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的路上,你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等等等……我们总在等待一个“完美时机”,想着等准备周全了再行动,等灵感充沛了再提笔,等万事俱备了再出发。
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万事俱备”?一直等下去,等来的更可能是错过机会。
人生的答案不在等待,而在行动后的沉淀。
如《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凡事先做起来,时间自会为你书写结局。
01
—
敢于行动,能减少内耗
人生有无数个犹豫的瞬间,会在做与不做的选择中左右为难,会在怎么做会更好中反复纠结,会在自己做不做得到中怀疑自己……最后,让本来想做的事一直停留在“想”上。
而想往往是越想越有问题,越想越觉得焦虑,让自己不由陷入自我的内耗中,作家史铁生曾感慨:“拖延最大的坏处不是耽误,而是使人变得犹豫,甚至丧失信心。”
与其让自己陷入一种无谓的内耗中,倒不如想做就去做。
虽然有可能会失败,但也有成功的机率在,想太多的“如果,但是”,不如付出行动去做,先做起来,才能找到问题所在,而一个劲地胡思乱想,想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只会让自己徒增不必要的焦虑。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不是光靠想就能找到最理想的灯丝材料,而是经历过高达7000多次的失败,1600多种材料的试验,才从中找到“真正的答案”。
想,都是问题,做,才能找到答案。
越想就会越焦虑,不如多做来得实际。
就算失败了,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经验。所以,不要光想不做,想做任何事都要付出行动去做,做了才能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
02
—
付出行动,时间会给你结果
“春天偷的懒,秋天很难还。”所有成就的背后,都是长期主义,那些你以为不会影响到你未来的选择,其实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未来。
那些年摸过的鱼、浪费掉的时间,会让你“十年如一日”,好听点是没变化,难听点就是没进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落后别人一大步。
而你羡慕的别人,不是生来就优秀,只是比你多了几分努力。
如鲁迅所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
在你只知摸鱼偷乐的时候,别人都在不断充实自己,可能一开始看不出什么差别,但时间久了就会如竹那般疯狂成长。
所以说,不要再想着“做不到、晚点再做,还要再准备”,继续再借口推脱,只会让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变成一个只会说不会做的人。
想做就要做,做了才能找到答案。
与其空想,不如先迈出第一步,在行动的过程中探寻自己想要的答案,在时间的沉淀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让自己不再只会想想想,想做就会立马付出行动去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