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待了10天,每天都被安排去给弟媳家帮忙做事,最后接到婆婆的电话说孩子生病了,我才下定决心

若初故事 2025-01-31 10:40:16

我叫小玲,今年刚过三十岁。结婚七年,儿子五岁。在外人眼里,我的生活平平淡淡,但也算幸福圆满。然而,这次回娘家,让我彻底明白了一件事:娘家,已经不是我心中的那个避风港了。今年春节前,我带着儿子回了趟娘家。本来想着趁着春节,好好陪陪爸妈,也让他们看看孙子,感受天伦之乐。毕竟,我和丈夫平时工作都忙,只有春节能腾出时间在娘家待久一点。于是,我跟单位请了假,提前十天回到家乡。一到家,母亲看到我和儿子,立马笑开了花,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开了。她接过我手里的行李,低头摸了摸儿子的头,眼里满是疼爱。我心里也涌起一阵暖流,那种久违的归属感和安心让我觉得这次回来是个好决定。可是,这种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从第二天开始,母亲便开始给我安排各种“任务”。“玲啊,你弟媳今天去她娘家,你去帮她看一下家里的两个孩子,别让他们闹腾。”母亲早上端着热茶走进我的房间,一边说一边把茶杯往床头柜上一放。我愣了一下,心里有些不情愿。毕竟我也是回来休息的,而且带孩子是个体力活,我自己还带着儿子呢。但看着母亲满是期待的目光,我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这一天,我在弟弟家忙得团团转。他家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两岁,正是最闹腾的年纪。我一会儿给他们做饭,一会儿陪他们玩耍,儿子也想找我玩,但我实在顾不上他,只能让他自己玩。等到弟媳傍晚回来时,我已经累得腰酸背痛,恨不得立刻回房躺下。可母亲并没有因为我的辛苦而减少对我的“安排”。第三天,她又让我去帮弟媳打扫院子;第四天,让我帮着去买菜;第五天,干脆让我带着儿子和弟媳家的孩子们一起去游乐场——名义上是让我带孩子们玩,其实我更像是一个“临时保姆”。我开始觉得有些委屈。这次回娘家,我原本是想享受一下难得的清闲,和父母多聊聊天,弥补平时不能陪伴他们的遗憾。可每天被各种安排,反倒像是在“打工”。每次回到家里,我看到父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母亲则忙着做家务,对我连一句关心都没有。我想跟他们聊聊天,可他们似乎也没这个心情,总觉得我就应该帮弟弟弟媳分担一些。终于,第十天的早晨,我的手机响了。是婆婆打来的。“玲啊,孩子昨晚有点发烧,吃了药也不见好,你能不能赶紧回来?”婆婆的声音里透着焦急。我的心猛地一沉,连忙问了些细节,得知儿子昨晚哭闹不止,婆婆也是整夜没睡好。我一边安慰她,一边迅速收拾起了行李。母亲看到我忙乱的样子,疑惑地问:“怎么了,这么急?”“妈,孩子发烧了,我得赶紧回去。”我一边往包里塞衣服,一边回答。母亲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很快舒展开来,淡淡地说:“哦,那你回去吧。不过这次回来,还是挺忙的吧,弟弟弟媳都挺感谢你的。”听到这话,我的手顿了一下,心里一阵酸涩。原来在母亲眼里,我的这些天的辛苦,只是为了帮弟弟弟媳而已,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我深吸了一口气,强忍住心里的委屈,点了点头:“嗯,我先走了,妈,爸,保重。”一路上,我的脑海里不断回想着这些天的种种。其实,我不是不愿意帮忙,也不是不能理解母亲对弟弟的关心。可是,我也是她的女儿啊,我回娘家,是想要得到一点温暖和关怀的,而不是变成别人的免费帮手。我想着儿子生病的样子,心里越发难受。到了家,看到儿子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小小的手还在摸着额头,我的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我走过去,轻轻摸了摸他的额头,还好,烧已经退了。我低下头亲了亲他的额头,小声说:“妈妈回来了,别怕。”婆婆在一旁安慰我:“还好你回来了,他晚上一直喊着找妈妈呢。”听到这话,我心里的委屈再也压不住了。想起这些天在娘家忙得团团转,却没有一句关心,而自己的孩子生病了,我却没能及时陪在他身边。我对婆婆感激地点点头,然后坐在床边,一直守着儿子,直到他睡着。那一晚,我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总是护着我,不让我受一点委屈;想起了结婚那天,母亲拉着我的手,哭着嘱咐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可是现在,为什么一切都变了呢?为什么我回到家,反而成了那个“该帮忙”的人?我明白,母亲对弟弟弟媳多一些关心,是因为他们离得近,平时也更亲密。可这并不意味着我就应该理所当然地被忽视。我也是她的孩子啊,我也需要关怀和爱。那天晚上,我下定了决心,以后再也不回娘家了,至少,不再像这次一样待那么久。我知道,这个决定或许有些激动,但我真的不想再经历这样的委屈。我希望有一天,母亲能明白,我需要的,不是让我去帮忙,而是她能像以前那样,真正地关心我、爱我。第二天,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告诉她孩子生病的事情。母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只是说:“照顾好孩子,自己也注意身体。”挂断电话后,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我知道,母亲不是不爱我,只是她的爱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而我,也需要学会接受这种变化,学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或许,每个女儿在成为母亲后,都需要经历这样的一段过程:从渴望被爱,到学会独立,再到最终明白,自己也需要为爱而付出。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珍惜眼前的幸福。虽然以后可能不会再长时间回娘家,但我对母亲的爱不会变,只是我也会把更多的爱和关怀,留给我的儿子和我的小家庭。我想,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吧。

1 阅读:22

若初故事

简介:人生就像一本书,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翻不过的页,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