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顺风车司机接单后突然发消息:“这趟不拼人我就亏本,您加20块行吗?”另一边乘客翻着白眼回复:“你亏不亏关我什么事?平台什么价我就出什么价!”
原本该是“顺路省油钱”的好事,如今却常常演变成互相算计的拉锯战,说到底,不过是有人把算盘珠子崩到了对方脸上。
刚跑顺风车两个月的王师傅就深有体会。他每天上下班通勤50公里,想着顺路接单补贴油费,可平台定价让他直呼肉疼——每公里油费0.6元,顺风车定价才0.8元,要是接个不拼座的单子,跑一趟净赚不到10块钱。这10块钱还得花费大量绕路时间。
常坐一喂顺风车的陈叔总结得很实在:“我从来只选‘接受拼车’,上车就塞给司机一瓶矿泉水,人家绕路多等5分钟我也从不催。”这类乘客心里门儿清:顺风车不是专车,只要安全送到、别故意绕路,司机路上多接个人平摊成本无可厚非。
反过来,靠谱司机老张的接单原则就三条:不顺路不接、价格低于1元/公里不接、要求独享的直接划走。“上周有个姑娘下单时备注‘带猫上车’,我多问了几句猫会不会掉毛,人家立刻主动说加10块清洁费,这样的单子接得舒坦。”
可总有人把算盘打得震天响。有些司机像“钓鱼”似的反复接同一订单——先按平台价抢单谈价,等乘客取消后立刻涨价10%重新发布,反复三次就能把60块的单子炒到80块。
更离谱的是某些“职业顺风车”,一辆车里塞满4个不同平台的手机,导航语音此起彼伏听得乘客头皮发麻:“师傅您到底在给谁导航?”“还要去接几个朋友!”
这场算计大战里最冤的,其实是那些守规矩的人。乘客刘女士被司机临时加价气得发誓“再也不坐顺风车”,可当她手机购票页面时,“该车次已无余票,可候补抢票”,看了看打车页面,她又默默点回了顺风车界面。
另一边,司机老周因为坚持“说多少就多少”,连续三天没接到跨城单,眼看着油表亮红灯,终于在某天凌晨咬牙接了单“到手价0.5元/公里”的赔本生意。
说到底,顺风车本不该是场零和博弈。当司机把“穷就别坐车”怼到乘客脸上,乘客回敬“黑心活该亏钱”时,这场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战争,最终只会炸毁所有人脚下的桥。
矛盾点抛给了司机和乘客,这一招真的太厉害了,国内的企业和各种平台真的太会了,不得不说比犹太人更会赚钱,比犹太人还狠,哈哈
站点拼车太恶心了,定位就小区和小区旁边公交站的区别,费用少5块左右。有时候说不定你去站点比去他小区还远些,反正我看到站点拼车的是不会接的,宁愿跑空车。
都是她妈的!平台赚钱!缺德
我们单位去天津机场,之前的话是48。现在是28。[呲牙笑][点赞]
其实价格低都是平台抽水厉害!
顺风车照这样下去平台都要倒闭了
哈哈!把这帮贱人的嘴脸描写的淋漓尽致!
让司机开4.9公里来接乘客去4.2公里的目的地,关键钱还贼少。平台你TM良心不会痛吗[抠鼻]
司机端300公里单人110多,乘客端是150多,中间差不多30%
都把司机逼这样了,平台还稳稳的拿着30%的抽成
我想问一下各位司机 亏本不赚钱你们为什么还接单
顺风车的初衷是什么
我就想知道图里8台手机接的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