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和情绪稳定剂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代谢的影响|eClini...

柳叶记事本 2024-07-04 17:24:51

《柳叶刀-发现科学》(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e)是一组开放获取学术期刊,包括柳叶刀旗下eBioMedicine, Part of 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e和eClinicalMedicine, Part of 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e,涉及的领域包括基础医学研究、转化医学研究、临床研究和卫生系统研究。这组期刊发表重要的初期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发现可能改善全世界人们健康和福祉的新机会。柳叶刀特别推出eClinicalMedicine精选论文合辑,分享给读者。

论文精选

1

GST-HG171在轻度至中度COVID-19成年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3期临床试验

GST-HG171是一种高效、广谱、口服的生物可利用的小分子3C样蛋白酶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示了更高的效力和疗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钟南山及其同事评估了口服GST-HG171联合利托那韦在感染新兴XBB和非XBB变异株的COVID-19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3期临床试验在中国47个地点进行,受试者为症状出现≤72小时的轻度至中度COVID-19成年患者。主要疗效终点是28天内临床症状的持续恢复时间。在2022年12月19日至2023年5月4日期间,共有1246名患者完成了COVID-19的基础免疫接种(21.2%)或加强针接种(74.9%),大多数在基线时的疾病进展风险较低。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GST-HG171联合利托那韦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恢复的中位时间显著缩短。GST-HG171联合利托那韦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20/617,51.9%)与安慰剂组(298/610,48.9%)相似。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了疫苗接种的疾病进展低风险COVID-19成年患者中,GST-HG171有助于症状恢复和病毒清除,且未发现明显的安全问题。

2

安罗替尼联合紫杉烷和洛铂在中国II/III期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neoALTAL试验):一项单臂、II期临床试验

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肿瘤血管的生成和生长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的齐晓伟及其同事评估了将安罗替尼加入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招募了临床II/III期的TNBC患者,给予5个周期的安罗替尼治疗,同时联合6个周期的紫杉烷和洛铂治疗,随后进行手术。主要终点是病理完全缓解(pCR;ypT0/is ypN0),次要终点包括乳腺病理完全缓解(bpCR)率、腋窝病理完全缓解(apCR)率、残余癌负荷(RCB)、客观缓解率(ORR)、生存率和安全性。从2021年1月到2022年8月,本研究共评估了48名患者,其中有45名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至少一剂研究治疗并进行了手术。在意向治疗人群中,45名患者中有26名达到了pCR(57.8%;90% CI,44.5%–70.3%),39名达到了残余癌负荷0-I级(86.7%;95% CI,73.2%–94.9%)。bpCR率和apCR率分别为64.4%(29/45)和71.9%(23/32)。NGS显示,在MYC扩增患者和野生型患者中,pCR率分别为77%(10/13)和50%(14/28),在gBRCA1/2突变患者和野生型患者中,pCR率分别为78%(7/9)和53%(17/32)。在安全性分析人群(n=45)中,有29名患者(64%)出现了3级或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联合紫杉烷和洛铂在II/III期TNBC患者中具有可控的毒性和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3

临终癌症患者接受积极治疗的流行情况:一项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对于临终癌症患者,积极治疗的价值往往有限,同时患者还要承受高昂的治疗费用,忍受下降的生活质量。来自北京大学的管晓东及其同事估计了全球癌症患者接受积极治疗的流行情况,并探索了潜在的亚组差异。符合条件的研究至少使用了一种可量化的指标报告了积极临终治疗的发生率。本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了合计率,并进行亚组分析以探讨不同地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肿瘤类型、年龄和样本大小间的差异。本系统综述共纳入了129项研究,其中118项(91.5%)来自高收入国家。各研究中对积极治疗的衡量标准不一致,最常用的衡量标准是生命最后14天内使用化疗治疗(n=87,67.4%)和生命最后30天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n=87,67.4%)。在生命最后30天内的ICU入住率和多次住院发生率的地区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比实体肿瘤患者更有可能接受积极治疗。该Meta分析发现,无论定义如何,临终前的积极治疗在癌症患者中都很常见,并且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差异。

4

基于人工智能的使用尿液细胞学图像检测尿路上皮癌的模型开发和验证:一项多中心、诊断性研究及前瞻性验证

尿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和随访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的一项重要的非侵入性检查。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林天歆及其同事旨在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能否提高尿液细胞学的敏感性,帮助避免不必要的内窥镜检查。在这项多中心诊断性研究中,纳入了连续接受液基尿液细胞学检查的患者,进行模型开发和验证。所有液基细胞学切片均以40倍放大扫描为全切片图像(whole-slide images,WSIs),并从相应的组织病理结果中获得WSI标签。精准尿液细胞学AI解决方案(PUCAS)由三个不同阶段组成,经过训练以识别与UC诊断相关的重要WSI特征。在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期间,将2641名患者纳入回顾性训练队列,2335名患者进入回顾性验证队列;2023年7月7日至2023年9月15日期间,将400名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前瞻性验证队列。在回顾性验证队列中,PUCAS的敏感性范围为0.922(95% CI:0.811–0.978)到1.000(0.782–1.000),在前瞻性验证队列中的敏感性为0.896(0.837–0.939)。研究结果表明,PUCAS可能有助于提高尿液细胞学的敏感性,减少UC的误诊,避免不必要的内窥镜检查,并减少资源有限地区的临床负担。

