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老戏迷,从小就喜欢看戏,可以说是看着电影和戏长大的。所以即便是到了现在,五十多岁的年纪,只要一听到锣鼓点和丝弦声,我还是会激动万分,感觉自己就是演员,马上就要上台去演出了。
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一直都是我的最爱,像《空中剧院》,《名段欣赏》,《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和《角来了》等节目我都喜欢。
戏曲界有句话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在看戏的时候,只顾着欣赏演员们精美的唱腔,身段,舞蹈和伴奏音乐,因为这些都是很美的享受。
可是我们不知道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哪怕是一个眼神,都不知要反反复复练多少遍,这可是十年都不止。
一代代戏曲艺术家们的职业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他们爱戏如命,认真的研究戏,琢磨戏,苦学苦练,甚至会废寝忘食,只是为了好好的传承我们的国粹,为了让观众看到真正的好戏。
艺术家是现代人对演员的尊称,而最初的戏曲演员都被称为艺人,老艺人们有很多都是因为家里穷,不得不小小年纪就到戏班学艺,好混口饭吃。
受当时条件所限,他们那时学艺真的很苦,既有生活上的苦,也有每天练功的苦。
虽然他们是生活所迫,但既然决定了要吃这碗饭,他们就一定要把戏演好,唱好,不为别的,只为了对得起观众那张票。这是老艺人们最朴素的修养,是崇高的戏德。
其实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可真的很难。并不是每个演员都是天生的唱戏的料,难免会有自身的一些缺陷需要克服,比如嗓子,外型条件等。
其中嗓子对从事唱功的戏曲演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嗓音条件不好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河南豫剧艺术家马金凤老师,曾在《艺术人生》节目中说起她练嗓子的事。
那时她还很小,母亲在瓦罐里装上水,然后娘俩把瓦罐抬到荒郊野外,马金凤就趴在水罐上,一声声的喊嗓子,每天凌晨都反复的练。
娘两个怕睡过了头,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练嗓子回来,还要接着学戏,唱戏,就这么练了两年多,后来马老师的额头竟被水罐沿儿硌出了一道凹痕。
马老师练嗓子很用心,她不断的琢磨,慢慢的掌握了一些技巧,并把这些技巧应用到舞台实践中。
马老师平时也很注意保护嗓子,在生活上她严格要求自己,甚至都到了很苛刻的地步。
她要求自己只要是对嗓子有害的食品,饮料,即便再喜欢,也绝不吃一口。以致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她至今都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也正是这种超出常人的自律,才让她成为戏曲舞台的常青树,在八十岁高龄还能登台演出,且嗓音洪亮,不减当年的风采。
马金凤等老艺术家为我国戏曲事业的传承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把自己钻研出来的经验,教训,技巧都毫无保留的教给弟子们,特别是对戏曲的热爱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京剧大师梅兰芳可以说是个典型的“戏痴”,他对戏曲的热爱真可以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曾经在朋友处看到一幅《散花图》,被画上的色彩和仙女的美妙舞姿所吸引,他马上就想到要排一个京剧的散花剧目。
于是他和其他演员共同研究剧本,唱腔,排练动作,从各方面着手,还去敦煌参考壁画上的飞天仙女画像,反复演练,要把她塑造成舞台上的真实形象,终于排出了他的代表作——京剧《天女散花》,戏里他经典的唱段和曼妙的舞姿让观众大饱眼福。
老艺术家们不光热爱着戏曲艺术,而且他们也深爱我们的祖国。抗战时期,日本人点名要看梅兰芳的戏,但梅兰芳牢记国耻和民族大义,他蓄须明志,绝不给日本鬼子唱戏。
抗美援朝时,豫剧大师常香玉等各剧种演员纷纷奔赴朝鲜战场,去慰问志愿军战士,他们不怕牺牲,在硝烟未尽的阵地为将士们演出,常香玉还为国家捐出了一架飞机。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虽历经千载,几度兴衰,但至今仍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为之痴迷。
这除了她自身的艺术魅力之外,还得益于与老艺术家们一直不懈的钻研,改良和言传身教。
他们把“戏比天大”的宗旨传给后人,也把“不疯魔,不成活”的严谨态度传给他们,这是戏曲得以永久流传的真正动力。
对我国戏曲的发扬光大,他们功不可没,德艺双馨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敬佩他们,感谢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