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不正经”的观音:翘着二郎腿,却受到鲁迅、梁思成的追捧

紫星薇辰说历史 2024-08-02 00:05:33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我国对各种各样文化的包容度可谓是高出别的国家一大截了。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化在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包括那些外来的文化,也会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佛教。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就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等思想体系相互融合,既保留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慢慢的融入进了当地,也就是“本土化”。

再加上还和传统文化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所以我们现在提到的佛教与印度佛教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其实不仅仅是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传到中国,无一例外都会被“本土化”,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这也不得不说,中华文化的强大与包容,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

那么佛教当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哪个形象呢?

从小就看《西游记》的我们必然对观音的形象最为熟悉,观音出现的那一刻,心里都会浮现出:啊,这下有救了!的想法。

不仅影视形象如此,在各地也能看到寺庙里的观音像,很多信仰佛教的信众也会常去佛像前叙说自己的困难,渴望得到心灵的解救。

观音像,又称观世音菩萨像,是佛教中常见的一种宗教雕塑或画像,代表慈悲与救苦救难的菩萨形象,在佛教中是慈悲的象征,被认为能够听到世间众生的呼声,并给予帮助与救度。

不知道你听到观音,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怎样的形象呢?是不是一位和蔼又庄严的女性形象,面容慈祥,眼神充满慈悲?

实际上大多数的观音佛像也是这样的,穿着传统的佛教服饰,看起来宁静和安详。

坐或站在莲花台上,俯瞰众生,有一种大爱的慈悲感,当你面对着观音像的时候,心里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平静下来,如果有难过的事,也会对着佛像娓娓道来,渴望从观音菩萨那里得到能够跨过苦难的勇气。

但是,是不是没有例外呢?答案当然是:不!

有一座观音神像就不是这样的,你想象一下,你面前的观音不是站着或者坐着的,而是翘着二郎腿的,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毕竟翘二郎腿这个动作真的是太不严肃了,没有常见的其他观音像那么千篇一律,显得那么别树一帜,让人过目不忘。

那么这座“最不正经”观音像在哪里呢?

这座独特的观音像坐落在河北隆兴寺,无数文人志士因为这座观音像的独特造型都对它有着十足的好奇心,纷纷赶来瞻仰,并且还留下了很多诗词歌赋。

隆兴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寺院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最初名为龙藏寺。

唐代时更名为龙兴寺,到了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皇帝赐额“隆兴寺”,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座佛寺的名字在不断更改,也正是说明了佛教在我国扎根越来越深,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结合的也越来越深。

其实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还要感谢上层社会力量的支持,据史料记载,东汉明帝在一个夜晚梦到了一个身高六丈、并且头顶发光的金人,这个金人从西方飞过来,绕着大殿飞了好几圈。

第二天明帝就在大殿上问群臣,这个梦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一时间众说纷纭,大臣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最后一个叫做傅毅的人给明帝给出了答案:这极有可能是西方的佛陀。

听到这个解释的明帝大喜过望,立即派遣郎中蔡愔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十八人,带着诚心西行求佛,希望能找到梦中的金人所代表的宗教。

最后,蔡愔等人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到了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随即邀请他们一同返回中国。

回到中国后,摄摩腾和竺法兰受到了明帝的热烈欢迎,并在明帝的邀请下开始翻译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十二章经》。

这可能是第一部在中国翻译的佛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纪念这件大事,明帝还下令在洛阳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居住和传教。

从此,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众。

有了这第一座白马寺之后,中国的佛寺就越来越多,有着多年历史的隆兴寺也在其中,隆兴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的建筑群展示了从宋代到清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

隆兴寺是以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的,寺内有六处被誉为“全国之最”的文物,包括国内现存唯一一座北宋时期的十字造型的摩尼殿,以及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佛寺,在佛寺中呆上一整天,那种宁静和舒服的气息令人心安,仿佛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再看看寺庙里保存下来的文物,就好像和千百年前的人们在对话,仿佛能看到曾经在佛寺里诵经的大师,呆久了心灵都得到了净化。

走进隆兴寺的大门,就可以观赏到现在保存下来最早的楷书碑刻,这碑刻见证了多少朝代的兴衰,经过它,你会看到赫赫有名的摩尼殿,还有那座独特而又令人心驰神往的观音像。

相信我,当你看到这座观音像时,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也太不正经了!

