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喜欢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河南的高考,但在2000年的7月,却有一位来自河南省新乡市的14岁少女为自己的省份一雪前耻。
满分750分的高考,她的综合成绩直接达到。
这是河南高考史上的奇迹,这个女孩也顺利进入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并在本科读完之后,前往美国留学。
离家之时,女孩的母亲一遍遍询问“等到学有所成,你是否还会回国”,少女答应的极为顺从,但却自此没有踏上过这片熟悉的土壤。
这个女孩是谁?父母都在国内的她又是为何迟迟不愿回国?
渴慕的自由嘟嘟嘟…
看着手机屏幕上熟悉的来电显示,何碧玉是想都没想就挂断了电话,因为她可不想让母亲影响自己快乐的心情。
没错,给何碧玉致电之人正是她的亲生母亲,不过和很多小棉袄不同,相较于陪伴在母亲身边,她还是觉得自由的灯红酒绿更重要。
挂断电话的她心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甚至没有花费一分钟的时间思考母亲找自己是否是要紧事,而是迫不及待的背上自己的小包出门找朋友喝酒去了。
看着姗姗来迟的何碧玉,朋友是打趣的说“大忙人,昨晚做实验又到几点啊?”
“出来玩就别说工作上的事,咱们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话说的很好,但何碧玉事做的却不咋的,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她却分不清自己的国家到底是谁!
因为在2000年高考中拿下750高分的“河南考神”就是何碧玉,不过现在她的户籍一栏已然是“美国”。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绿卡何碧玉已然手握,不过这个消息何碧玉的父母好似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那是2009年,何碧玉出国已有5年的时间,想着博士生考试的成绩已经下来,何母就给自己的女儿打了个电话问其计划什么时候回来。
因为在何碧玉拿到美国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研究生录取名额的时候,母女二人曾经有过一个约定,那就是等何碧玉取得博士学位就会回国。
眼瞅着时间到了,不管成绩咋样,回国都是说好的事情,可何母怎么都没想到,女儿在电话中给自己讲的两件事,一件比一件让人震惊。
“母亲,我已经取得博士学位了,但是中国我就不回了,现在的我是有绿卡的美国人。”
何碧玉言语中的得意好似通过电话线剥夺了何母的每一根神经,作为高知分子的她第一次按捺不住自己的怒意说了脏话,指责自己的女儿是个白眼狼,国家培养了她这么多年却是便宜了别人。
已然达到自己的终极理想,面对母亲的怒意,何碧玉自然也不会是白白受着,而是毫不留情的挂断了电话。
管他山高海宽,姐们现在可是美国人。母亲的生气并没有影响到何碧玉,她转头就像个没事人一样去了实验室!
正式成为美国人的何碧玉有着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那就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有着出色教育经验的她先后发表过许多篇极具开创性的论文。
所有人都在夸她的优秀,而这份优秀的国籍署名原本应是中国。
出生于1985年12月的何碧玉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同龄人的家长羡慕她的父母,同龄的小孩对她也是羡慕非常。
因为何碧玉聪明,也因为何碧玉拥有一个殷实的家境,她的父母双亲都是新乡市石油地质局的工程师,吃喝用度都是不用发愁的。
别人家的小孩过生日吃个蛋糕就算相当不错了,何碧玉的洋娃娃却是堆满了整个屋子,架子上也放着许多课外读物。
不过这些被人艳羡非常的书籍,年幼的何碧玉却是憎恶的,因为她觉得这些东西早晚会害了自己,会让自己变得不快乐。
这种极端想法的诞生与何碧玉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经历过苦日子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在日后为生计发愁,本着盼女成凤的思想,他们在两岁的时候就开始给何碧玉启蒙,教授的正是晦涩难懂的古诗词。
同龄人在外疯跑,何碧玉却像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金丝雀只有羡慕的份,不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拔苗助长幼儿园的时候,何碧玉已经有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跳级是自然的,但同样也是疯狂的。
因为在1996年7月,年仅10岁半的何碧玉已然结束自己的小学生涯,顺利进入河南省唯一一所以超常教育闻名的学校——新乡市一中少儿班。
这学校名字听着普普通通,做的事却是实在惊人,因为他们要在四年的时间里,学完初中和高中七年的课程。
初高中的知识比之小学不知道升级了多少倍,挑战无疑是巨大的,而何碧玉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翻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跟头。
第一次摸底考试中,一向稳坐年级第一宝座的何碧玉竟然只考了班级前十。
孩子的自尊心从来都是不容小觑的东西,虽然父母并没有说什么,何碧玉自己却怄了一股气,势必要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拔得头筹。
可今时毕竟不同往日,何碧玉之前面对的是一群普通人,眼下她的竞争对手却是四面八方而来的精英,想要在精英群中出人头地,那就必须把时间的利用压榨到极致。
别人吃饭的时候,何碧玉在学习,别人睡觉,她还在不眠不休的挑灯夜读,下一次考试,她也如愿重回第一名的宝座。
但这些考试,其实都是次要的,高考才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战场。
身为常胜将军,何碧玉没有让所有人失望。
2000年,何碧玉稳操胜券般的走进考场,交上了750(标准分)的答卷。
别人写的是卷子,她却好像在写标准答案,成绩可怕到2004年山东理科状元且有20分加分的王端鹏还要多出一分。
这是全国高考有史以来的最高成绩,清华北大何碧玉可以说是随意选专业,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她选择进入清华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系就读。
功成名就后的王者归来,可怕的是这一年的何碧玉只有15岁而已!
