之后,桓温顺利沿江一路推进到了青衣(今乐山市)。
而突然被人兵临城下的成汉,确实如桓温给它的鉴定书一样,国防形同虚设。直到敌人开进到了腹心之地,才赶急赶忙地前来设防。
温次青衣,势大发军距守
又派李福和昝坚等数千人从山阳(双流区牧马山南)前去阻击桓温。将领们都认为桓温将从步道而来,欲在江南岸设伏对付桓温。
谓温从步道而上,诸将皆欲设伏于江南以待王师
可是,昝坚不同意,率领各部从江北岸的鸳鸯碕(四川彭山县东北江口镇西北)渡江往犍为而去。
结果桓温却真走了众将判断的那条路,双方擦肩而过。
三月时,桓温已经狂奔到彭模了(彭山县东南、岷江东岸),此时离成都已经不远,桓温便与众将商议要如何才能一举拿下成都。有些同志主张兵分两路,齐头并进,逼着成汉也跟着分兵。
议者欲分为两军,异道俱进,以分汉兵之势
但是袁乔同志坚决表示反对,他认为己方本就是孤军深入,没啥太多选择,只能毕其功于一役,分兵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吃了败仗的后果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现在已经到了成都边上了,想太多都是瞎耽误,必须攥成拳头主动出击,一鼓作气往前冲,只带三天军粮,成破釜沉舟之势,才能一举克敌。
桓温是个优秀的主帅,迅速在同志们的争议中权衡了利弊,采取了袁乔的意见,留下参军孙盛、周楚带少数军队守辎重,亲自引全军直取成都。
成汉的李福在桓温走后,果断率军袭击了桓温军的辎重大营,但被孙盛等人的少量驻防力量给顶住了。
桓温立马杀了个回马枪,三战三捷,没怎么费劲就击溃了这支偷袭部队,镇军将军李位都率部投降。
温进,遇李权,三战三捷,汉兵散走归成都,镇军将军李位都迎诣温降
就这样,桓温顺利率军兵临成都城下。
与此同时,昝坚的阻击部队到了犍为,才知道和桓温走岔了道,于是再回头从沙头津往北渡江。等到昝坚追上时,桓温已经到了离成都城十里之遥的十里陌,昝坚的部众不战自溃。
昝坚至犍为,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已军于成都之十里陌,坚众自溃
无论是李福拿不下残兵驻守的辎重区,还是昝坚找不着桓温的主力部队,还是成汉整体的脆弱国防让桓温的仅仅一万人打到了成都城下,这些都足以说明成汉此时的国家状态确实有点捉襟见肘的味道。
但面对桓温的兵临城下,李势并没有选择固守成都城,而是集结所有剩余兵力,在成都城外的笮桥和晋军决战。
这个时候,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李势不这么急于决战,而是依据成都城和桓温打持久战和消耗战,胜利的天平将会如何倾斜呢?窃以为,更大的胜算还是在成汉那一方的。像这样的灭国之战,国力、君主、将帅、参谋、民心、粮草等等因素,全都可能成为左右胜负的关键因素,像桓温这样带着一万人就敢孤军深入去灭一国,说实话是相当冒险的。因为李家尽管频繁内乱、君主无道、百姓离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凭借一支万人军队顺利拿下成汉。万一人家躲在城里跟你耗着,你一万人左右,且没有攻城器械,你能攻城吗?攻不下成都城,你能耗得过人家吗?
总而言之,李势放弃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据守方式,而选择了对自己最为不利的直接出城迎敌方式。当然,李势这种作战风格,跟少数民族的战斗属性也有极强的关联,尚武的民族在面对战争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会习惯性地选择正面硬刚。
但不管如何,即便是出城死磕桓温,李势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首先是主场优势,其次是李势自带猛男气质,喜欢身先士卒地带头冲杀,对激励军心士气有天然的加成作用。
两军交战后,战况一度发展到非常惨烈的程度,桓温的前锋军失利,参军龚护战死,成汉军的箭矢甚至射到了桓温的马前。搞得桓温军中的所有人都虚了,意欲退兵。就连桓温本人也默认了这一选择,下令要退兵了。
但就在这个时刻,历史非常幽默的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负责打战鼓的鼓吏在关键的时刻将撤退的鸣金信号操作成了前进鼓号!这一顿鼓声搞得大家一脸懵逼之余,晋军再次不要命地往前冲,并成功冲垮了成汉军队的阵型和信心。
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然后,晋军顺着攻势跟着汉军攻入了成都,并焚毁了小城。
眼见大势已去,李势最终选择了乘夜逃走。但是,逃出城外九十里,又感觉无路可走了,最终扶棺出降。
桓温在拿下李势之后,并没有把李势就地正法,而是将他赦免了并送往建康。随后,在当地举任贤能,援引贤才为己用,将成汉旧臣王誓、王瑜、邓定、常璩等人辟为参军。一个月后班师返回江陵,半路上又讨平了王誓、邓定、隗文的谋反,最终成功搞定了蜀地。
上述就是桓温灭蜀的全过程了,算是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之下的极其戏剧性的结果吧。但不管怎么说,拿下蜀地对于桓温意义重大。如果大家对于三国历史比较熟悉,对比一下桓温这时的势力版图,以及桓温拥有的自行招募军卒、调配资源权力,他其实隐隐然大有当年二爷失荆州之前的蜀汉模样了。
与此同时,收复蜀地不仅帮助桓温减轻了西线的防备压力,同时也使得天府之国后来成为了桓温的大粮仓,成为了后面桓温叱咤风云的关键物质保障。
另外,这初出茅庐的大功,正是桓温在东晋顶级权力圈中迅速立足所亟需的背书。有了灭蜀之功,桓温算是正式成为了东晋第一军阀了。
