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刘文彩地主庄园开馆,周恩来知道后紧急将刘文辉调到北京

文逸看社会 2023-01-18 20:36:20
前言

1959年,四川大邑县安仁镇的地主庄园陈列馆正式公开展览,村中百姓闻声来到展览馆观看昔日地主的罪行。

“有人欢喜有人忧”,刘文辉是当地的政协副主任,同时也是这位地主的至亲。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文辉必定会遭到村民的唾弃与嘲讽,陷入困境。

也就是在这时,周恩来下发调令,让他进京任职。

刘文辉曾与共产党是对立方,如今的他为何会成为当地的政协副主任?周恩来,为何特意做出工作调动,以此来保护他?刘文辉与周恩来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叔侄二人之战

1895年,刘文辉出生于四川大邑,家中排名老六,是最小的孩子。

刘文辉自幼受到父母与几位兄长的疼爱,他在13岁那年,凭借优异成绩考入陆军小学。然而,因为年纪太小无法满足入学要求。之后,在家人的帮助下,他虚报年龄,成功入校。

但在入学之后,刘文辉的谎言被校长看穿。在校长询问的时候,刘文辉以“欲强国必先练兵,兵不强则不能御外侮”的言论,让校长拍案叫绝,破格将其录取。

入校后,刘文辉凭借优异成绩,一路保送,最后来到陆军军官学校。

刘湘在听闻刘文辉的事情之后,对这位堂叔十分好奇。在刘文辉毕业之后,刘湘立即向他发出邀请,让他来到川军第八师担任上尉参谋。

刘文辉才识过人,再加上刘湘的提携,很快便在川军中占据一定地位。随着川军力量越来越大,两人的野心也逐渐显现出来。

刘湘与刘文辉两人都想称霸四川,成为当地的主宰者。因此,两人从一开始的合作伙伴,变成了对立方。

刘湘为了增长自己的实力,扣押了刘文辉从国外购买的大量军事物资。刘文辉知道后,立即派人来到重庆与刘湘商议,但刘湘并没有同意。

刘文辉哥哥刘文彩知道此事后,为了替弟弟出气,特意派出一名刺客来到重庆行刺刘湘。谁料,刺杀行动不成,还由此点燃了双方的战火。

刘湘与刘文辉不同,他与蒋介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刘文辉是孤身奋战,自然抵挡不住两个人的夹击。

1933年,刘文辉战败,刘湘称霸四川,成为“四川之主”。

战役结束后,刘湘顾念亲情,并没有对刘文辉赶尽杀绝。他将四川与西藏之间的一小部分势力划给了刘文辉,让他在不威胁自己的地位下,拥有小部分势力。

庄园风云

当刘文辉与刘湘领导川军作战的时候,刘文彩凭借这两位亲人的职权,在家乡混得风生水起,甚至还做起了生意。刘文彩与刘湘以及刘文辉不同,他不喜欢军事,他喜爱钱财。

由于两位至亲都是川军的将领,因此有不少人都会攀附刘文彩,希望他能够在两位将领面前美言几句,让他们能够“加官进爵”。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文彩的生意越来越好,渐渐成为当地的首富。

刘文彩虽然不参与军事方面的事情,但他还是十分了解时局的。

当刘文辉的势力开始逐渐增大时,他就料想到刘文辉与刘湘必有一争。刘文辉是自己的亲生兄弟,他自然是要站在刘文辉的身边。考虑到这些后,刘文彩提前做好准备,他将自己大部分的生意分布在刘文辉管辖的阵营。

在刘文辉的地盘下,刘文彩没有任何顾忌。他一边担任川军旅长,一边经营生意。刚来到宜宾的时候,刘文彩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生意人,做的都是正经买卖。但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野心也在逐渐变大,他觉得做正经生意来钱太慢,太耗费时间。

于是,他将目光锁定在倒卖和贩卖鸦片的黑市上,想要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除此之外,刘文彩借刘文辉的关系,担任过川南禁烟查缉总处长、四川烟酒公司分局局长、川南护商长等十几个职位。

刘文彩在当地开征四十多个税务项目,其中大多数税务都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如花捐、厕所捐、锄头捐等。而且,刘文彩还在当地的一百公里内,设立三十多个关卡,强制征收商税。

