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年检制度面临改革呼声,预计2025年政策将有大调整,混合动力检测或将退出舞台。
近年来,关于汽车年检的争议不断,要求取消的呼声日益高涨。对于许多车主而言,尤其是老车主,未能通过年检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增加了不便。尽管存在对部分项目的调整,但年检政策并未显示出放弃的迹象。
汽车年检旨在确保车辆安全上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保护道路使用者的安全。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公众意识的提高,未来汽车年检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会发生变化。
车辆性能和尾气需定期检测以减少污染,提升生活质量。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前6年每两年检一次,超过6年每年一检,超过15年半年一检。营运小客车和货车检验更严格。检测包括转向、制动、灯光和外观确认。尾气检测常使老旧车花费更多时间和多次复检。
国家对车辆实施严格检测,旨在保障安全、环保,督促车主维护车况。随着汽车数量增加,因操作不当或车况差引发的事故增多。年检有助于控制尾气排放,保护环境,同时打击假证和非法车辆,维护交通秩序。尽管年检有积极作用,但执行中的问题引发争议。
检测站人员素质不一,未经培训即上岗。车主对车辆遭遇粗暴操作感到担忧和痛心,这可能导致车辆损坏或性能下降,尤其是老旧车型,频繁上线加速淘汰,影响使用寿命。2023年,因暴力年检引发的豪车爆缸事件频发,例如11月一辆价值170万的路虎揽胜在尾气检测中遭工作人员猛踩油门至爆缸。
检测站起初承认操作失误,但在得知需19万元维修费后,却改称车有质量问题。2023年4月,江西一宝马X6年检时严重损坏,需16万元维修;同年1月,一辆劳斯莱斯年检时因加油过猛爆缸。年检中暴力行为普遍,导致车辆故障频发,损害车主权益及年检公信力。此外,年检耗时耗力,影响工作效率并增经济负担。
一些车辆通过黄牛代办,迅速通过年检。这导致黄牛行业兴起并增加了车主的经济负担。年检政策有所变化,三增加六减少的等待时间。相关部门在改进年检方法和项目。检测时间间隔延长,6年内只需进行一次检测,第八和第十年各进行一次。超过15年的车辆原本每年需要检查两次,现在只需每年检查一次。部分检测项目被取消,如手刹和尾气检测等。
随着技术进步,许多旧车检测项目已被新系统取代。电子驻车系统已普遍替代传统手刹,新车大多取消了手刹配置。尾气检测方式更新,减少了暴力操作。新技术引入后,噪声、时速、大灯和悬架等项目的检测也被移除,提高了年检效率。
新增了三项检测内容:轮胎花纹深度、车轮轴距和底盘完整性。轮胎花纹深度尤其重要,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足够的花纹深度能提高抓地力,特别是在恶劣天气下,有助于防止高速行驶时爆胎的风险。
检测车轮轴距是为了防止非法改装车辆。新车定型时经过实验以优化性能,私自改装会影响协调性并可能导致事故。底盘的完整性对整车安全至关重要。
2025年3月1日起,车辆年检将迎来新变化,包括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测试将被OBD测试(车载诊断系统测试)替代。
过去,车辆动力测试通过模拟行驶并加油检测发动机输出。此方法对老旧车造成较大磨损。现在,通过OBD系统可获取发动机数据,只需一个检测仪即可完成操作。
2025年3月1日起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为纯电动、插电混动和增程车辆设定了新的安全检测标准,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的增强检查。燃油车与电动汽车将独立检测。
动力电池的安全充电和电气安全检测成为必检项目,尤其在营运新能源汽车中。充放电过程中需监测电池温度和电压,最高温度不得超过65℃(磷酸铁锂电池)和60℃(三元锂电池),以防止“热失控”事故。
新规将影响2472万新能源车辆,为车主提供指引并提升交通安全。针对取消年检的呼声,国家正在调整政策,使操作更简便,未来可能根据地区情况特别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