精神上的富足难言生活中的缺陷,想着孩子毕竟还小,金秋九月的开学之季,何碧玉的父母一路护送她到学校,甚至再三拜托同住的舍友,自家孩子还小让其多多担待。
后来的发展证明何家的父母担心是多余的,何碧玉根本就不存在跟人产生冲突的可能,因为她根本就不跟人说话,整日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图书馆和实验室。
不过教授还是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女孩,但凡是何碧玉提出的问题,不管课上还是课下,他都会力所能及的帮其解答。
四年的大学生活对何碧玉而言总归是圆满的,就在所有人都在讨论何碧玉是继续攻读还是直接就业为国效力的时候,她用一张录取通知书给众人上了一课。
“我不打算留在国内继续上学,早些时候我已经通过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生考试,等到2004年9月份我就去那边读书了”。
所有人都很吃惊,甚至包括何碧玉的父母。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女儿什么时候联系的学校,不过想着自家孩子从小就在学习上颇有天赋去美国应该也只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所以也并未就何碧玉先斩后奏一事过多追究。
后来的发展证明,何碧玉已然开始了自己的“反叛之路”。
遥遥无期面对母亲一再发出的回过邀请,何碧玉充耳不闻,满心所想的只有自己在美国的事业,养育栽培她多年的父母和祖国算是被忘了个一干二净。
何碧玉的心中正剩下了更高权限的实验室使用卡。
“美国可是一个科技强国,实验室不知道比中国要先进多少,我留在这里,我的科学研究才能获得快速发展”。
说的是冠冕堂皇,可尽显的却是鼠目寸光。
因为中国对科学家从来都是颇为重视的,总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至于何碧玉现在所有的,也只是美国沉浸在“夺走”中国又一人才的快感之中,一旦江山有人才辈出,何碧玉的处境只会是无限尴尬。
更何况,美国的科技固然不错,但中国的发展也绝对不必美国差。
这个国家洋洋洒洒的在世界上敢以“霸主”自居,之前依托的或许是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结合2023年的国际形式来看,其更多的依仗早已在潜移默化之中变成了美元在世界上的流通。
遗憾的是,这一点,何碧玉看不明白。
2015年接受中国记者采访的时候,何碧玉的心高气傲是挂在了脸上,不过中国记者对于这位在神经科学方面颇有研究的高知学士还是非常尊敬,客气的问出一句“是否考虑过带着这一身所学回国?”
“目前没有这个想法,就中美两国相比,我还是觉得后者的研究环境更好”。
何碧玉用一句话为这次采访的不欢而散定下基调,而2004年高考一战成名的王端鹏却是做出了与何碧玉截然不同的选择。
拿下749高分的他与何碧玉一样选择了清华大学,本科毕业之后,他也踏上了去国外留学的道路。
因为课业的繁重外加回国来回折腾浪费掉的时间,王端鹏在美国的几年时间里回家的次数寥寥,就连电话都是屈指可数。
不过他与何碧玉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王端鹏恨不得将时间掰成两半用,为的就是更快的掌握知识,好报效自己的祖国。
虽然其在化学方面做出的成绩已然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虽然美国方面屡屡暗示只要其留在美国就会将绿卡双手奉上,虽然当时国内的很多人都不看好其还会回来,虽然在还没毕业的时候,美国的一家化学公司已经向王端鹏抛来了橄榄枝。
可是这个男孩子什么都没有选,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留学的初心!
深造时间一到,王端鹏第一时间就坐上了回国的飞机,毫不犹豫接受祖国抛来的工作,成为国家科学院工作者中的一份子。
无数人为这个孩子的坚守夸赞,但面对鲜花和掌声,这个人生从来顺风顺水的少年却第一次有了疑惑: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我是中国人,为自己的国家效力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每个人都是完整且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做选择的权利,王端鹏与何碧玉有着相似的人生境遇,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是非好坏之间的判断,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