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从小“被喂饭”和“自己吃”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明显

海莲转趣事 2025-04-08 12:22:31

饮食问题对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吃饭问题,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吃饭,摄取足够的营养,从而茁壮地成长。

不过,在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方面,不同的家长其做法也是不同的,有些家长喜欢“喂饭”,有些家长却喜欢使用另外的方式来促进孩子自己多吃饭。

从小“被喂饭”和从小“自己吃饭”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明显

“小孩子吃饭哪有不喂的?”说到给孩子喂饭这件事的时候,张婆婆很直接地表示,历来一个负责的家长就应该去给自己的孩子喂饭,不给孩子喂饭就是不负责。

“孩子那么小,怎么懂自己吃饭?”张婆婆越说越来劲,“哪个当父母的要是不给孩子喂饭,那简直就太自私了”,在张婆婆看来,似乎不给孩子喂饭的家长,就是为了和孩子“争口吃的”,或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为人父母了。

所以,张婆婆在帮助儿子儿媳带娃的时候,就一直是喂孩子吃饭的。

“你看,孩子被我带得多壮实”,确实,被张婆婆整天喂饭的宝宝,看起来身体是很健康的,“我就说孩子得喂饭吧。”

不同于张婆婆,邻居家的小蔡在带孩子的时候,也仅仅是在孩子辅食期喂孩子吃饭,当孩子拥有自主饮食的能力之后,便不再喂孩子吃饭了。

“你这样不行,你不好好给孩子喂饭,孩子身体长得慢”,张婆婆闲来无事和小蔡聊起孩子的时候,似乎很热心的提醒小蔡,“你没时间的话,到饭点把孩子给我,我帮你喂,一来都是邻居,二来我除了照顾我们家孙子也没啥事儿。”张婆婆非常热心的说道。

对于张婆婆的好意,小蔡表示“心领了”,孩子是自己的,还是自己带吧,哪有当妈的不辛苦的。

不过,虽说小蔡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其实是不赞同张婆婆喂饭的行为。

小蔡之所以不给孩子喂饭,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小蔡自己的童年经历。

在小时候,小蔡就经常被喂饭,结果小蔡一到快吃饭的时候,心情就不自觉地变得不好起来,看到东西也不太想吃,甚至对于吃饭这件事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而这种心理阴影,直到小蔡上高中、大学住校之后才慢慢地消退。

可以说,小蔡非常清楚“喂饭”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影响,所以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会有此遭遇。

转眼之间,两个孩子也都慢慢长大了。

那么,从小“被喂饭”和从小“自己吃饭”的孩子,长大之后的孩子,有什么差距呢?

差距一:发育状态不同

经常被家长喂饭的孩子,往往体型会比较肥胖,这是因为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没有真的吃饱”。

所以会不停的追喂孩子吃饭,从而导致孩子经常过量的饮食,发生了营养过剩的情况。

而那些营养就逐渐地在体内积累,导致孩子出现了肥胖的情况。而自己主动吃饭的孩子,一般体型都是比较正常的。

另外,由于肥胖能够引起多种疾病,也是很多“富贵病”的潜在致病因。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家长喂饭的孩子,一般身体健康状况都不是很好,并且这种情况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总之,自己吃饭的孩子相对来说更健康,而被喂饭的孩子反倒健康指数相对较低。

差距二:饮食习惯不同

虽说都是吃饭,可孩子自己吃饭和被家长喂饭,对饮食习惯的塑造有着天壤之别。

自主进食的孩子,吃饭是源于自身对营养的本能需求。

因此,他们在饭桌上往往热情高涨,主动进食,对吃饭这件事满怀期待,有着正面的认知。

反观被喂饭的孩子,长期处于被动进食状态,积极性难以被调动,吃饭时态度消极,甚至对食物产生抗拒。

长此以往,被喂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挑食、厌食的问题,吃饭时也容易分心,难以专注;

而从小自主进食的孩子,能更好地把握进食节奏,养成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为身体健康筑牢根基。

差距三:自信心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相较被喂饭的孩子,自己吃饭的孩子自信心往往更强。

对自己吃饭的孩子而言,从学会握勺、自主进食开始,就成功掌握了一项生活技能。

每一次独立吃完一顿饭,都是成长路上的小胜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与荣誉感,这份自信也随之生根发芽。

反观被家长喂饭的孩子,由于长期被代劳,不仅错失了学习使用餐具等生活技能的机会,更难以体验到自主饮食带来的成就感。

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在面对新挑战时,他们往往缺乏自信,相较自主进食的孩子,内心的底气与自信明显不足。

不喂饭,孩子自己又不吃,咋办?

不少家长都坦言,心里明白让孩子自主进食好处多多。可现实却很无奈,孩子压根不愿自己吃饭。

要是家长不喂,孩子就得饿肚子,又会影响孩子正常发育,这咋办?

其实,破解这一难题,并不复杂,家长做好以下三点,就能引导孩子爱上自主进食。

①家长要注意保持食材的多样性,并且要多学习一些不同的烹饪技巧、方法,掌握更丰富的菜谱,每天变着花样地给孩子做饭,孩子面对不同的食物将会更有食欲。

②饭菜口味和质地要契合孩子的接受度。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不可以做辛辣刺激、甜腻肥厚等菜品,并且还需要保证孩子的咀嚼能力可以驾驭饭菜。这既能让孩子吃得开心,又能避免消化问题。

③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包括要给孩子准备孩子专用的餐具、为孩子做好餐饮榜样、为孩子建立合适的餐饮场景,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养成专注吃饭的好习惯。

结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亦是如此。

喂饭或许能解决一时之需,但长远来看,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与成长的机会。

所以,建议家长在合适的时候,应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主进食能力。

让孩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锻炼能力,收获健康与自信,家长也省心,何乐而不为!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0 阅读:25

海莲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