仔细看这座观音像,神态和别的神像一样的慈祥,安宁。但是姿态却又大大不同,和那些常见的严肃刻板的形象不同,令人惊讶的同时又赞叹不已。

只见这座“异样”的观音像坐落在摩尼殿内:一脚踩着莲花,另一只脚搭在左腿膝盖上,与传统形象完全不符,甚至有人大呼幻灭!哪有佛像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形象却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观看,大家都对这样别致而又生动的观音形象打动,就好像和一直以来都高高在上的佛像之间的隔阂感被打破了。

但其实再仔细看看,又会感受到这座佛像所蕴含的意味是那么的独特。

乍一看,的确觉得这座佛像只是有点不同寻常的活泼,比其他佛像看起来都更加的接地气,毕竟没有哪座佛像能像这座一样,这么不严肃。

在大家传统的观念中,佛像可不是这样的,哪一个不是崇高而又圣洁,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这座佛像比起其他的来说,好像更有人情味一点,仔细一看,神态表情好像更加生动,眼含慈悲,看着你的时候是那么的慈祥,让人不自觉的有一种亲切感。

正是翘着二郎腿这样不正经的动作,赋予了这座佛像更多“人”的意味,与人本身更加的贴近,这样更能引起普通信众和佛像之间的共鸣,就好像这座佛像更能看到人世间的苦难,接受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

据说当年鲁迅先生也曾被这座观音像所打动,虽然他实际上并没有来过兴隆寺,只是通过照片研究其艺术价值,但是却给了极高的评价。

他称这座观音像为“东方美神”,甚至还把这座观音像的照片保存下来,悬挂在书桌上,以表示自己对这座观音像的喜爱和赞美,现在去到鲁迅故居还能看到。

除了文学大家鲁迅,还有建筑巨匠梁思成先生也对这座独特的观音像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与鲁迅先生不同的是,梁思成先生曾经三次到访河北隆兴寺,对这座寺庙进行了实地考察。

他认为,摩尼殿的建筑风格在整个中国都是极其罕见的,称这座大殿为“艺臻极品”。而殿里这座独特的观音像更是不得了,在世界古代建筑里都是一个孤例。

对于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梁思成先生赞叹其“多么富有人情味”,并指出:

无论你在哪个方向看她,她都能转睛看着你、俯视着你,似欲和你交谈。

他还说:

这座观音像是坐南朝北,意喻普度众生,永不回头的坚决,所以又叫“倒坐观音”。

这些评价不仅体现了梁思成先生对这尊观音像艺术价值的认可,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古代佛教雕塑的高度赞赏。

梁思成先生对观音像的深刻理解,无疑是对这座观音像更好的解读:观音菩萨就是人们心中的那个受到尊崇的、大慈大悲的救星,能够听到世间众生的呼声,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救苦救难,普渡众生。

我们国人对佛教的包容那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这不仅表明了佛寺的数量之多,也在侧面印证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传播之广。

其实历朝历代对佛教的态度都不太一样,但大多数朝代都是支持其发展的,还会对佛教实行一定的保护政策,使得佛教逐步发展成熟。

佛教为了在中国立足,做出了很多改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和本土文化相协调。

就比如初传入之时,为了取得士大夫阶层的认同,佛教选择以儒家文化作为依托,佛教里的“因果报应”思想,与儒家文化里的“福善祸淫”思想相对应。

这种思想强调的是善行会带来好报,恶行就会遭到惩罚。这种相呼应的思想很快就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认同。

除了和儒家文化相适应,佛教与道教文化也有一些碰撞,并且吸收了道家文化里的“清静无为”、“无欲无求”等思想,这与佛教本身的“出世”文化相对应。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佛教中的禅宗一派强调的冥想,与道教的养生之道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走入中国的佛教,在思想层面上和本土的主流主流做了一些融合后,成功在中国立足,被更多的人信仰,人们仿佛找到了新的心灵寄托,信众也变得越来越多。

佛教逐渐发展成熟,开始适应了中国的结构,变得不仅是作为思想寄托,更多的开始承担起一些社会甚至是政治功能,比如教育、医疗、慈善等等。

佛教的节日也开始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像元宵节、中元节都是明显的改变,这些佛教节日经过了本土化更加贴近中国人民的生活了。

除此之外,还有佛教艺术,如雕塑、绘画、建筑等,都与中国本土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风格。

观音在民间信仰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可以常见人们佩戴一些观音像的玉牌,或者是在家里摆放观音像的摆件,以祈求菩萨保佑事事平安。

在艺术和文化作品中,观音菩萨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文学作品,观音的形象都以一种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们带来启迪,带来安慰,这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是因为观音的地位如此高,一些人信仰佛教的过程中产生了对所谓的“慈悲”更深一层的理解,慈悲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应该走下神坛,拥抱苦难大众。

这座观音像就是很好的诠释,它的“不正经”,更好的展现了观音菩萨的接地气,一个拥有更多鲜活形象的观音出现在世人面前,不再是保持那种遥不可及的姿态,而是更加贴近众生,听闻他们的苦难,为他们带来救赎的力量。

也许这就是这座“不正经”观音受到追捧的最大原因,因为它拥有与人心灵相通的魔力。

0 阅读:0

紫星薇辰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