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刚过去没两天,大家的钱包还好吗?
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一场购物大狂欢,不过,在今年大环境萧条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欲不如以往。
22年1.11万亿,23年1.13万亿,今年,据说更高?
2009年,双十一还是淘宝的一次试水活动,销售额只有0.52亿元。
那时的电商还很新鲜,吸引力大多来自“5折包邮”这样的简单套路,水分也不多。
十多年过去,数字翻了无数倍,技术、模式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抢购物车到直播间“种草”,再到大数据给你精准推送,这场全民购物狂欢,似乎有些不太单纯?
曾经的双十一一度火爆到网络卡顿,网购页面延迟。
那时,消费者爱它的透明:直接打折,货真价实;商家也喜欢它的高效:一天销量抵平时几个月。
随着电商平台的竞争逐渐火热,规则也开始复杂起来。各种满减、膨胀金、预付定金让人眼花缭乱,套路里藏着价格陷阱,“先涨后降”的戏码更是屡见不鲜。
渐渐地,许多人对双十一的期待变成了谨慎的对比和计算,生怕一个不小心又掉坑里。
当下的消费者,和十年前相比,显然更“精明”,毕竟吃的亏多了自然长了不少智慧。
与其追着五折促销熬夜抢购,不如平时慢慢淘,慢慢等,啥时候降价啥时候买。购物变成了一种日常行为,而非等着双十一集中“剁手”。
过去一年,平台的促销已经常态化,从年货节到618,优惠比比皆是,双十一不再具有特殊吸引力。
不过,双十一依然有一批忠实拥趸,尤其是在大家电、高端消费品等领域,价格透明且折扣确实存在的商品仍能激发购买欲望。
和消费者的变化同步,平台的运营逻辑也变了,开始各种“玩花样”。
从拼价格到拼体验,平台更希望用服务质量和用户粘性取胜。
2024年,天猫率先取消部分佣金,推出消费券,希望商家能以更低的成本参与活动;京东则继续扶持中小商家,以提高平台的多样性;抖音和快手两大直播电商平台则用流量补贴和技术支持拉拢更多用户。
这种变化背后,是电商对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不再是促销机器,而是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
受到大环境影响,不少人都“囊中羞涩”,这下政府也坐不住了,没人消费怎么行?
为了带动大家消费,政府也是费心思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
今年的“以旧换新”政策,让许多人选择在双十一期间购买家电、家具。低价的补贴加上电商平台的优惠,不仅刺激了消费,还推动了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
家电回收、旧物利用,成了2024年双十一的一大亮点,也让许多国货品牌趁势崛起。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双十一变化的底层驱动力。
从简单的网页到今天的直播间,从一键支付到区块链保障交易安全,技术一直在帮助电商打破界限。
今年,AI技术被用得更加深入,它不仅能分析消费者的需求,还能在消费行为发生之前做出精准预测。
大数据为用户定制购物页面,智能客服实时解答疑问,甚至有AI推荐私人定制的购物清单。
区块链技术则让交易记录不可篡改,保证消费者权益。5G网络的普及为直播电商创造了更流畅的观看和互动体验,让“边看边买”成为主流。
科技造福人类,让购物体验变得更加有意思。
播电商的崛起,是这几年双十一最大的变化之一。
2024年的直播成交额占比再次提升,大量中小主播开始在细分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对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消费者来说,双十一依然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平台通过完善的物流和个性化的营销手段,带动了区域的消费。
拼多多作为“下沉市场之王”,用低价策略打开了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潜力;京东则凭借广泛的仓储布局,确保无论多偏远的地方,都能快速收到货。
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对性价比高的商品尤其感兴趣,这也是下沉市场持续扩大的关键。
与过去的双十一相比,今天的双十一更像是经济发展的缩影。
从早期的流量红利到如今的存量竞争,电商行业经历了从狂欢到理性的转变。平台不再单纯依赖价格战,而是通过技术、服务、生态的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点。
即便如此,随着市场逐渐饱和,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如何在竞争中突围,是每个平台都要费心思找到适合的赛道,才能长久。
2024年的双十一成交额再创新高,这不仅是消费能力的体现,也是技术驱动下市场潜力的释放。
但这种热度能持续多久?当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电商平台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抓住他们的心?
早期的狂热已经消退,消费者们更加注重实用、经济。
未来的双十一,或许不再是简单的购物狂欢,而是一次次品质与体验的较量。
在这条不断变化的赛道上,只有紧随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平台和商家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金融界:2024年11月13日,《研报掘金|招商证券:“双十一”全网销售额同比增长26.6%达1.44万亿元 行业首选阿里》
金融界:2023年11月13日,《从双十一看消费新趋势:直播电商高速发展,传统电商遇瓶颈,性价比的国货消费起来了,品牌生意爆发》
金融界:2022年11月13日,《2022年“双十一”:消失不见的成交额与频繁出现的“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