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我变了。以前的我,总是个能吵能闹的小家伙。班级里谁没听过我的笑声,谁没被我闹得哭笑不得?可那天,他们坐在我对面,冷静得像两个陌生人,轻飘飘地告诉我:“我们决定离婚了。”那一刻,我觉得世界裂开了一条缝,所有熟悉的一切全都从那缝隙中溜走了。我看着他们,一个低着头搓手,一个僵硬地摆弄手机,没有眼泪,没有争吵,就像一场冷冰冰的告别仪式。而我,连一句挽留的话都说不出口。从那以后,我就变得沉默了。每天放学回家,要么窝在房间里对着书发呆,要么盯着手机屏幕发空,耳边少了他们吵吵闹闹的声音,心里反倒觉得怪不舒服。爸搬到了离家不远的一个小区,周末才接我过去。我妈也忙得团团转,总说:“小璟,妈妈最近工作多,下班晚,自己多注意身体啊。”注意身体?我都快要忘了,家里曾经是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那天,是个普通的周六,我被爸接到他的租房里。他的屋子小而简陋,除了一个沙发、一个茶几,就只剩下一台孤零零的电视机。我坐在沙发上,一边刷手机一边无聊地等晚饭。爸不太会做饭,只会简单地煮点面或者热个速冻饺子。“璟,帮我拿一下柜子上面的盒子。”他从厨房探出头。我随意地嗯了一声,站起身去他卧室的柜子上摸索。那是个很旧的柜子,颜色发黄,抽屉滑轨都有些生锈。我伸手去够那个灰扑扑的纸盒子,结果不小心扯掉了一叠文件。“爸!”我喊了一声,他没听见。我只好蹲下来捡,结果捡到一半,我的手顿住了。那是一沓信封,纸质已经泛黄,边角还有些卷曲,看样子年代不短了。我犹豫了一下,忍不住抽出一封打开,信纸的字迹一看就知道是我妈写的。信开头写着:“阿磊,见信如面。”阿磊是我爸的名字。我愣了愣。信的内容很简单,是一封又一封的家常话:“阿磊,今天你又偷偷给我买了早餐,我说过让你省着点钱,自己吃好才是正经。”“阿磊,我去你家了,你妈做的菜真好吃,可我总觉得自己笨手笨脚,害你挨骂了,对不起。”“阿磊,今天我们吵架了,我难受了一晚上,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可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字迹从刚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变得潦草飞扬,像是写信的人从青涩的女孩,渐渐长成了一个习惯唠叨的妻子。可每一封信的最后,她都会写上一句:“我很爱你。”我捏着那些信,感觉手指都在发抖。我从来不知道,我妈会写信,而且是写给我爸的信。“你在看什么呢?”我爸从厨房里探出头。我猛地把信塞回去,像个做错事的小孩一样慌张。“没什么。”我匆忙把东西收拾好,把盒子递给他。晚饭我几乎没怎么吃,脑子里全是那些信的内容。我试探着问:“爸,你跟妈,为什么离婚啊?”他顿了顿,放下筷子,“两个人过不下去了呗,凑合着只会更难受。”“可你们以前不是挺好的吗?”他没回答,反而说:“那些事,你不用想太多,好好学习,别被我们影响了。”那一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半夜都睡不着。我想起那些信,想起他们曾经的样子——那个冬天,我发高烧,我妈一边给我喂药一边埋怨我穿太少;我爸则连夜跑出去给我买药,回来时满身寒气,却一脸的笨拙和担忧。他们是爱过的。我忍不住又去翻那些信,发现最下面还有一本薄薄的笔记本,封面是老式的蓝色塑料皮。我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我小时候的照片,贴得整整齐齐,还配了不少文字。“第一次喊妈妈。”“第一次走路,摔了个屁股蹲。”“幼儿园的第一张奖状。”看着看着,我的眼眶湿了。我不记得他们什么时候为我做过这些,但显然,那时候的他们,是用心在爱的。接下来的几天,我变得更加安静。我总是偷偷地观察他们,无论是爸还是妈,脸上都挂着疲惫的神色。我开始明白,他们离婚不是不爱我了,而是他们自己也累了。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把那沓信拿给我妈看。“妈,这些你还记得吗?”她接过去的一瞬间,整个人都愣住了。她翻开信,眼睛慢慢变红,手指微微发抖。“这些是从哪找到的?”她低声问。“爸那儿。”她沉默了很久,叹了口气:“那时候我们都年轻,没想那么多......”“妈,其实你们以前挺幸福的吧?”我小心翼翼地问。她的眼泪终于掉下来,点了点头:“是啊,可后来......有些事情,不是光靠爱就能解决的。”我懂了。他们的爱,从来不是假的,只是被现实磨得伤痕累累。从那天起,我的心情轻松了不少。我开始主动去和他们聊天,问问他们的工作,讲讲学校里的趣事。我发现,他们虽然不在一起了,但却在各自的世界里努力生活。有一次,爸送我回家,站在门口时,他突然问我:“小璟,你会怪我们吗?”我摇摇头,认真地看着他:“以前有点,现在不会了。”他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你长大了。”是啊,我长大了。我终于明白,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脆弱和挣扎。他们爱我的方式,或许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但它一直都在。那些信件,成了我心里的一盏灯。每当我觉得孤单时,它们就会告诉我:爱,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