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下棋输给侍卫,10天后发现侍卫遗体,康熙说出8字成千古名言

大博小阳 2025-04-22 14:45:30

康熙大帝,那可是清朝繁荣昌盛的开创人。他当家做主那会儿,老百姓日子过得安稳,社会一片和谐,经济噌噌往上涨,军力也是杠杠的强。

就是这么个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皇帝,跟侍卫下棋时,竟然被侍卫给赢了。更奇怪的事儿还在后头,那个侍卫在赢了棋后的第十天,不明不白地死了。康熙听说这事儿后,感慨万千,还留下了八个字的名言。

【对弈数局,总是获胜】

1698年那会儿,清朝的康熙大帝正往木兰围场赶路。走到伊逊河边上,皇上瞧这景色挺美,就让随行的大队都停了下来,打算就在这儿歇一晚。

不过,这漫漫长夜真是难熬,康熙老想着找点乐呵来消磨时光。所以,他就把一帮贴心的重臣叫来,一块儿陪他下棋。这些大臣能得到康熙的青睐,说白了就是因为他们会看皇帝的脸色行事,能让皇上心里舒坦。

所以,跟皇帝下棋时,他们都会偷偷留点余地,确保皇帝能赢。他们心里清楚,一旦在棋盘上胜过皇帝,很可能会惹皇帝不高兴,到时候官职可就难保了。

不过,就算在棋盘上屡屡获胜,康熙还是觉得不够过瘾。他琢磨着,朝中那么多大臣,怎么下棋技术都不如他呢?这难道意味着朝廷里没更厉害的人才了吗?

康熙皇上想找个实力差不多的对手,于是放出大招,说谁要能赢,就给“银子一百两,官职连升三级”。这奖励听起来确实挺让人心动的,但朝里的大臣们一个个都精明得很,知道这不是好惹的差事,谁也不敢轻易去碰这烫手山芋。

大家伙儿都愣在那儿不动弹的时候,突然有个小侍卫从人群里站了出来。按说他这个级别,跟康熙下棋那是没门儿的事儿,可康熙压根儿没瞧不上他的职位,反倒是挺高兴他站出来的,毕竟总算有个人敢接他的棋局挑战了。

【失去上风,对弈中断】

那么,猜猜这位侍卫到底是谁?他叫那仁福。清朝史书里头关于他的记载少得可怜,就说他是当年跟康熙皇帝下棋,差点儿赢了皇上的那个人。

棋局刚开局,那仁福就采取了猛烈的进攻策略。就算康熙皇帝精心布置,设法抵挡,也难以挡住那仁福的猛烈攻击。

再说了,仁福那小子居然把康熙的“炮”给拿掉了,在围棋里,“炮”这棋子攻击起来可是最猛的。一旦没了“炮”,那一边可就被动了,想赢这盘棋可就难喽。

正当仁福快要拿下这局时,皇帝边上的太监猛地指向不远处的山林,大声叫道:“瞧,那边有只老虎!”康熙这次出来就是为了到围场打猎,既然老虎自个儿送上门来了,他肯定要去追捕。

然后,皇上就让小侍卫站在那儿,守着那盘棋,说等他打完老虎,回来接着下。

康熙皇上麻利地跃上马背,后面跟着的大臣们也都连忙上了马,一块儿跟着皇上去猎虎。可等他们进了山林里头,才发现这儿哪儿有什么大老虎啊,就一头野鹿在那儿。尽管如此,皇上还是毫不犹豫,拉弓射箭把那头野鹿给射杀了。

康熙打猎打到鹿后,心里头那个高兴啊,下棋的事儿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他带着大臣们继续往山林里头钻,就想着在这片林子里再多猎点好东西。

那小侍卫咋办呢?他只能乖乖听皇帝的话,默默地站在棋盘旁边,盼着皇帝快点回来。

【皇帝归来,侍卫已死】

打了十来天猎,皇上觉得累了,这才想起跟小侍卫那盘没下完的棋。皇上就问旁边的太监,那个小侍卫现在在哪呢?

但是,那太监说话吞吞吐吐,说他也不清楚侍卫在哪,还瞎猜侍卫可能还在下棋那儿守着。康熙一听,立马带着一帮人又回到了下棋的地方。

但等皇帝到了这儿,却发现仁福已经倒在棋局旁边,身子硬邦邦的没了气息。

那仁福为啥会死呢?说白了,这儿天气太冷,加上小侍卫十来天都没吃东西,最后就在棋盘那儿没了命。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好奇,为啥没人给那仁福送吃的呢?康熙出发打猎前,只是让他在这儿看着棋局,照理说,那仁福应该有机会去吃点饭、歇歇脚吧。

这么说吧,小侍卫的死里头肯定有事儿。那到底谁下的手呢?是康熙身边的太监干的。

要不是他提起在山林深处瞅见老虎的事儿,康熙铁定会下完这盘棋才走人。

所以,说来说去,那仁福的死跟这位太监脱不了干系,是太监间接导致的。不过话说回来,那仁福为啥要寻死呢?说白了,就是因为他跟皇上的权力较上劲儿了,挑衅了皇上的威严。

【见到死尸,说了8字】

虽然康熙心里头想找位下棋高手跟他过过招,但他身为皇帝,可不愿意在大臣们面前真的输给一个小侍卫,那多丢皇家的脸啊。

因此,当皇帝的那枚“车”棋子被拿掉后,他心里头就已经憋着一股闷气了。但这时候的那仁福,压根儿没瞧出皇帝的不悦,满脑子就想着怎么把皇帝给赢了。

那时候,皇上身旁的太监察觉出了异样。为了给康熙找个理由离开,他就说看到前面有老虎出现。这样一来,皇上就有了借口,能顺利从那棋盘上走开了。

所以,仁福的死其实另有隐情,他是因为触犯了皇帝的威严才丢了性命。

那么,康熙到底是怎么把这事儿给遮掩过去的呢?

一开始,康熙瞅见侍卫的尸体,立马就蹦出八个字:“当君不讲信用,还咋当君啊?”边上的人一看,心里都琢磨着,康熙皇上这是在怪自己呢,觉得是那仁福的死,都是自己没做好导致的。

这其实就是皇上给自己找了个甩锅的理由,皇上想让大伙儿清楚,那仁福的死跟下棋没关系,根儿上是皇上自己“说话不算数”导致的。

康熙为了让大伙儿真心觉得他是个勇于认错的明君,特地亲手写了一份自责书,好好反省了下自己的不对。不光这样,他还派人找到了那仁福的亲人,并且大方地赏了他们一大笔钱。

看看康熙皇帝的那些做法,很明显,他是个相当精明的皇上。他晓得怎么拿捏人心,好让自己的事儿顺利办成。

要是那场下棋时,没有太监出来打圆场,康熙真的败给了那仁福,你说康熙皇帝会不会火冒三丈,直接把他给处决了呢?要是真这么干了,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心里头肯定得发凉。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