除此之外,刘文彩还强迫村民种植罂粟,从而征收烟苗税、烟土税等。村民知道刘文彩种植罂粟的用意,所以有些村民是十分抗拒的。

面对反抗的村民,刘文彩会将他们带到“水牢”行刑。遇到一些交不起房租的人,刘文彩同样会将他们放进去。

据一位村民所说,她因为欠了刘文彩五斗2升的房租,就被他关押了九天。她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在水牢的时光,“水牢就是人间地狱,如果有人进去,那就没有生还的可能。如果不是我家里人及时将债务还清,那么我必将永远留在那里,尸骨无存。”

事实上,水牢是刘文彩藏匿鸦片的地方,水牢里面的门板都十分厚,足有六厘米。刘文彩为了保持烟土的湿润性,将水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存储烟土,下层常年蓄水。

在刘文彩压迫下的宜宾,百姓整日哀叹,民不聊生。1927年,共产党员徐经邦带领六千名农民起义反抗刘文彩的暴行。但很快就被刘文彩的士兵镇压,就连徐经邦也遭其杀害。

1928年,刘文彩下令捕杀阻挡他道路的共产党员,他雇用民间杀手,残害了五六十名革命军领导和战士。

此后,刘文彩不仅以税收的方式继续剥削农民,还用暴力的方式抢夺农民的田地。

1931年,四川省委特派员苟良歌来宜宾巡视,刘文彩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士兵搜查其踪迹。在茶馆发现他们后,将他们抓捕入狱。刘文彩向他们询问其他地下党员的行踪,试图将他们一举抓获。

五名被关押入狱的党员,誓死不从。蔡涛堂以金钱为诱饵与刘文彩交易,让其将狱中的蔡涛义释放。

蔡涛义知道后,以“要放一起放,要解押一起解押,要杀就一起杀”回绝了。刘文彩听后,十分生气,派人对他们施加“背火油桶”等酷刑。

几日后,五人仍然没有透露一丝消息。

3月28日,刘文彩派士兵将五人押到刑场后,枪杀宜宾中心县委书记孔方新等人(共计5名领导干部)。随后将遗体放置在当地的大坑埋葬。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人堆”事件。

不久后,刘文辉与刘湘矛盾激化。刘文彩派出的杀手,非但没有杀死刘湘,还惹祸上身。

1931年11月24日,刘湘派飞机轰炸刘文彩。刘文彩提前得知消息,连忙变卖家中财产,勒索钱财后,带着4500箱金银仓皇逃离,回到老家。

1933年,“二刘之战”结束,刘文辉战败,刘文彩脱离军中的一切事务。在回到家乡之后,刘文彩藏匿大量钱财,在家中建立庄园,霸占村民田地。

刘文彩向农民出租一亩土地,必定会提前收取二斗黄谷作为押金。因为通货膨胀,押金贬值,刘文彩变换钱路,以增租夺佃的方式向农民出售。从此之后,刘文彩在当地过上了恶霸地主生活。

而刘文辉则与他不同,在“二刘之战”结束后,刘文辉率领残余部队来到西康,逐渐走上人民阵营。

从川军到地下党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刘文辉捐助50万元用于抗战资金。此时,刘文辉认识到蒋介石的真实面目后,与邓锡侯、潘文华联络地方实力派的人物一同联合起来反蒋。

1938年夏天,董必武、林伯渠等人来到武汉参加国民参政会,途经成都的时候,恰巧碰见刘文辉。双方在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后,董必武得知刘文辉的态度与立场,随即向刘文辉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刘文辉了解情况后,极为赞赏。随后与董必武达成共识,决定团结地方势力,一同反蒋。

1939年,日寇不断对重庆进行轰炸,在这紧要关头,董必武再次来到重庆找到刘文辉,向他分析当前的国内形势,讲述了这场战役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了刘文辉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刘文辉在雅安接待了中共中央代表华岗,结交了许多进步人士,更加确定了立场。他与共产党员李湘符、杨伯恺取得密切联系,参加了他们建立的“唯民社”。

