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包拯,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也是著名的清官,“狸猫换太子”,“铡美案”以及“血手印”等大案,都是包拯所破。
包玉刚则是著名的“世界船王”,其1918年出生于浙江省宁宁波市,其父包兆龙是一位商人,主要经营造纸厂和钱庄,家境还算是殷实。
包玉刚1984年前往宁波探亲,在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中,查阅自己家族的族谱时。
曾经发现自己家的祖先,竟然是北宋龙图阁真学士包拯,而包玉刚,正好就是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孙。
或许是祖先积德,包氏的后人日子过得都还算不错,尤其是包玉刚就更是如此了...

包玉刚从小就相当的聪明,因为家境殷实也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其幼时便跟随父亲一起前往上海。
当时上海的教育资源,可谓是全中国最好的,包玉刚也就在这一直读到了大学。
可是大学期间却爆发了战争,日军开始侵华了,包玉刚书也读不成了,也就跟着家人往内地逃。
先是在衡阳的一家银行当职员,后来衡阳也成为了前线,包玉刚就去了重庆的中央信托局工作。
因为人聪明又有商业头脑,所以包玉刚在抗战胜利后,就已经成为了重庆矿业银行的经理了。
一直干下去,铁定能够接手行长的职位,但是就在这时,包玉刚却选择向行长辞职。

因为包玉刚志不在此,他和父亲一起放弃了在大陆的事业,迁往了香港。
最开始的时候,包玉刚和父亲一起做点进出口的买卖,从大陆进一些便宜的土货和生活用品,卖到香港。
但是,在大陆政府实行国家统办土产出口之后,包家的买卖也就做不下去了。
包兆龙选择经营房地产生意,但是包玉刚却认为,当时香港的房地产只能收地租,没啥子前途。
而且他们资本不大,还去炒地皮,很容易就会被别人给吃掉。
于是,包玉刚最后说服了自己的父亲去做航运生意,1955年,包玉刚正式开始为自己的航运生意筹集资金。

先后去找了一位朋友,和香港的汇丰银行都没有借到钱,最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了一趟日本。
没想到日本的银行,竟然没有找他要担保,而是直接同意贷款给包玉刚。
随后,包玉刚再次前往英国买了一艘已经跑了28年的旧船,改名“金安”号。
有了船之后,包玉刚直接将其转租给日本的一家公司,帮助其从印度往日本运送煤矿。
当时全球各国的航运经营模式,主要都是短期出租,也就是租一次船就结算一次,这样收费高,而且航运效率也高。
那时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就是这么搞,当时香港的航运大亨还是董浩云,他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包玉刚不是,他租船是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的长租,租用者按月给钱,租金也很低,同行都笑他是门外汉。
结果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随之而来的就是苏伊士运河危机,租船费用猛涨,包玉刚挣了七艘船的钱。
但是1957年航运又萧条了,短期出租玩不转了,可是包玉刚却凭借着长租稳坐泰山。
萧条期过去后,大家都开始玩长租,但是包玉刚却开始自己经营旧船,只出租新船。
长租的方式,也成功的使得包玉刚在商场上,建立了自己的信誉!
他就凭借着自己良好的信誉,“征服”了香港汇丰的高级经理桑达士,让汇丰银行成为了自己的“后勤部”。
又凭借着良好的信誉,让日本的造船厂允许他,先拿船后付款。

1980年时,包玉刚的船数已经达到了二百多艘,总吨位两千万吨。
国外的报纸上介绍包玉刚的标题,都变成了《比奥纳西斯和尼亚科斯都大的香港包爵士》!
当时包玉刚的船队总吨位,甚至比美国和苏联国家所属船队的总吨位都要更大,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
那时的李嘉诚和包玉刚比起来,都只能算是个“弟弟”。
船王登陆战虽然包玉刚在海上的事业做的风生水起,但是他也觉得航运的风险太高了,很多航运大亨分分钟也就倒下了。
毕竟谁能知道你的船会不会在海上遭遇风暴?所以早在七十年代,包玉刚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登陆”。

当时华人资本正在岸上和英国资本,就香港的地产进行疯狂的争夺。
李嘉诚当时就在悄悄的持有九龙仓的股份,但是后来李嘉诚又看上了和记黄埔,他想要同时吃下两块地,但是手头上的资金又不够。
恰好包玉刚想要上岸,两人一拍即合,一夜密谈之后,包玉刚同意从李嘉诚手中接手九龙仓,让李嘉诚专心的去对付和记黄埔。
于是,包玉刚接手了李嘉诚手中20%的九龙仓股份,等到了1980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30%。
这时包玉刚选择公布,英国人立刻慌了,因为他们手中仅有20%,这意味着九龙仓的董事长大位,就要落入包玉刚之手了。

控制九龙仓的怡和集团,立刻找到了汇丰银行,双方趁着包玉刚,在欧洲度假时突然反扑。
他们将股份提到了49%,远远的超过了包玉刚手中的数量,包玉刚必须再收购两千万股,才能继续保持优势。
而那意味着二十个亿的港币现金,包玉刚在法国得知消息时也被震惊了。
但是包玉刚不肯出局,他放出风去要拜会墨西哥总统,但是却悄悄返回了香港。
其动用了21个亿的资金,完成了自己的收购计划,自此之后一举控制了九龙仓,摇身一变成功登陆!
如今,包玉刚虽然已经去世,可是他的家族却仍然还活跃在香港...
包玉刚一天筹齐21亿现金控股九龙仓打败怡和泮行,这是香港80年最精彩的收购和反收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