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到西双版纳,我用几个月吃懂这碗米干……

罗伊的世界奇妙 2024-10-30 17:13:49

说起云南的饮食,作为重要主食的材料基本都跟米有关,又大多是条状,如米线、饵丝、米干……

这几样当中,顺利走出云南,且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米线了。

还没到大理时,不知道什么是饵丝;没来过西双版纳,便不了解米干为何物。

对于西双版纳和普洱地区的百姓来说,米干就如北方人的面条、山东人的馒头,是餐桌上的常客。

米干其物

按照资料记载,米干是起源于普洱地区的叫法,这种主食材料流行于西双版纳、普洱以及元江等地,深受百姓喜爱,特别是傣族同胞。

刚到大理的时候,起初虽不知饵丝为何物,但脑补其形象还是八九不离十的。

可是初闻米干这一名词,虽然CPU飞速运算,还是没能分析出它的形状与质地。

刚见到米干的第一反应,这不就是河粉吗?

这两样东西确实长得挺像,坊间也说米干就是昆明人叫的卷粉,广东人说的河粉。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不对,是阳光明媚的日子,专程开车去了趟普洱,看了一下傣族传统米干的制作过程。

精挑细选的大米洗净、浸泡,之后磨碎,再用纱布层层过滤为米浆。

把制作好的米浆薄薄平摊于金属蒸盘,上锅蒸40秒左右,然后掀起,挂在竹竿上晾。

经过晾晒的米片晶莹剔透,质地软糯Q弹。用快刀切成条状,云南人餐桌上的米干就此诞生了。

因此,总体来看它跟河粉真的很像:大米磨碎,滤浆蒸制,薄薄成型,晾晒切条。

作为一个有内涵的吃货,每每了解一种饮食文化,就不由得感叹人类的智慧。

日常吃法

若说米干像山东人的馒头,那么还不太贴切,毕竟面粉做成馒头这一步,就可以直接吃了。这么来看,米干更像是北方人的面条,日常吃法多样。

在西双版纳的街头,各种小吃店、快餐店几乎都有米干。

米干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味道,若是能感知,那便是米香了。它的口感软糯,但不失弹性和劲道,因此可汤、可拌,还可炒。

西双版纳的傣味米干是必须要品尝的特色小吃,在这一碗看似汤米线的小吃中,蕴含着傣家人的饮食文化。

新鲜的土鸡收拾整理干净,要耗上一夜的时间熬制这锅鲜汤。汤,是这道美食的灵魂所在。

除了土鸡汤以外,也有店铺用大骨熬汤。

作为一碗汤米干的配菜,或者说浇头,一般有红烧牛肉、酸菜肉、蘑菇、猪肉杂酱等,丰富多样。

单是这些,只成就了米干美味的一多半吧,丰富的佐料则是锦上添花。

米干铺子的调料桌上,盆盆罐罐摆作一排,剁碎的小米辣、腌酸菜、折耳根、番茄酱、豆豉等一字排开。

食客们根据自己的口味取用搭配,瞬间点燃味蕾。

受地区气候影响,傣族人喜欢凉拌食物,在这里,米干也可凉拌来吃。

和热气鲜香的汤米干不同,一碗凉拌米干爽口开胃。

柠檬汁、小米辣、树番茄等多种调料都是傣族人的心头好,将它们神奇地融合、调配,则成了傣味美食的另一道灵魂。

与前面几种风味不同,豆汤米干则是普洱的传统美食。

一勺豆香四溢、浓稠适中的豌豆汤,浇在切成条丝状的米干上,依次放入肉酱、韭菜、豆芽等配菜,再根据个人口味加葱、姜、蒜、辣、泡菜等调味料,一碗独具特色的豆汤米干就呈现在面前。

挑起米干入口,豌豆汤的鲜香、米干的嫩滑,还有各种佐料的酸、辣、辛、香、冲在舌尖融合……

因米干如河粉一样的制作工艺和属性,民间也会将米干炒来吃。

一种典型的做法是采用牛肉、云南酸腌菜来炒制,其成品形似炒河粉,但口味很云南。

不管怎么“折腾”,米干总会以一种美味的形式呈现在百姓的餐桌上,融入到人们的生命中。

坊间印象

真正的当地味道,往往不在游客区。走在西双版纳的街巷,最具本地风味的小吃店往往都是不起眼的小铺子,或夫妻经营,或家人一起打理。

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店,也是当地百姓最喜欢光顾的。

千万不要小看一碗米干和一家小铺面,正是这看着不大的营生,从清晨就早早开始准备了。

每天四五点钟,天还没亮,店主便开始切肉、制作杂酱,择菜、清洗,制作各种佐料。

等到了上学、上班的时间段,客人进门,店家就忙着烫米干、出品,人们则吃得烟火气十足。

早上的餐点一过,洗碗、收拾、打扫也不是件小事。日复一日,在这一碗小小的米干中,倾注了店家的心血、青春与时光。

作为一个喜欢旅行和美食的人,这些年走南闯北最爱寻觅那些藏在巷子里的坊间美食。

能代表当地人的生活,反映当地饮食习惯的美食,才是真正的地方文化。

对于中国的旅游和美食领域,特别是在现今打卡热潮的推动下,太多所谓的地方特色变了味儿,走上了资本驱动的道路。

当我们逛到一地,不妨去走街串巷,看看那些老街,跟当地人一起在不起眼的小吃店排一排队,没准儿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