5

停用二甲双胍对中国香港2型糖尿病和晚期慢性肾病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一项全区域性、回顾性队列及目标试验模拟研究

当前标签建议,当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²时,由于患者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增加,应停用二甲双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Elaine Chow及其同事研究了在2型糖尿病(T2D)和晚期慢性肾病患者中停用二甲双胍与患者的心肾临床结局之间的风险关联。在这项全区域性、回顾性队列及目标试验模拟研究中,纳入了2002年至2019年间在香港医院管理局参加糖尿病风险评估与管理计划(RAMP-DM)的中国患者。在200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根据患者eGFR<30ml/min/1.73m²后六个月内是否停用二甲双胍进行分层,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主要结局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癌症和全因死亡。研究共纳入33,586名新发eGFR<30ml/min/1.73m²的二甲双胍使用者,其中7,500人(22.3%)在六个月内停用二甲双胍,而26,086人(77.7%)继续使用二甲双胍。与继续使用二甲双胍相比,停用二甲双胍与较高的MACE风险(加权和调整后的HR=1.40,95% CI:1.29–1.52)、ESKD风险(HR=1.52,1.42–1.62)和死亡风险(HR=1.22,1.18–1.27)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T2D和慢性肾病患者中,停用二甲双胍可能与心血管-肾脏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有关。

6

卡瑞利珠单抗、化疗和阿帕替尼在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一项单臂II期临床试验

对于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o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和阿帕替尼的新辅助治疗效果尚不明确。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吴明及其同事旨在填补这一知识空白。这项研究者发起的单臂、前瞻性II期临床试验纳入了诊断为ESCC的患者。给予患者2-3个周期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奈达铂、白蛋白紫杉醇和阿帕替尼的新辅助治疗,每个周期间隔14天。在最后一个新辅助治疗周期结束后的4-6周进行手术。主要结局是肿瘤和淋巴结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在2020年11月23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研究共纳入42名患者。疾病控制率为100.0%(95% CI,91.6–100%),客观缓解率为83.3%(95% CI,68.6–93.0%)。6名(14.3%)患者经历了3级不良事件。41名患者接受了微创食管切除术,所有的41名患者均实现了R0切除,其中18名(43.9%,95% CI,28.5–60.3%)患者实现了PCR。PCR组和NPCR组的T细胞亚群对新辅助治疗的反应一致。新辅助治疗后,PCR组和NPCR组的M-C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K-C12和B-C15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均显示出显著差异。这些发现表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和阿帕替尼在该单臂研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7

通过全切片图像检测前列腺癌病理性淋巴结转移的人工智能模型:一项回顾性、多中心、诊断性研究

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病理检查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治疗至关重要。然而,肉眼检测的局限性和病理学家的工作负担导致淋巴结微转移的漏诊率较高。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林天歆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AI)的高时效、高精度的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检测器(ProCaLNMD),并评估了其临床应用价值。在这项多中心、回顾性、诊断性研究中,纳入了2013年9月2日至2023年4月28日期间,在五个中心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连续PCa患者,收集并数字化了切除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切片作为全切片图像(WSI),用于模型的开发和验证。ProCaLNMD在一个中心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并在其他四个中心进行外部验证。主要终点是ProCaLNM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本研究共收集并数字化了1297名PCa患者的8225张切片。ProCaLNMD在训练和验证数据集中的AUROC范围为0.975(95%置信区间为0.953–0.998)至0.992(0.982–1.000),敏感性>0.955,特异性>0.921。ProCaLNMD在跨癌症数据集中还表现出0.979的AUROC。这些结果表明,ProCaLNMD在识别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很高的诊断能力。

8

抗精神病药物和情绪稳定剂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代谢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网络Meta分析

抗精神病药物和情绪稳定剂因其对代谢的干扰引起了广泛关注。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的胡少华及其同事对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情绪稳定剂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时对代谢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和排名。研究人员在2024年2月15日之前检索了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Ovid和Google Scholar在内的多个数据库,筛选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情绪稳定剂治疗B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位审稿人独立提取数据,并由另外四位审稿人和一位通讯作者进行确认。研究共筛查了5421篇文献,其中有41篇符合条件,共涵盖11,678名完整试验参与者。分析结果显示,鲁拉西酮最有可能升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82.1%)。奥氮平在升高血清总胆固醇(TC)(SUCRA=93.3%)、甘油三酯(TG)(SUCRA=89.6%)和低密度脂蛋白(LDL)(SUCRA=94.7%)方面排名第一。拉莫三嗪在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SUCRA=82.6%)方面排名第一。氨磺必利在增加体重(SUCRA=100.0%)方面排名第一。亚组分析表明,喹硫平更可能影响男性成年躁狂型BD患者的葡萄糖代谢指标,而长期使用鲁拉西酮更可能影响女性抑郁型BD患者的葡萄糖代谢。这些发现表明,尽管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BD方面有效,但相比于情绪稳定剂,它们更可能扰乱代谢。END

题图copyright©Getty Image: Eitan Simanor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0 阅读:0

柳叶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