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可以在任何地方,就是不会在头上。
多少人因为日渐变秃而泪流满面、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小时候洗一次头能撑一周,现在呢,刚洗完没多久,头发就油得能反光,头皮还又痒又痛,甚至越洗越掉。
有些人说,这是生活压力大导致的,也有人归咎于饮食习惯,但有没有想过,这一切可能是你每天用的洗发水“在捣鬼”?
国内的洗发水市场发展迅猛,产品琳琅满目,消费者的选择越多,问题也就越多。有人喜欢泡沫丰富的,有人追求顺滑光亮的效果,还有人被控油去屑的广告吸引。
那些丰富的泡沫和光亮的效果,真的是健康的象征吗?
在央视曝光的问题洗发水中,有一种成分频繁出现,它就是月桂醇硫酸酯钠。
这种成分能够让洗发水打出的泡沫更加的丰盈,看起来清洁力更强,但实际上过强的清洁力也会破坏头皮原有的皮肤屏障,对头皮造成一定的伤害。
长时间使用含有这种成分的洗发水,头皮会变得越来越敏感,出油问题加重,甚至开始大量脱发。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以为泡沫越多洗得越干净,这种心理正是某些商家大肆使用这种成分的原因。它成本低、效果直观,却让消费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除了起泡剂,硅油也是洗发水中一个备受争议的成分。硅油能让头发瞬间变得顺滑柔亮,但这种“假滑”的背后却是毛囊的逐步堵塞。
毛囊一旦堵塞,就无法正常呼吸,长期下去,头皮的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油腻、脱发等问题接踵而至。
很多廉价洗发水为了追求短期效果,甚至增加了硅油的用量,让问题更为严重,消费者在使用时被假象迷惑,殊不知头皮正被“苛待”。
央视曝光的名单里还提到了一种更危险的成分——二恶烷。
这是一种工业副产物,被列为二类致癌物。不过,二恶烷并非刻意添加,而是在某些清洁成分的生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虽然国家对二恶烷的残留量有限制,但部分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却为了节省成本,对检测和质量控制环节能省则省,致使问题洗发水流入市场。
二恶烷长期接触可能会引发皮肤癌,虽然概率不高,但健康问题谁敢拿自己做试验呢?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洗发水中的防腐剂也可能是问题的源头。
一些劣质洗发水为了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添加了高浓度的甲基异噻唑啉酮。这种防腐剂不仅对头皮健康无益,长期接触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轻则瘙痒,重则皮炎。
尤其是对皮肤敏感的人群,这种成分的危害更是显而易见。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正是因为防腐剂的存在,这些问题洗发水的“寿命”比它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还要长。
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消费者却常常无从辨别。
配料表虽然透明,但其中复杂的化学名词对普通人来说如同“天书”。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加上商家花样百出的宣传,进一步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
许多人宁可相信“控油顺滑”的广告词,也不愿花时间去研究自己用的到底是什么,在这场消费战中,消费者显然处于被动的位置。
有些人认为,只要选择大品牌就能高枕无忧。
事实上,即便是一些知名品牌,也曾被曝出使用问题成分。加上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消费者稍不注意就可能买到劣质洗发水。
“毒洗发水”的泛滥,是企业逐利的结果。很多小作坊式企业游离于监管之外,生产条件恶劣,完全不顾产品质量。
即便有些企业被曝光,所受的处罚也只是“洒洒水”,反而让他们觉得“成本低、风险小”。
不过,市场上并非全是问题产品。一些有责任感的企业正在积极改善配方,用优质原料代替化学成分,推动洗发水市场的健康化发展。
这些企业不仅严格遵循国家安全标准,还通过透明的成分标注和专业检测,向消费者传递信任。消费者也需要学会用脚投票,用自己的选择支持那些真正注重品质的品牌。
消费者需要擦亮眼睛,学会辨别配料表中的高风险成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
监管部门则需要加大对洗发水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企业更应把消费者健康放在首位,不负其社会责任。
洗发水虽然看起来只是一种小小的清洁用品,但劣质产品对我们的健康,尤其是对我们那本就“弱不经风”的头皮来说,长期使用的后果简直难以接受。
为了能够更好的呵护自己的头皮,一定要选择正规、有保障的生产厂家来购买洗发用品,另外,也要看清楚配料表,多了解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避免头皮受到伤害。
参考资料:上观——用假洗发水容易秃顶!金山破获假冒品牌日化产品案,案值三百万!
澎湃新闻——真的假的?有这种成分的洗发水不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