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叔本华 。”
一个人的时候,有人会感觉到孤独,有人却会觉得快乐,前者觉得独处是被抛弃,后者觉得独处是自由。
其实,都是个人的主观想法,你怎么想独处,独处就会给你怎样的感觉,从独处中感觉到孤独的人,大多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想要从热闹的氛围里获得“保护”。
但真正的安全感不是别人给你的,而应该是你自己给自己的。
你依靠的那个人,不可能永远在你身边,人总有落单,需要独处的时候,若总是无法适应独处,就会让自己沦为别人的“附属品”。
与其被动独处,不如转变想法,学会享受独处的快乐,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01
—
享受独处
一个人也能很快乐
人群里的自己,不孤独吗?
不一定,有时候就算身边有伴,人也会觉得孤独。
更何况,孤独有时候是难免的,人总有被落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
这时候叫得再大声也掩盖不了孤独的现实,若是为了不孤独而去盲目从众,其实只会让自己更孤独。
如毛姆所说:“唯有承认了孤独的必然,才能享受不从众的自在,有多少孤独就有多少真实。”只有学会接纳孤独,才能从孤独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的独处,是孤独的,却也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不需要在“想做”前考虑别人要不要一起,不用再为了不孤独而盲目从众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年轻时或许会因忍受不了一个人的孤独而盲目凑热闹,但年纪渐长了就会发现独处慢慢成为难得自在的享受,是忙碌的生活中唯一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阅读、养花、烹饪、健身……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一个人也能自得其乐。
所以,不要因孤独而难过,当你学会享受孤独,就会发现一个人也能很快乐,甚至一个人的时候更能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02
—
每一次的独处
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明明宿舍也有位置,为什么却还要去图书馆学习。有人说是因为在宿舍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图书馆有学习的氛围。
但其实,想学习的人在哪都能学习,不想学习的在哪都会偷懒。图书馆里也不乏玩手机的人,拿着一本书说要学习,但从开始到离开,书可能都还在最开始那一页。
若是不能摆正心态去学习,到哪都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特别是那些学习都必须要约个人一起的,结伴同行是好,最怕的一起做的不是学习的事,而是吃喝玩乐的事。
这样的结伴同行,倒不如一个人独处来得效率高。
自己想学习,就自己找个地方专心学习,不用顾着别人的时间来安排,不用在学得正起劲时被突然打断,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学自己想学的知识……想清楚了,就会发现,独处的时间用来学习,真的更容易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这也有个前提,那就是你静下心来学了,毕竟随便糊弄的独处时间也是在浪费时间。
把握住每一次独处的时间,从中得到的是独属于自己的成长。
如沈从文所说:“孤独一点寂寞一点算什么,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在孤独和寂寞中寻找自我,才能发现真实的自己,并通过独处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实现属于个人的成长。
是独处,是孤独,却也可能是成长。
一切看你自己怎么选择,是朝好的方向努力提升自己,还是继续逃避孤独、荒废属于自己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