大家或许可以看到,对桓温意义极其重大的灭蜀之功,来得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艰难,是不是忽然之间又觉得人生的成就与所谓的努力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而跟运气关联更大一些?如果大家真的是这么认为,那说明还停留在看事物的表面阶段。
首先,灭蜀时机的选取问题的。尽管当时后赵和前凉正在死磕,北线暂无军事威胁,且成汉近些年内乱不止、君王无道,但毕竟镇守荆州的桓温当时只有一万兵力,该不该打?能不能打?打不打得赢?这些问题对于东晋的朝廷来说,很多人就真不一定看得明。更为重要的是,东晋群臣,可能更多缺少了一种敢打的勇气。只有桓温敢于当机立断。
其次,其他人能否做到桓温这种不按指示打仗呢?东晋从建立之日起就不缺乏尾大不掉的权臣,王敦、苏峻、祖约,这都是聚兵造反过的军阀,但是这些都有一个共同属性,那就是窝里横。“往外打”这三个字由来在东晋就没啥存在感。桓温灭蜀,虽然有借功立威的急切成分在里面,但关键是他敢赌,一万多人不远千里去灭掉一个国家,这很疯狂的。跟当年邓艾偷渡阴平小道,最后剩下一万多叫花军直插江邮,几乎是一个剧本。
最后,才是一些可遇不可求的神奇反转。比如双方在战场上殊死搏斗,桓温这便已经明显感觉不敌、准备退兵了,但谁能想到鼓兵却阴差阳错地把鼓给敲反了,哐哐哐就是一顿进攻鼓。乱拳打死老师傅,这通鼓不光把自己人给敲懵了,有把敌人给敲懵了,成汉的兵士没想到晋兵比自己还不要命呀,那个劲一卸,就打不赢了。说实话,只要桓温在成都城下首战失利,那他这一万人能否拿下成都还真不好说。
总而言之,透过桓温灭蜀成功这么一个历史案例,我们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机会不管你抓得到或者抓不住,它就在那里;但几乎所有的好运气,一定是我们勇往直前之后,才有可能得到的命运馈赠。
我们有些朋友看待问题或许会比较片面,在对待一些过于轻描淡写的历史事件时,很容易自我臆想,觉得自己也可以,甚至比当事人更厉害。比如桓温灭蜀,就是那么一顿反敲大鼓就解决的事情,这活谁干不了?
但实际上呢,很多事情只有我们自己有过相似的经历和见识,才会有特别深刻的切身体会。咱先不说打仗不打仗的事情,怪吓人的,就让咱现在带着一万多人从湖北的荆州跑到四川的成都自驾游一个来回吧,有多少人真能把这事整利索?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现在很多人之所以感觉别人的成功总是来得那么容易,其实本质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想清楚“由易到难、由细至巨”的成功逻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样的警句我们也并不是没有学过,但学过的金玉良言,在没有实践认知的固化下,终将淡然于现实的挣扎与扭曲之中,而这种扭曲过后的理所当然逻辑,会加更害人不浅的。
比如有些其心可诛杀的人到处在鼓吹“摆烂心理”,说什么姜子牙八十岁还在钓鱼,孙悟空关了五百年禁闭、白素贞1000多岁才谈恋爱……总之,不要急,人生的好日子还长着呢,只要你躺着等死,你就会比别人活得精彩。所以,现在很多小年轻就此消除下去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姜尚年八十渭水垂钓”是在讲“将遇良才”的问题、“孙悟空封印五指山下五百年”那是在讲“化解戾气”的问题、“白素贞千年后青城下山”那是在讲“因果循环”的问题。
有时候,真的很难确定我们的小朋友是在历史中受到的伤害多一点,还是汲取的营养多一点?
前不久尚有朋友在说,现在很多小孩大学毕业后,都不想正儿八经地好好工作了,他们觉得自己发现各种各样的风口呀,站在那个风口下去,被那大风吹、大风吹,就算是猪也是天上的猪呀……比如当网红、当主播。我不知道怎么去劝说忧心忡忡的朋友,所以脱裤子放屁地跟他说想开点就行了。
实际上,我是真没办法去劝说这种事情,这种事情不就是所谓的“机会主义”盛行嘛。但历史历来就存在机会主义呀,比如邓艾带着三万多子弟兵偷渡阴平,成功把自己抬进了武庙;比如桓温带着一万多人一路观光旅游似的就灭了成汉;比如唐代的王玄策一人借兵灭印度,直接给军事战争描上一层神话色彩……
一个一直渴望成功,且看到了很多轻而易举的成功案例的人,试问,他怎么可能相信成功是艰辛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是需要反复测算和精准控制的?
诸葛亮就因为没有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黑得多惨?即便后世,我们不信邪的闯王同志几乎用生命验证了这一方案不可行,却依然无法断绝此事给诸葛亮招黑。原因在哪,原因在前面有了一个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人家韩信为什么能从汉中打出去,你诸葛亮为啥就不行呢?别跟我们扯什么外部形势变了,你就是不行!
现在某培训学校的老师,通过团队创作点小作文,再加上自己专业擅长的小英语,然后爆红于网络,年入千万……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甚至恨不得以女相许,这真的是一种好的社会现象吗?桓温万人灭蜀,史书都没有大书特书,又是因为啥呢?
我们要允许机会主义的存在,但一定要压制机会主义的盛行,真的,这并不矛盾!因为我们既需要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更需要脚踏实地成就事业的理性。永远不要过于狂热和盲目,不要奢望会有命运的照顾,也许等你有一天到桓温那样撑不住要撤退的时候,命运给安排的不是反击的鼓声,而是索命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