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说孝道

十二富德 2024-03-25 03:23:14

在《杂志天下》节目中,看到现在有一种新的尽孝方式,叫“云养父母”。

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儿女,不能在父母身边陪伴和照顾,但又牵挂着他们,并想表示一下孝心,于是便通过网络云端,送去对父母的关爱。

比如,在网上给他们买一些保养和健身用品,还可以根据他们的爱好,送去他们喜爱的花卉,钓鱼工具,甚至是电影票。

也可以帮他们点外卖,“逼”着他们吃上平时想吃却又舍不得买的东西。不管是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能给他们贴心的关爱。

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真是让人惊叹:互联网真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方便。

远在千里万里的游子,即便分身乏术,但通过网络,一样能奉献他们的孝心,同时也能兼顾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真是一举两得。

看来现在尽孝也要与时俱进。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最讲究孝道,自古就流传着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著名的“二十四孝”,可以说家喻户晓。

比如春秋时期的“子路负米”,东汉时期的董永“卖身葬父”,三国时期的“陆绩怀橘”。

其中不少还带有神话色彩,如虞舜“孝感动天”,孟宗“哭竹生笋”。

但也有一些孝子的故事,好像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如郭巨“埋儿奉母”,王祥“卧冰求鲤”。感觉很奇怪,一定要这样吗?就不能想别的办法吗?

这些名人尽孝的故事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还一次次被搬上戏曲舞台,让孝道也像忠诚,爱国,善良等品质一样,深入人们的骨髓。

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和古人的生存环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尽孝的传统却没有丢。当今时代也有着太多太多的孝星。

黑龙江省兰西县王凯就是“全国十大孝子”之一,他和弟弟把人力车改造为“房车”,并命名为“感恩号”,从2007年到2009年,兄弟俩载着八旬母亲畅游祖国各地。

浙江胜磐安县中学教师陈斌强,在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以后,他不放弃,不抛弃,也没送养老院,而是带着母亲去上班。

他骑着电动车,为了母亲的安全,他用一根又粗又长的布带,把母亲和自己紧紧的系在一起,这些一直坚持了五年。

后来陈斌强的奶奶也病了,他就在家和学校两地跑,每天早起晚睡,来回奔波,尽心照顾着两位老人。

还有很多的人用他们的孝心感动着这个社会。一个人对长辈尽孝,我们就说这个人很孝顺,孝顺孝顺,又孝又顺,所以人们就认为孝顺就是要顺着老人的心意。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有时候孝和顺是很矛盾的。比如,老人一向都很节俭,剩饭剩菜往往舍不得扔,即便馊了也会热热再吃,但这对健康是不利的。

如果强行倒掉,老人可能会生气,这使的儿女们很为难,不得不讲究起策略。既能保证老人的健康,又能让他们愉快的接受,于是各种善意的谎言便频频而出。

比如,有的儿女花大价钱给老人买了某样东西,怕他们心疼钱,便只说个零头,老人还都爱向别人炫耀孩子的孝心,一看有如此“物美价廉”的东西,谁不喜欢?

于是,大家纷纷来找老人的儿女,就按他说的价格让他帮自己也买一件,这真让那些儿女们是哭笑不得。

不过,谎言戳穿也无妨,它反而能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双方都能相互体谅。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滴水之恩尚以涌泉相报,何况是比山高比海深的生养之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应该趁着父母还健在,好好的孝敬他们,尽好自己为人儿女的职责,不要等他们离开了,再抱头痛哭,追悔莫及。

图片源于网络

0 阅读:0

十二富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