“唯民社”,主要是发展进步文化,推动抗日民主运动,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经过报刊的宣传,这里团结了许多全国文化名流和爱国人士。在建立初期时候,民盟的资金十分短缺,刘文辉知道后,为民盟的活动和成员的生活提供了许多帮助。

根据李湘符讲述,“当时,刘文辉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唯民社’的成功,全靠他的大力支持。”

同年3月,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成立后,刘文辉与张澜(民盟主席)取得联系,用大量物资资助民盟的活动。根据民盟中央委员潘大逵讲述,刘文辉曾经通过张志和资助他1000万元筹建民盟西南支部。

刘文辉除了没有直接参与民盟的活动,他对民盟会作出了许多贡献。除了在资金上资助民盟,他还为民盟的工作人员提供掩护,逃离蒋介石的追捕。

1942年,彭迪等教授被国民党特务追捕到雅安,刘文辉得知消息后,立即派遣身边的代军中长刘元瑄前往救助,并安排彭迪来到自家公馆入住,保证其安全。

除此之外,刘文辉还自己出资在成都与重庆创办了报刊,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中国共产党这边一直密切关注刘文辉的政治态度,周恩来在得知刘文辉的情况后,对他很是欣赏,一直等待他表明态度。当得知刘文辉在报刊上宣扬抗日救国主张后,周恩来觉得时机已到。

不久后,周恩来与刘文辉取得联系,正式会晤。

在这次见面中,周恩来对刘文辉(反对蒋介石的控制)的立场表示支持,而刘文辉在见到周恩来后一见如故,对周恩来的看法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表示赞同。

在融洽的交谈中,双方建立了持久的联系方式—电台。

一段时间后,国民党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察觉到刘文辉的情况,立即向蒋介石告知情况。随后,蒋介石派遣军统特务来到刘文辉的家中搜查。刘文辉提前得知此事,早已做好准备,所以军统特务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1944年冬,刘文辉正式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9年1月,蒋介石为获得刘文辉的支持,特意将他请到南京。刘文辉到达南京后,一边与蒋介石见面商量事宜,一边命令自己的随行参谋长杨家侦秘密来到上海,找到软禁的张澜,向他请示下一步计划。

张澜对刘文辉提出三个建议:

一、根据目前局势,蒋介石之后会有所行动,务必时刻注意他的举动

二、川康日后的行动要量力而行,另外立即加入革命阵营,如若力量薄弱,则等待时机,待解放军入川之后再行动

三、一切行动要有备无患,提前做好准备,早日回到四川

杨家侦将这些话带给刘文辉,刘文辉沉思后,决定按杨澜所说执行。

同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刘文辉在四川与邓锡侯、潘文华等人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蒋介石。同年12月9日,三人一起致电起义,迎来了西南地区的解放。

当刘文辉加入人民阵营的时候,刘文彩还在家乡剥削人民。

1949年10月17日,刘文彩在双流县病逝。

1958年,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正式开始筹建,刘文辉得到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

在土地改革时期,刘文辉曾说:“我就是‘大绅粮’(大地主),但我将无条件地将我所有的土地分给农民。在没有实行土改之前,我当然还要照章纳税。今天,是川康所有‘大绅粮’觉悟的时候!”

刘文辉是当地的政协副主任,而刘文彩的事情,必定会对他造成一定影响,他日后的处境一定会十分艰难。正当刘文辉为此事发愁的时候,收到了周恩来的来信。

1959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65岁的刘文辉被调任到北京,任职林业部部长。

选择不同、人生不同

刘湘、刘文辉和刘文彩,这三个人改变了刘氏家族的贫穷落寞,让刘氏家族在历史上有了相应的记载。

但三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刘湘与刘文辉选择从军,刘文彩选择了经商,成为了当地的地主。其中,刘文辉与刘文彩两兄弟的一生,成为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为人民奉献,受到敬仰;另一个是剥削人民,受到全村人的唾弃。从这件事情中,告诉我们要:要选择正确的道路,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

对于“1959年,刘文彩地主庄园开馆,周恩来知道后紧急将刘文辉调到北京”的故事,大家在读过之后,有什么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

0 阅读:32

文逸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